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焦巖圣跡

焦巖圣跡位于四海尖西10公里處,又叫“焦崖崗”。是一條長200米由巖石構成的山岡。 焦崖崗懸崖絕壁,其險莫測,因有五位圣人在此跳崖“出圣”,故又叫“出圣巖”,或叫“焦崖圣跡”。 查看詳情

獅子巖

獅子巖位于大楠溪景區,是巖頭鎮下日川村前潭中的兩座小嶼,站岸邊遠望水中奇巖,酷似獅子戲球,故名獅子巖。這一帶景色迷人,是楠溪江的天然盆景。獅子巖其中一嶼如獅,渾身怪石嶙峋,昂首張口,迎流而踞。另一嶼似球,名“獅子球嶼”,其上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江風吹來,樹冠搖曳,宛如獅球滾動。白天,獅子巖倩影投入如鏡的潭中,雄姿嬌態,風情萬種,國內外無數的攝影愛好者為之著迷;晚上,皓月當空,竹筏隊隊,鸕鶿捕捉溪魚,漁燈點點,照徹江面,碧波下燈火闌珊,織出亦真亦幻的水中世界。平日,潭中常有水鳧尋魚覓蝦,揚起粼粼漣漪,弄皺一泓碧水,使得嬌媚的獅影暈眩。雨季,上游山洪暴發,狂濤滾滾,濁浪排空,溪中萬物銷聲匿跡,唯獅子 ... 查看詳情

菠蘿巖

菠蘿巖位于花坦鄉水巖村東北一公里處。小溪流中有一個獨立巖石,高30米,腳細、肚大、頂尖,頁巖風化剝落顯出片片鱗痕,酷似菠蘿。離菠蘿巖100米處有一巖石,高一米,酷似魯迅頭像。 查看詳情

芙蓉三崖

即芙蓉三崖,地處芙蓉古村西面的山上,三崖皆峭撥高聳,凌空矗立,其石色皆白里透紅,倒映山下清清溪水中,宛若三朵含苞待放的芙蓉花,芙蓉崖故此得名。 查看詳情

天橋

天橋位于潘坑鄉巖龍村,當地人稱“吊船巖”,因橋與天相接,故又名“天橋”。天橋座落巖龍村大坪右面山巔上,長3米,高1.5米,寬2米,橫掛山巔峰頂,形象一孔小石拱橋,美麗可愛。橋外側坐著一尊笑口彌勒佛,還有一只站著的猴子,他們一前一后,前者正在哈哈大笑,后者正欲過橋去西天。 查看詳情

天柱巖

天柱巖挺立山坡,象一根擎天大柱,石柱高約30余米,要十人合抱,氣勢雄偉,格外壯觀。山谷那邊又有與些對稱的雨傘巖,亦拔地而起,擎天而立,活象一個大蘑菇,長到天空之中,這奇石高約40米,亦須十余人合抱,與天柱巖遙遙隔山岡相望。 查看詳情

仙人臥室

仙人臥室位于老鼠坑水庫左邊100米處。有巨石一塊,高5米,長11米,聳立山峰。巨石一側有二個石室,一橫一豎,如“人”形,橫的石室長3米,高0.6米,寬0.5米,能仰臥一人;豎的石室高2米,深0.5米,寬0.6米,可坐臥一人。傳說石室為仙人居所,當地人稱“仙人倒巖。”驚奇之處還在橫室,上下設進石室的階梯和起臥把手的五個手指印(洞)。據說如果在石室仰臥一小時,能勝過神仙生活一年。 查看詳情

甌渠民俗博物館

甌渠民俗博物館,位于西溪鄉甌渠村。擁有“六樓一墓”,即“錢幣樓”、“古物樓”、“石頭樓”、“耕讀樓”、“武術樓”、“烈士樓”和“烈士墓”。分別著展示著歷史人文、古硬幣、世界硬紙幣、古今字畫、工藝美術、古婚嫁用品、燈的變遷史、織布全程、耕讀傳家、民俗集珍、古屋風貌、名人故居、武術、傷骨科、烈士等民俗文化。現有館藏文物一千多件,多為村民捐獻,其中不少是國家級、省級重要文物。 博物館全部建筑及設施原汗原味,古色古香,情趣盎然。 古物樓:是一座建于1796的的四合院。前廳視野廣闊,后廳花卉成蔭,清泉細水長流,屋內墻外,四通八達。屋里擺設著村民自已收藏的古代器具、陶瓷、農具等500多件,大者如水磨, ... 查看詳情

蒼坡古村

蒼坡村位于巖頭鎮北面仙清公路西側,處巖頭村北2.5公里處,占地146畝,為李姓聚居之地。現有人家500余戶。五代后周顯德二年(955),始祖李岑(號蒼墩)從福建長溪遷來,遂以村名為其號。后為避宋光宗趙憞諱而易今名,故“蒼坡村”。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第九世祖李嵩邀請國師李時日對村落建筑進行重新設計。村中街巷呈八卦形,以方形環狀的鼓盤巷為中心,向東南西北四方開八條路,經村寨的八道門通向村外。先后建東西兩方池及園堤勝景。同時以“文房四寶”作為規劃思想指導其布局,建長306米、寬2米的直街稱“筆街”,對村西筆架山;以兩方池作“硯臺”;硯臺兩旁擱置長4.5米、厚0.5米、寬0.3米、端頭打斜的條石 ... 查看詳情

楓林村

楓林村位于楠溪江中游東側,與巖頭村隔江相望,有“楠溪第一村”和“小溫州”之稱。楓林村完整地保存著明憲宗成化二十年(1484)建造的“徐尹沛尚義之門”,供奉明憲宗旌表徐氏兄弟友愛的詔書,所以俗稱圣旨門。建筑為三開間兩層樓閣式,上為歇山頂,下有腰檐。與其相隔13米的南面是一個水池,叫圣旨門湖,東西長26.7米,南北寬7米,湖中央有長方形亭子一座。清朝與民國時期,圣旨門街是楠溪江中游最繁華的商業街。它以圣旨門為中心向東西兩側延伸,全長500多米,平均寬度3.5米左右,是貫穿全村的軸線。村寨墻建于北宋中期,四周共開12道門。東題“紫來門”,南題“萊薰門”,西題“泠泉門”,北題“太平門”。還有光耀亭、芙蓉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