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柵欄的老字號
大柵欄地區曾是國粹藝術瑰寶京劇和宣南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士人文化和平民文化的有機交融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凝重的歷史氛圍。
具有580多年歷史的大柵欄,擁有享譽海外的同仁堂、內聯升、瑞蚨祥、六必居等30余家百年老店,一直是北京最主要的傳統商業中心。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該地區的建設發展相對滯后,但傳統建筑、城市肌理、商業老字號、民俗文化等傳統的城市元素得以基本保留,并以其風貌的獨特性、完整性、觀賞性在北京中心城區絕無僅有,是構成北京都城歷史記憶和古都風貌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柵欄街作為繁華的商業鬧市,擁有多家獨具經營特點和代表性的老字號店鋪。
"同仁堂國藥店"開業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以經營自制的丸、散、膏、丹而聞名于全國;"馬聚源帽店"開業于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專為皇室和王公貴族制做朝帽、緞鞋,后以生產民族帽見長;居"八大祥"之首的"瑞蚨祥綢緞皮貨莊"開業于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除經營綢緞布匹外,還兼營皮貨和茶葉;"內聯升鞋店"開業于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專為皇室和外任官員做朝靴。另外,具有幾十年歷史的老字號還有"南豫豐煙店"、"天惠齋鼻煙店"、"長和厚絨線鋪"、"張一元茶莊"、"步瀛齋鞋店"等,都享有很高的聲譽。
大柵欄的繁榮不僅在于商業的發達,還因這里過去有比較集中的娛樂場所。因在清初有很嚴格的禁令,以"內城逼近宮闕,例禁喧嘩",不準在內城開設戲園等娛樂場所,故戲園多開設在前門外一帶。
當年這里有慶樂園、三慶園、廣德樓、廣和園和同樂園等五家著名的戲園子,以及民國初年開業的北京第一家電影院--大觀樓電影院,住在內城的人們多要來此看夜戲,增強了這里的熱鬧氣氛,也促進了大柵欄的繁榮。尤其是清末民初,每逢上元節燈市京城人紛紛來此觀燈、游逛、購物,更加強了這一地區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