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郵政局博物館

郵政局博物館位于市中心區郵政局大樓內,展出物品包括郵票、郵政設備、人工制品,澳門第一間電臺錄音室,和1930年的自動電話交換中心,還有一些有關照片講述1937年汎美航空運載澳門第一批空郵信件。門票開放時間:15:00-17:00,也可事先向澳門郵電司預約參觀時間。 查看詳情

澳門漁人碼頭

主題公園火山:高度達40米、座海而建的雙噴孔火山,是澳門漁人碼頭的著名地標。它不僅提供拍照留念的理想地,也提供了一個寬廣的迷宮供游客盡情享樂。阿拉丁堡壘:此區不但設有適合小朋友的機動游戲,還有全澳唯一的戶外野戰競技場—在阿拉伯市集內進行一系列刺激活動包括定點射擊、特務行動及野戰對壘。服務時間為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秘密基地游戲機中心:占地950平方米,是全澳最大的游戲機中心。其內設有多款嶄新的刺激游戲包括F1虛擬方程式(F1Simulator)、頭文字D(Initial-D)、高達戰士(GUNDAMFighter)、吉他狂熱者(GuitarMania)及唯一的ESP虛擬影院(ESPSimula ... 查看詳情

關閘

關閘位于澳門最北面與中國大陸相通,也是澳門半島與陸地相連的唯一之處。關閘是一座“凱旋門”式的拱形建筑門樓。從這里步行幾分鐘就可到達珠海拱北海關,兩地人車往來非常方便,向來是一繁忙的交通樞紐地帶。不久前被修茸一新的關閘門樓建于1870年,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已被作為旅游景點,想經此前往中國大陸的人士須經旁邊的海關通道。此處因其特殊的歷史意義,成為旅游者必游之地。門票開放時間:每天7時至晚上12時。 查看詳情

三街會館(關帝廟)

三街會館又稱“關帝廟”,位于玫瑰圣母堂附近的公局新市南街,建于1750年,所在地原為昔日澳門之繁榮市區“榮寧坊”,故其門前之社壇現仍刻有榮寧社字樣,且有聯云“榮居康樂境,寧享太平年”。會館初設時只是商人議事的場所,在華人社會中有重要地位,三街所指是營地大街、關前街和草堆街,此三街為澳門古老的商業中心,所有華人商賈全都集中在此經營貿易。1912年,澳門中華總商會成立,三街會館始失去作用。后因館中設有關帝神殿及財帛星君殿,祀者日眾,商業活動不止於這里進行,漸漸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而成為一間廟宇。廟宇規模較小,藏身在市區巍峨的建筑物之中,見證著澳門居民的生活變遷。廟內供奉關帝,塑像雕刻精巧。每年農歷四月 ... 查看詳情

玫瑰圣母堂

玫瑰堂屬于舊圣道明會院。圣道明會院由來自菲律賓于1587年到達澳門的西班牙修士興建,其后不久由葡萄牙信徒管理,教堂為供奉玫瑰圣母而建,最初用樟木興建,后換上現今的抹上灰漿的實心磚,屬于葡萄牙十七、十八世紀在東方流行并采用的建筑風格。 教堂有三殿,主殿深而寬,一道用實心磚建造的拱門將主殿和堂身分隔開。圣堂內的天花板布滿圖案裝飾,其中有一皇冠圖案,恰好就在主壇上,大門雕工精細;圣堂內部色彩繽紛,形狀不一的彩色玻璃組合而成的圖案,予人明快之感;祭壇上置有圣母手抱圣嬰的塑像,教堂內供奉有花地瑪圣母像。花地瑪圣母,是葡國人很崇拜的神。 每年五月十三日的花地瑪圣母出游即以此圣堂為起點到主教山小教堂, ... 查看詳情

普濟禪院

普濟禪院又稱觀音堂,是澳門三大禪院之一,建于明朝末年,距今約三百六十多年,規模宏大,歷史悠久,深入三進,橫連幾座。這曾是簽署中美《望廈條約》的地方。大雄寶殿正對禪院,莊嚴宏偉,供奉三尊三寶佛像,皆為丈八金身,魁梧雄偉,其中之一為佛祖釋迦牟尼。主殿供奉觀音,觀音大士雕像的蓮臺由樟木雕塑。十八羅漢分列主殿兩旁,雕工精細,造型神龍活現。觀音殿是禪院的正殿,每逢觀音誕期,殿內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場面熱鬧。交通可乘12、17、18、19、22、23、28C線公交車可到達。門票門票:澳門幣3元。開放時間:周一-周五(10:00-16:00)、周六(10:00-13:00)、周日及公眾假期停止開放。 查看詳情

圣奧斯定堂

教堂于1825年重修,外形壯麗雄偉,內部裝潢寬敞闊大,以大理石建成的祭壇上有一座耶穌背十字架的雕像。教堂內每年舉行苦難耶穌圣像巡游活動。有關圣奧斯定教堂傳說紛紜,據說當雕像被教堂負責人士取往主教座堂,它會神奇地回到圣奧斯定教堂的祭壇上。因此,雕像現時仍安放于原位。16世紀,當西方傳教士開始於澳門傳教,他們搭建了幾間教堂,在當時的華人眼中,宗教建筑物稱為“廟”。在崗頂前地的圣奧斯定教堂,初建時非常簡陋,每逢下雨,教士們用蒲葵葉覆蓋屋頂以遮風擋雨,飛揚的葉子在華人眼中,即聯想起龍需飄飄,於是就稱教堂為“龍需廟”,后又以粵音轉稱“龍嵩廟”或“龍公廟”,亦因此位處教堂側的街道稱為龍嵩街。從當時的“廟”到 ... 查看詳情

媽閣廟

媽祖閣俗稱天后廟, 媽祖閣建于明朝1488年,由大門,牌坊,“神山第一殿”,弘仁殿,觀音閣及正覺禪林等組成。其中由石窟鑿成的弘仁殿,歷史最悠久,后因香火日盛,先后增建石殿、大殿,三座用以祀天后。 媽閣廟前地是葡萄牙人最早登陸澳門的地方,正是中葡文化融合的起點。媽閣廟前的葡式碎石與媽閣廟中式設計成強烈對比,正好體現中西交融的特徵,因此不要放過拍張照片紀念。 進入廟內,可以求支簽、買道平安符,以及欣賞遍布廟內的石刻。大小石刻是幾百年間文人雅士留下的題詞,粗略統計有30多處。返回入口大門右側,還有一塊有400年歷史,刻有古代海船圖的“洋船石”。 到山腰去,必定經過一個圓形石拱門,相傳走到這里若 ... 查看詳情

譚公廟

位于路環十月初五街尾,與中國大陸小橫琴島極接近。該廟建于清同治年間,距今已有百年,是路環香火最盛的廟宇。相傳譚公經常化身小童顯靈,被視為漁家保護神,受其香火供奉。又據記載,譚公“每杖履出山,一虎隨之”,今廟內墻上亦畫有虎。廟內除供奉譚仙圣外,更加置有一只由鯨骨雕制成的龍舟,是一件已有百年多歷史的文物。裝配有木制的龍頭、龍尾、錦旗、羅傘、鑼鼓、梢公及撓手等,為漁民所贈。據說摸過鯨骨會行好運,故普男信女進香后必順便一摸龍骨。廟側有一通近二百年的“過路環勒石曉諭”碑,記錄當地民政管理歷史。每年農歷四月初八譚公誕,許多港澳居民都前來進香祈福,搭大棚演出神功戲。交通任何到路環市的大巴都可到,如25。到路環 ... 查看詳情

嘉謨圣母教堂

位于嘉謨前地的嘉謨圣母堂為1885年,為方便氹仔教徒的宗教活動而建,同時象征當年葡萄牙人來到氹仔。該教堂是氹仔唯一的天主教堂。由于與周圍具有濃郁歐陸風格的花園、房屋融為一體,遂成為澳門居民舉行婚禮和郊游觀光的好去處。教堂占地二千余平方尺,頂部為鐘樓。禮堂高大寬敞,可容二百多教友同時參加儀式;圣壇上置圣母像,據說是從歐洲運來;其兩側有數尺高的天使像,造型栩栩如生,是為紀念建堂百周年而置。她面臨大海,風景優美,教堂下建花園,遍植蒼松翠柏,并設有石亭、石椅供人休息,是人們消夏避暑的理想場地。交通乘28A、33、34、11、15、22、30,于氹仔舊城區官也街站下車。乘21A、25、26A、AP1,于嘉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