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的时候,工部局在虹口沙泾路购买土地,一个现代化的宰牲场就在1933年11月竣工,1934年1月投入使用。
1933老场坊由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出资兴建,由英国设计师设计,由中国当时的知名建筑营造商建造。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设计者将建筑工艺与工业生产工艺完美结合,所有水泥皆从英国进口,坚固无比。营造者以高超的专业水准,将设计蓝图营造成宏伟而雄浑的建筑实体。正是这当时具有租界官方、国际、国内背景的三方,联手打造了惊世之作——上海工部局宰牲场。
与1933老场坊临街相对的沙泾路29 号占地约1 亩半,建成于1935年,整个建筑为三层(局部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烟囱底座和整幢处理车间具有典型的巴洛克建筑风格。
建造商 :余洪记营造厂
余洪记营造厂业主余积臣,浙江余姚人,字有增,生于1862年。祖上木匠世家,早年随父余洪源到上海学习木工技艺。承建上海早期租界内的不少西洋建筑,在1895年之前创立了余洪记营造厂。
余洪记营造厂承建工程甚多,重要的有上海北四川路桥“邮政大楼”,由英国建筑师斯久生设计,规模宏伟,成为上海著名地标建筑。
余积臣这位早期浙江营造业家,与本帮建筑营造业家携手合作,为上海这座万国建筑博览会国际城市,献出了他一生才华,不幸于1930年病势,享年68岁。
工部局宰牲场营造者,是余洪记营造厂业主余积臣大弟子孙德水。( 孙德水浙江余姚人,生于1890年。他于1907年入上海余洪记营造厂,拜营造界的老前辈余积臣为师,学习看工(即工地施工员)。余积臣对孙十分欣赏,悉心传授营造业技术,到上世纪30年代,孙德水已成为上海滩上有名的“两个半看工”之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建筑也萧条不振,孙德水将经营重心移至香港,泰国,获得巨大的发展。1949年,承建泰国曼谷机场,上世纪50—60年代,香港重大工程如:怡和大厦,於仁行(现太古大厦),五星级的文华酒店和香港最繁华的中环皇后大道及几条重要大道上的一些大建筑均是孙福记营造厂所建,孙德水遂成为香港建筑界的风云人物。他的三个儿子均继承父业。1975年,不幸病逝,享年85岁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