九華山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龍女獻泉

東崖峰頂上有古老的地藏殿,金碧輝煌,莊嚴肅穆,乃僧人為祭祀地藏,紀念其苦修于東崖而建。殿側峭壁上有地藏洞(又名堆云洞),是金喬覺初至九華山時的棲身之所。在峰的西麓有一山泉,名為“龍女泉”。相傳龍女泉是龍女奉獻給金喬覺的甘泉。此即著名的“龍女獻泉”神話故事,被列為“地藏圣跡”之一。交通可由祗園寺乘纜車至百歲宮下,往東崖禪寺方向步行即到。 查看詳情

五溪山色

九華山龍溪、縹溪、瀾溪、雙溪、舒溪匯注于五溪山色,經貴池梅龍入長江,故名“五溪”。自古有橋,又稱“五溪橋”。此處山清水秀,有明進士、官戶部侍郎汪珊墓;自古為眺望九華山雄姿的最佳之處。現代釋圓道詩曰:“五泉去作出山泉,溪送風光入大川。山嵐積翠千巖秀,色即是空空即禪。五溪橋上是五溪山色的最佳觀賞處。近看西邊,小丘上有“望華禪寺”;遠眺東南,九華山峰巒疊翠,薄霧縹緲;環顧四周,田野起伏;俯視橋下,流水清澈,向北奔涌。林林總總的旖旎景色,匯成一幅壯美無比的中國山水畫。 查看詳情

小花臺

原名會仙峰,位于中峰南、蓮臺峰北,海拔1006米。峰頂石柱、“石人”羅立,參茶有致,猶如眾仙相約而來,在此歡聚,故名。相傳唐道士趙知微曾率徒登峰中秋賞月,宴請群仙。陳巖詩云:“仙袂飄飄拂翠巔,知微來此晏群仙,人間風雨山間月,始信仙家別有天。”從小花臺沿石板道南行至下閔園,一路可觀賞眾多峰石奇景。 查看詳情

迎客松

迎客松,位于東崖南端華嚴嶺、回香閣西北側路旁,鳳凰松乘纜車可見。高13米,胸徑0.7米。頂冠平鋪,滿身蔥綠,青翠欲滴。樹干3米處橫生一長枝,似向過往游人招手致意。迎客松近旁經回香閣,下坡路右,即是美女泉。因泉眼西南有仙姑尖,傳為美女所化,故名。樹干3米處橫生一長枝,似向過往游人招手致意。門票鳳凰松乘纜車,東崖南端華嚴嶺上。 查看詳情

月牙池

月牙池系空有和尚挖藥蓄薪而修建,旨在供世人欣賞,并希望后人繼往開來、美化河山。月牙池幾莖青蓮亭亭水面,豐姿綽約,不同凡俗。池中“鳧水龜”背托石塔,池邊“犀牛望月”橫臥。距池百步,有兩株九華最老的古樹,樹齡二千多歲,一是楓樹,一為榆木,樹冠碩大,三四人合抱,枝繁葉茂。月牙池畔,空有和尚立碑一塊,碑刻詩二首。過玲瓏石橋,沿羊腸小徑下行50余米,可至磐陀石。池中“鳧水龜”背托石塔,與橫臥池邊的“犀牛望月”(石雕)默然相對,相映成趣;池畔垂柳依依,小橋、曲檻精雕細琢,錯落有致。交通出九子寺向東北側下坡十余米,則可至。 查看詳情

織錦瀑布

織錦瀑布在伏龍橋東、橋庵電站大壩下。溢水沖瀉大壩,下垂萬條銀絲,遠望如銀珠垂簾,壯美亮麗,美不勝收。 查看詳情

花臺景區

花臺景區位于九華山風景區西北部,南連天臺景區,西接閔園景區,東部和北部分別是后山景區和河東景區,面積約10平方公里。 景區具有非常典型的花崗巖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觀原始、清凈,終年嘉木蔥蘢,泉水叮咚。景區內廣布古樹名木,千姿百態。佛教遺址眾多,許多寺庵均修建在山澗澗門處,或直接以天然巖澗為寺,外觀相當隱秘。由于海拔、氣候等原因,九華山花臺景區一年四季經常出現宛若仙境的云海奇觀。加上季節特有的風光山色,因此人們又把花臺稱為“夢幻花臺”。 查看詳情

東崖云舫

又名東巖云舫、“晏坐巖”。該處外觀巨巖方正、高聳山頂,其形如舫。古時稱“東崖晏坐”,為九華古十景之一。相傳僧地藏初來九華山時,常晏坐巖頭誦經觀景,故又名晏坐巖。明王守仁曾兩次于巖頭端坐,與和尚談經論道。繼僧地藏、王守仁之后,文人名士爭相仿效,并以東巖為題,留下眾多詩文。明代哲學家、教育家王守仁(世稱陽明先生),曾兩次游覽九華山: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春和正德十五年(公元1521年)正月至三月。王陽明重上九華,宦官曾派遣“錦衣衛”成員暗中盯梢,他卻佯裝不知,晏坐巖頭學老僧。那“錦衣衛”曾坐在東崖的一塊巖石上窺視過王陽明,這一巖石后來被稱為“錦衣石”。東崖云舫清代建有東巖上院,五層樓閣,后年毀 ... 查看詳情

鳳凰古松

鳳凰古松主干略微扁平,高三米處枝干分成三股,中間枝干曲形向上,如鳳凰翹首;一股微曲平緩下伸,似鳳尾下擺;一股斜伸微翹,分兩翼、似彩鳳展翅。相傳此松已閱世一千四百余載,為南北朝時期的神僧杯渡所植。由鳳凰松往閔園方向步行,尼庵、古廟一座連一座,小巧玲瓏,或古色古香,或殿字輝煌。大致有勝鬢精舍、蓮花庵、大慈庵、光明茅蓬、祗園精舍、大愿茅蓬、靜修茅蓬、慈修庵、慧居寺下院、九華蓮社等。相關傳說:鳳凰古松有一段美麗的神話傳說。在遠古的一片平原上,住著一戶一老九子八十九孫的人家。一天,女巫、海魔王征戰九兄弟,企圖吞沒平原。北斗七星公公在云縫中看到,手持星光杖,前來助戰。霎時,雷鳴電閃,兩怪粉身碎骨,99座山峰 ... 查看詳情

龍池飛瀑

九華山勝景之一。位于赭云峰與插宵峰谷間,又稱龍潭池。兩峰之谷,深淵莫測。千尺泉自東蜿蜒而來,九華溪由南滾滾而下,兩溪匯流合力沖擊谷壁谷底,形成五池、一潭、一穴,相對高差10余米,統稱龍池。民間傳說龍池為龍居,說“池深莫測,四射不竭,為神龍所居。”這給龍池涂上了一層神秘色彩。鄰近有龍池庵等景。龍池瀑布又名五龍瀑。龍溪水入五龍灣,形成五池一穴一潭。前三池水流平緩,后二池一穴一潭相對落差10余米。龍池瀑布分三級,中段注入石穴,逆水噴雪跳玉,高涌數米,再跌落龍池。池面雪波翻騰,極為壯觀。當山洪爆發,兩溪激流從梯壯谷口涌出,若離弘之箭,萬翎齊發,撞擊到龍池壁架盤石上,激流倒旋,雪浪翻滾,聲如一玉帶串掛三大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