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氣預報

24 ~ 32℃
多云轉陰
<3級
查看天氣詳情

   【 引子 】
  馬克思曾指出,人們“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結合起來共同活動和互相交換其活動,便不能進行生產。為了進行生產,人們便發生一定的聯系和關系;只有在這些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范圍內,才會有他們對自然界的關系,才會有生產。”交通,正是人們這種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的直接產物。
  自人類從猿進化能夠直立行走后,人類的生活就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人的視域范圍變寬廣了,從而可以更好的觀察周邊情況、體察危機。但是,原始時期生產力低下,人們受制于自然條件的束縛,通常只能利用自然界的個別要素,依賴在一定地域空間范圍內獵獲的動物或采集的植物,以維持生機,談不上會有什么“農工商交易之路通”的交通之舉。
不過,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在生產活動中逐步通過多種形式的橫向社會交往,慢慢擴大了地緣空間的視野,在被動的人地關系中注入了積極求取的因素。
  逐漸的,人類學會了運用工具和其他物種為其服務,其中包括了馬——一種改變人類運輸速度的動物,馬車行駛的速度約在10公里/小時左右,從此人類的地域范圍隨之改變,城與城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密切,進而增強了各地的文化、文明的進步;
  英國的工業革命動搖了幾千年來的運輸模式,汽車和火車的出現實現了動力革命,發動機使車的速度大大提高,從此也使速度與能源及效率聯系在一起,至今汽車行駛速度已普遍達到了為80~100公里/小時。而火車行駛速度從剛開始的低速、笨重的“鐵家伙”演變為一種普及的陸上交通工具,時速可達150~200公里/小時;
速度是人類永恒追求的目標。
  如今在歐洲及日本,高速列車以成為普及,時速超過200公里/小時的速度,同時進一步拉近了城市與城市、甚至國家與國家的距離,大力促進信息溝通和人才流動。
  現代科技造所就的社會的特征之一是大信息量和信息廣泛高速傳輸,在人們頭腦中建立了全新的地域和速度概念,而且成為一種全球性文化越來越不可更改。
  伴隨著人類這種對高速的渴求,磁浮技術應運而生,在多個國家的實驗室里,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力圖將這種常規機電產品與現代控制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投入商業運用。

   【 引磁浮技術 】
  電磁懸浮是對車載的懸浮電磁鐵勵磁而產生可控制的電磁場,電磁鐵與軌道上長定子直線電機定子鐵芯相互吸引,將列車向上吸起,并通過控制懸浮勵磁電流來保證穩定的懸浮間隙。電磁鐵與軌道之間的懸浮間隙一般控制在8~12mm。
高速磁浮鐵路系統由線路、車輛、供電、運行控制系統等四個主要部分構成。


  線路:線路引導列車前進方向,同時承受列車荷載并將之傳至地基。線路上部結構為用于聯結長定子的精密焊接的鋼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支撐梁,下部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支墩和基礎。


  車輛:車輛是高速磁浮客運系統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懸浮架和其上安裝的電磁鐵、二次懸掛系統和車廂。此外還有車載蓄電池、應急制動系統和懸浮控制系統等電氣設備。


  供電:供電系統包括變電站、沿路供電電纜、開關站和其它供電設備。磁浮列車供電系統通過給地面長定子線圈供電提供列車運行所需的電能。首先,從110kV的公用電網引入交流高壓電,通過降壓變電器降至20kV和1.5kV,然后整流成為直流電,再由逆變器變成0~300Hz交流電,升壓后通過線路電纜和開關站供給線路上的長定子線圈,在定子和車載電磁鐵之間形成牽引力。磁浮列車系統的整流、變流及電機定子等設備均在地面,對設備的體積和重量以及抗振性能沒有嚴格要求。


  運行控制系統:運行控制系統是整個磁浮交通系統正常運轉的根本保障。它包括所有用于安全保護、控制、執行和計劃的設備,還包括用于設備之間相互通訊的設備。運行控制系統由運行控制中心、通訊系統、分散控制系統和車載控制系統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