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五姑娘主題公園

五姑娘的傳說 在西塘流傳著一個真實的愛情故事,清末時期,塘東村的楊家地主小姐五姑娘與長工徐阿天相愛,遭到了異母胞兄的反對,被迫害致死。后來她的愛情故事被編成田歌,在這里傳唱了一百多年。根據嘉善田歌改編的音樂劇《五姑娘》獲得了第七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 獨瓦亭是徐阿天在當窯工時為表達他對五姑娘的獨一無二的愛情,而特意燒制的一片瓦蓋成一個亭。在亭里掛有一口鐘,上面刻有他們兩人在這里相約的情景,和一見鐘情的文字。 關于“田歌” 田歌是西塘民間流傳下來的農村民歌,至今仍傳唱于江浙滬毗鄰地區,是中國寶貴的地方音樂文化遺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西塘田歌改編的音樂劇《五姑娘》在第七屆中國國際藝術節 ... 查看詳情

根雕館

西塘是塊風水寶地,適合休養生息,還能激發藝術家的靈感。根藝雕刻家張正先生,他祖籍安徽舒城,杭州人,出生于1958年,1999年經人才引進,入住西塘。張正大師的作品立足七分天然,三分人工,有五百件多件大型作品被載入“吉尼斯之最”。張正大師以他出色的手藝與不怕困難的精神被列入世界名人錄,譽為“東方之子”。 查看詳情

民間瓦當陳列館

瓦當是一種材質簡陋的建筑裝飾配件,由于它不易保存,年代久遠,具有一定歷史價值。該館內有花邊滴水、筷籠、步雞、磚雕、古磚、陶俑六大類300多個品種,其中有及富美好愿望的傳統瓦當;有帶宗教色彩的寺廟瓦當,有表明一定歷史時期的政治圖案瓦當。 查看詳情

明清木雕館

位于燒香港北。該館陳列著250多件明清時期以來以西塘為代表的江南地區民居建筑木雕,有梁架、梁墊、撐拱、雀替、格窗等,雕刻技巧豐富多彩,剔地、地刻、漏雕、透雕等各展奇工,圖案典雅、工整、精致美觀,集中展現了江南民居木雕特有的柔美、細膩、清新、絢麗的格調。 查看詳情

中國酒文化博物館

西部的釀酒世家劉西明先生看中了酒鎮西塘,將他幾輩人收藏的酒文化實物在這里陳列展示,在原有黃酒陳列館的基礎上新開了“中國酒文化博物館”。從一個酒文化的側面,用數百件實物對中國酒文化進行了全方位的探討,融知識性、趣味性、學術性于一體,在追本溯源中,提示了中國酒文化的清晰背景及其深刻內涵,涉及到民俗學、史學、經濟學、文學、藝術、醫學等多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 查看詳情

中國鈕扣博物館

貝殼鈕扣是我國第一代的專業鈕扣,地處杭嘉湖平原的水鄉西塘貝殼原料極為豐富。過去襯衣上的小田扣就是用江南盛產的蚌殼做的,小小的襯衣田扣,要經過沖剪、磨光、打孔、漂白、整形,當時的鈕扣生產機器大都用人力腳踏操作,完全是手工方式,是一種純體力的勞動,在“紐扣博物館”內專門有師傅現場演繹貝殼紐扣生產工藝流程。西塘是中國紐扣之鄉,有紐扣生產企業近五百家,產量占全國生產交易的40%。紐扣館位于西街上,共有六個展廳:古代紐扣展示區、近代紐扣展示區、現代紐扣展示區、貝殼紐扣生產工藝流程展示區、紐扣應用區、中國結展示區。 查看詳情

石皮弄

石皮弄是王家子孫兩宅第之間形成的一條弄,墻面由216塊厚度僅三厘米的石板鋪就而成,地面用168塊石板鋪成,全長68米,它最寬處1.1米,最窄處僅0.8米,是王家尊聞堂與種福堂之間的過道。 據考證,弄內的石板路下是一條使全弄雨天不積水的下水道,薄如皮的石板作為下水道的表皮故稱石皮弄。上面是一條狹長的天空,故石皮弄有西塘“一線天”的說法。古鎮在明代以前大戶人家有唐、王、趙、陸四姓,明以后又有倪、蔣、朱、卜、陸等大戶,故多建有深宅大院。宅深形成長長的弄,鎮上現仍長短不一的弄122條,其中百米以上的宅弄有5條,最有特色的一條露天弄名叫石皮弄。門票5元(馮宅) 查看詳情

醉園

醉園的意思有三層:一是因“醉經堂”——醉讀經書之意;二是園內景色醉人;三是沉醉于版畫藝術。“醉經堂”為王氏世祖王志熙修建,王志熙是清乾隆年間的著名書畫家,攻楷、行、草,擅詩、畫,園內至今還留有他的墨跡。現醉園主人王亨的先父王慕仁也擅長書法,園內有一副對聯“煙開蘭葉香風暖,岸愛桃花錦浪生”就是他的作品。園內正廳“藝香齋”辟有王氏父子王亨、王小崢版畫陳列,描寫的都是西塘的水鄉風光。他們兩人的風格有一定差異:父親王亨先生的作品傳統寫實,而王小崢的作品則較現代抽象,供游客評賞,展示了西塘的家庭文化底蘊。醉園原是西塘望族王氏塔灣街宅院之偏廳,四進院落,2000年整理修繕后對外開放,并在園內設“王氏父子版畫 ... 查看詳情

西園

現在園內有“朱念慈扇面書法藝術館”、“百印館”、“南社陳列室”等展廳。“朱念慈扇面書法藝術館”展出了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朱念慈先生的精品扇面一百余件。“百印館”里陳列著由杭州西泠印社組織的國內外百名篆刻家篆刻的一百枚反映西塘風情風貌的印章,印花和邊款。這百枚印章表現的是西塘百景。在西塘參加南社的社員有十八人之多。其中有余十眉、李熙謀、郁左梅、沈禹鐘、江雪塍等。他們留下的詩詞文章,指點江山,評說時政,是當時小鎮文人傾向革命的真實寫照。柳亞子南下廣州以后,逐漸遠離西塘諸友,南社在大革命的浪潮中也四分五裂。但西塘的一班社友又組織成立了胥社,由江雪塍出任社長,宗旨不變、人員不變,可以說是南社在西塘的延伸組 ... 查看詳情

墳浜弄

陸邦墓地的四周都挖有小河浜,上面架著兩座橋。一座叫文庵橋,另一座叫金銀橋。墳墓的周圍豎有石牌樓、石獅子、石烏龜,還豎有一塊石牌,記載陸邦的生平。 墳浜弄在西塘鎮燒香港南。弄中最出名的,莫過于一對陸墳銀杏。弄中著名的陸墳銀杏,共兩棵,雌雄一對。種植于明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 該處原系御史陸邦墓地的一部分,一株種植于陸邦祖父墓東北側,一株在西南臨水,故稱“陸墳銀杏”。 感謝網友茶道博士提供圖片傳說,這地方原是明朝一個名叫陸邦的人的墓地,方園足有幾十畝,墳浜弄由此而得名。墳浜弄原長107米,寬5米,現長為209米,寬1—7米,1982年改泥路為水泥路面。現在墳浜弄內建造了一幢幢居民和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