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州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色爾古藏寨

色爾古藏寨位于大九寨國際旅游區線路主干線色爾古北側100米處,是一座建在山谷兩岸斜坡上的村落,東南與茂縣接壤,距“成都-九寨溝”主干線僅38公里,距成都240公里,離縣城蘆花60公里,是黑水縣千百年來重要的交通隘口。 色爾古是藏語,意為“盛產黃金的地方”。色爾古藏寨是一個典型的藏羌民族文化交融相匯的地方,它依山勢,傍猛河而建,是一座原始古樸而又神秘的藏寨村落,有人稱之為“東方的古堡”,還有人說它是“川西北的小布達拉宮”。 獨特的藏式建筑 古時,色爾古人為抵御外族的侵犯,多群居,由此形成了獨特的藏式民居。藏寨依山脊修建,居高臨下,為碉樓式,用片石和黃泥調漿砌墻,一般為三層,碉樓底層稍大,逐 ... 查看詳情

格爾底寺(朗木寺四川寺院)

郎木寺鎮“郎木寺”作為地名,最早出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的軍用地圖上。因為這里是川甘兩省交界的樞紐,古有“南番中心”之稱,藏傳佛教寺院是這一地區的核心,故稱郎木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境內。郎木寺現在的郎木寺分別有兩大寺院和兩個清真寺。一個為四川寺院(當地人這樣稱呼),名稱叫“達倉納摩格爾底寺院”,簡稱格爾底寺,是四川阿壩地區格魯派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寺院之一,轄有18座分寺,現有僧人500左右。寺內貢奉有第五世活佛的肉身靈體,已有300年歷史。另一個為西北寺院(當地這樣稱呼),名稱叫“達倉郎木賽赤寺院”,簡稱賽赤寺,即甘南郎木寺。賽赤寺是西藏哲蚌寺的子寺之一,也是格魯派寺院。現有僧人3 ... 查看詳情

大藏寺

大藏寺位于海拔三千米以上的深山中。大藏寺的全名是甘丹大藏恒周林,是藏文中“圓滿的信心”的意思。大藏寺是嘉絨高僧阿旺札巴大師所建,建成于公元1414年,至今已有近590年歷史了。在歷史上,大藏寺甚有名氣,堪稱格律派在川北一帶之總寺,在拉薩布達拉宮中,有一幅“西藏重要寺院”壁畫,其中亦包括這座大藏寺。大藏寺所在地,山形如一頭巨象,寺院建在象的頸部。此外,附近山勢如同環繞中央,自然形成一座十三尊大威德金剛壇城之排列。在寺院中心可遠眺東、南、西、北各有一峰,是壇城的四方護法。大藏寺的發展及地位大藏寺歷代以來發展至過百間建筑物,如同一座小城。寺僧在寺院全盛時代超過八百人之多,但在文獻上一般記載為五百之數, ... 查看詳情

查理寺

查理寺位于四川省阿壩縣阿依拉山之南查理鄉,前往阿壩縣途中的阿依拉山腳下公路里側,距成都443公里,距馬爾康194公里,是1935年紅軍進入阿壩的地方。 查理寺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屬格魯派寺廟,是阿壩州文物保存較完好的一座寺廟。 安多藏區歷史十分悠久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古寺,該寺以其眾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古跡和哲學修習專業,盛大的辨經,良好的學風和格西班教學為特點,僧人眾多,宗教氛圍十分濃郁。 寺內保存有大量佛經、佛像、佛塔等。“查理”在藏語中就是“哲理佛學”的意思,所以它是整個安多藏區推行哲學最為有名的寺廟,共有6個學院,經常都有各地的活佛到此進修。 查看詳情

昌都寺

昌都寺,又稱昌都羅爾布寺,位于距四川省金川縣城40多公里的撒瓦腳鄉阿拉學村,由綽斯甲土司的親兄弟郎松拉丈旦貝嘉木參始建于三世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該寺歷史上影響較大,歷史悠久,是僅次于皇廟金川廣法寺的又一座古老的本波教寺院。 最初,寺廟始建在當地一小海子邊的山坡上,以建址的具體方位取名為“海邊寺”(藏語“昌都寺”);后經千年發展,該寺的規模和影響逐步擴大,已完全能滿足信教群眾的信仰要求,正如傳說中的如意寶貝一般,于是,當地四大著名雍中本教喇嘛之一的羅旦寧波大師,按照郎松南卡旺丹的旨意,在原“昌都”二字 后加上了“寶貝”一詞,使寺名合寫為“海邊寶貝寺”,藏語稱“昌都羅爾布寺”,簡稱“昌都 ... 查看詳情

格爾登寺

格爾登寺位于四川省阿壩縣城西北角,格爾登寺始建于清同治9年間(1870年),屬若爾蓋達扎朗摩格爾登寺的子寺。經過100余年的發展,該寺已成為安多藏區規模最大的寺院之一。寺院建筑鱗次櫛比,儼然一座小城市。 格爾登寺由金碧輝煌的大經堂、四個札倉、五個佛殿和許多各式各樣的僧舍構成。圍繞寺院四周的轉經走廊長兩公里,安裝有5000余個轉經筒。每逢舉辦宗教活動,可云集僧侶千余人,場面十分壯觀。阿壩眾多的寺廟之中,格爾登寺以其鱗次櫛比的建筑,華麗有章的外表而獨樹一幟。 格爾登白塔 格爾登白塔是該寺最著名的建筑物之一,也是雪域高原上屈指可數的幾座大型佛塔之一。它底座邊長25米,成正方形,高39米,七層, ... 查看詳情

朗依寺

郎依寺位于阿壩縣境內,是阿壩縣至川西北規模最大的苯波教寺院,有喇嘛700多人。阿壩縣共有三座苯波教寺廟:建在郎依寺對面山坡的多登寺,屬國家二級保護單位,藏有乾隆時期的龍椅、兩千多年前的法螺號以及眾多的文物;還有一座在下阿壩。 郎依寺座落在群山環抱之中,顯得格外的靜謐,其建筑裝飾精美華麗。從外表看,郎依寺與其它藏傳佛教寺廟似乎沒有區別,喇嘛們的穿著也沒有不同,但大經堂正中供奉的是苯波教祖敦巴幸饒的巨型塑像,左右整齊地排列著1113尊敦巴幸饒的銅像,后面是歷代郎依寺寺主的鍍金像,四周墻壁上則畫滿了苯波教歷史和教義的精美壁畫。大經堂的橫梁上,各種姿態的仙女雕像十分動人。 大經堂的正前方一百米遠是 ... 查看詳情

巴西會議會址

巴西會議會址位于若爾蓋縣巴西鄉,距縣城33公里。會址所在地原名班佑寺院,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現僅存斷壁殘墻。1935年8月底,右路軍(中央紅軍)穿過茫茫草地到達班佑、巴西一帶,基于紅軍當時的政治、經濟狀況,黨中央在巴西班佑寺院先后召開了5次重要會議,最后一次是巴西緊急會議,以毛澤東主席為首的黨中央于1935年9月9日深夜召開緊急會議,采取果斷措施,率右路軍的一、三軍團及軍委縱隊先行北上,紅四方面軍二過草地南下。1978年,巴西會址確認,并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查看詳情

5.12汶川地震震中遺址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汶川縣映秀鎮南方向約11千米處(北緯31°,東經103°24′)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昔日秀美繁華的映秀幾乎被夷為平地。5.12汶川地震震中,位于映秀鎮百花大橋之上的牛眠溝口、蓮花心至漩口鎮的蔡家杠村。汶川地震從這里開始撕裂大地,伴隨恐怖的巨響,幾百萬立方米的巖石碎塊從陡峭的山崖上傾瀉而下,造成洶涌的巖石流,順山谷呈之字形幾大溝谷兩側山體,形成長達近3千米的巖石流和9處山體擊打面的震源景觀。原牛眠溝被瞬間添高30米。汶川地震中,都汶公路全線80%的道路被損毀,10余千米的路段被崩塌的山體完全覆蓋,50余座橋梁受損,7座橋梁完全垮塌,數 ... 查看詳情

疊溪地震遺址(疊溪海子)

疊溪地震遺址位于茂縣較場鄉東南2.5公里,岷江東岸二級臺地上,背靠七珠山,下臨岷江河,面積22萬平方米。據文獻記載,疊溪漢為蠶陵縣,唐初為冀州,明為疊溪千戶所,清改為衛,民國隸茂縣。而疊溪城為“貞觀時筑,明洪武十一年御使大夫丁玉討復故地,命指揮童勝復筑。高一丈,圍三百幾十丈,門四。成化間重修。”疊溪城扼松茂要道之沖,既是軍事重鎮亦是商留集散地。1933年8月25日,此地發生7.5級強烈地震,當時整個疊溪城的中心部分幾乎是筆直的陷落,21個羌寨全部覆沒,由于周圍山峰的崩塌,堵塞了岷江,在此之上形成了堰塞湖。當地人習慣把湖叫做“海子”,于是這個350多萬平米的堰塞湖就被命名為“疊溪海子”,共有上下兩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