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慧濟禪寺

慧濟寺深藏于林屏之中,游人到達山頂,還見不到寺院蹤影,進入一條間嵌蓮花石板的通道,兩道黃墻夾路曲繞,行不多時,見遠處金光閃耀,一座琉璃瓦頂的大寺院出現在眼前。大雄寶殿:與普陀山其它寺院不同,主殿大雄寶殿,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像,兩邊侍立弟子阿難與迦葉。大殿兩廂各塑有10尊塑像,是佛教傳說中的“二十諸天”,后兩側供觀音及千手觀音木雕像。大雄寶殿屋頂全用天藍、淡綠、鵝黃、紫紅等色琉璃瓦蓋成,在陽光下映出萬道彩虹,形成“佛光普照”的綺麗景觀。觀音殿:新建1989年,殿內匯集了根據唐、宋、元、明、清以來歷代畫家所繪觀音像而鐫的石刻觀音,共123尊,是普陀山宗教藝術的精華之一。歷史背景:慧濟禪寺位于普陀山佛 ... 查看詳情

法雨禪寺

法雨禪寺游覽次序:海會橋(日蓮池)——山門(“天華法雨”題刻、九龍壁)——天王殿——玉佛殿——九龍殿(九龍藻井)——御碑殿——方丈院 整座寺廟宏大高遠,氣象超凡;不遠處的千步金沙空曠舒坦,海浪聲日夜轟鳴;北宋王安石曾贊之“樹色秋擎書,鐘聲浪答回”。 入山門依次升級,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后有玉佛殿,兩殿之間有鐘鼓樓,又后依次為觀音殿、御碑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殿。天王殿   進山門,過九龍壁,對面是一座重檐歇山式建筑,檐間額題“天王殿”,現有的兩座五層石經幢塔為1988年重建時設立。 天王殿前古樟成林,甬道兩側豎有旗桿兩根,這也有別于山上其他寺院。據說,其中一根已變換過七八次,而另一根 ... 查看詳情

普濟禪寺

該寺前身是后梁貞明二年(916)始建的不肯去觀音院。現寺為清康熙、雍正年間所建。全寺有六進殿堂,自南向北貫串在一條中軸線上。寺內有大圓通殿、天王殿、藏經樓等,殿、堂、樓、軒共計357間。大圓通殿是全寺主殿,人稱“活大殿”,供奉著高8.8米的毗盧觀音。普濟禪寺與法雨禪寺、慧濟禪寺并稱為普陀山三大禪寺。普濟禪寺游覽次序:海印池(御碑亭、觀自在菩薩墻)——山門——御碑殿——鐘鼓樓——天王殿——大圓通殿(毗盧觀音圣像、32座觀音應身像)——法堂——方丈殿——功德殿——齋堂、僧舍歷史:普濟禪寺的前身為不肯去觀音院,創建于唐咸通年間,后宋神宗于1080年將其改名為“寶陀觀音寺”,專供觀音菩薩,香火始盛。到南 ... 查看詳情

南天門

南天門內群巖聳秀,門前碧波浩渺,摩崖石刻眾多,門側有清康熙年間武將藍理所題“山海大觀”四字,蒼勁有力,引人注目。門里有梵宇琳宮,宇旁有一巨巖,可緣石級而登臨巖頂。巖頂平坦,有兩處小水潭,潭水清淳發光,俗稱獅子眼,巖石上鍥有“龍華大會”、“砥柱南天”、“海岸孤絕處”等石刻。傳說這里是八仙過海的地方,普陀山禪宗始祖真歇禪師曾結茅于此。在普陀山南的南山上,與短姑道頭對峙。南天門孤懸入海,處于普陀山最南端,與本島一水相隔,架有石橋,橋身似龍,名環龍橋。此地巨石森立,危巖高聳,中有兩石如門,故名南天門。闕門飛檐起角,中間書有“南天門”三字,旁有龍眼井,崖上有石鼓,闕左上方有獅子石。交通1號線到“入三摩地” ... 查看詳情

不肯去觀音院

“觀音過此不肯去,海上神山涌普陀。樓閣高低二百寺,魚龍轟卷萬千波。云和島嶼青未了,梵雜風潮音更多。第一人間清凈土,欲尋真歇竟如何。”唐咸通年間,日本僧人慧鍔從五臺山請得觀音佛歸國,途經蓮花洋,觸礁受阻,由潮音洞旁登岸,在當地張姓居民住宅供奉,這就稱“不肯去觀音院”。是為普陀開山供佛之始。如今古庵早廢,1980年在原址重建,2001年再次擴建。院前有大士橋、澹澹亭、光明池、抗倭石刻、潮音洞,構成院、亭、橋、池、碑、洞一組精致景點。現殿內供仿唐式十一面觀音像,寺院西側筑"三十三觀音靈場"長廊,內塑日本33座供奉觀音的寺院主尊。交通1號線到“紫竹林”下車。門票紫竹林景區5元(包括不肯去觀音院、潮音洞、 ... 查看詳情

楊枝禪院

此碑系明代萬歷三十六年根據唐代名畫家閻立本所繪楊枝觀音像拓本所刻。閻立本為唐初著名畫家,傳世作品極少,至于佛像僅此一帖,可謂稀世珍寶。數百年來,楊枝禪院幾經興廢,但觀音碑依然保留完好,被譽為鎮山之寶。 觀音碑高2.34米、寬1.2米,上刻唐代仕女形象的觀世音菩薩,珠冠錦袍、寶相莊嚴,右手執楊枝、左手托凈瓶,袒胸跣足,端莊慈祥。碑上刻有“普陀佛像,摹自閻公,一時妙墨,百代欽崇”等字句。 歷史背景: 明萬歷十六年(1588),抗倭名將侯繼高督師海疆,順游普陀,將歷年所得閻立本和吳道子所繪觀音像勒石,植碑于寶陀寺(今普濟寺)前殿。萬歷二十六年(1598),殿宇毀于兵災,碑亦遭劫。至萬歷三十六 ... 查看詳情

朝陽洞

在普陀山觀日出,以朝陽洞為最,故有“朝陽涌日”之說。黎明時分到此游覽,只見一輪旭日“巨若車輪,赤若丹沙,忽從海底涌起,赭光萬道,散射海水,前賢想曾光耀心目。”景色之壯觀,令人堪嘆觀止。現沿絕壁筑有一排長廊,專供游客賞日出。朝陽洞還是聽潮音的好去處。此處原有朝陽庵,作家王魯彥夫婦曾偕郁達夫在朝陽庵中下榻,寫了一篇名為《聽潮的故事》的散文。后來朝陽庵毀于戰火,1992年在原址修建了觀日閣。現在的朝陽洞景區包括朝陽洞、觀日閣、攬霞亭、六觀亭等,還附設有茶室、購物商場等。古色古香的觀日閣又稱朝陽閣,坐落在朝陽洞正上方,閣高18米,長寬各12米,依山起勢,瀕臨東海,蔚為壯觀。閣內分上中下三層,上層設購物、 ... 查看詳情

梵音洞

從法雨寺經飛沙岙,過祥慧庵,即為普陀最東部的青壘山。在青壘山東南端有一天然洞窟,高約60米,縱深約50米,峭壁危峻,兩邊懸崖構成一門,中間嵌一塊巨巖,仿佛巨蚌銜珠。在普陀山眾多洞壑中,梵音洞的磅礴氣勢和陡峭危壁,為其他洞所莫及。洞前架有石臺,臺上建有雙層瞻圣閣,前可觀海,后可望洞,相傳為觀音大士顯圣處。海潮入洞,拍崖濤聲如龍吟虎嘯,是梵音洞觀潮最佳處。。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御書“梵音洞”額賜掛于此處。梵音洞洞壁陡峭,石劈如門,高約60米,縱深約50米,中飛掛一天然石橋,上建有觀佛閣,前可望海,后可觀洞。洞內深幽,在陽光海潮作用下,洞內巖石各顯奇形變幻莫測。普陀十二勝景之一的“天門清梵”就 ... 查看詳情

潮音洞

石崖上刻有“潮音洞”三大字,系清康熙帝手書。傳說此處原來題字為“現身處”,古代信徒們叩求觀音大士現身者多在此膜拜。 據記載,宋元時期來普陀朝圣香客,多在潮音洞前叩求菩薩現身賜福,其中常有人在此跳海舍身,藉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曾有人在此燃指,以求菩薩靈驗。 到明代時明令禁止在此跳海燃指,明萬歷年間參將董永燧在此建“莫捨(舍)身”亭以戒舍身燃指者;都督李分、參將陳九恩豎“禁止捨身燃指”碑于亭中,現在亭已毀壞,碑猶在。 潮音洞左側上方的巖壑中有一天然小型石泉,石壁上刻有“光明池”三字,此處舊名“甘露潭”,山民稱“慧泉”,佛家信眾常在此祈求圣水以療眼疾。 據說明正德年間,皇太后遣使取此池水 ... 查看詳情

九龍殿

大殿臺前三面石欄板上分刻著二十四行孝圖,取自元代郭居敬編撰的古今二十四孝子的故事(孝悌本是儒學內容,但在許多佛家寺廟也有所描述)。這些浮雕構圖完整,線條流暢,是明代石刻浮雕中的精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大殿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賜“法雨禪寺”額時,下發“拆金陵舊殿以賜”令,拆金陵城內琉璃瓦12萬張,仿金陵明故宮九龍殿蓋成。殿分7間,高22米,面闊35.35米,進深20.31米,面積近1000平方米。大殿內無一梁、一釘,堪稱一絕,是目前國內寺院建筑中規格最大、建筑藝術水平最高的佛殿。九龍殿內最有名的當數普陀三寶之一的“九龍藻井”:藻井按古樸典雅的九龍戲珠圖案雕刻而成,一條龍盤頂,八條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