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天氣預報

20 ~ 26℃
大雨-暴雨轉暴雨
東風3-4級
查看天氣詳情

校本部

    軍校的二門,原是清末陸軍小學的大門.是典型的南方飼堂式建筑。它和大門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建造風格。

    校本部建筑面積1060平方米,是兩層磚木結構,三路四進,即三條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東西兩側,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且相互對稱。四排房子之間以走廊連通,四周有圍墻。整座建筑寧靜幽雅,自成一體。

  樓底層當時稱大花廳,辦校初期用作禮堂,師生集會常常在此舉行。天井設有兩座荷花池,每年花開季節 芳香飄逸。課余時,不少同學在池邊觀賞荷花,暢敘友情。當年池水可直通珠江,潮漲潮退,別有一番詩情畫意。

    校本部下設政治、教授、訓練等六部。其中政治部掌管全校政治教育、黨務和宣傳。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當年是黃埔第一期的第三位政治部主任。最初兩位是戴季陶和邵元沖.因為他們都沒有把工作做好,黨代表廖仲愷決定邀請周恩來擔任這項工作。從此,政治部面貌煥然一新,生氣勃勃。設立黨代表和政治部是新型軍官學校的重要標志之一。毛澤東同志后來也曾充分肯定軍校的這種制度,他說:那時軍隊設立黨代表、政治部,這種制度是中國歷史上沒有的。靠了這種制度,使軍校面目一新。1927年以后的紅軍,至今日的八路軍,都是繼承這種制度而發展的。聶榮臻元帥當年曾在政治部擔任秘書和教官工作。對面的職員宿舍,是教官們休息的地方。

    校長室和總理室設在樓上。校長室是蔣介石辦公和休息的地方,里面的擺設是按原貌恢復的。墻上貼著第一期學生的名錄,包括姓名、籍貫、年齡、評語等項。評語一欄由蔣校長親自填寫。每天中午,蔣校長都找幾位學生問話、談心,將了解到的情況,寫到評語上。他在陳賡的評語欄寫上這樣的評語:“此人外形文弱,但性格穩重,能刻苦耐勞、可以帶兵”。可見他能細致觀察學生的性格、能力和特點。

    隔壁是校長的中英文秘書室。秘書協助校長處理日常文件,負責資料的譯編等工作。中文秘書叫張家瑞,英文秘書叫王登云。

    校本部還設有校長辦公廳,由于蔣介石一般都在校長室辦公,因此可以說是黨代表廖仲愷的辦公室。黨代表廖仲愷身兼數職,他不是天天在校工作,他到軍校時就在這里辦公和休息。作為國民黨元老的廖仲愷為軍校建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那時軍校經費十分困難,有時甚至沒有隔宿糧食。廖仲愷千方百計為軍校籌款,經常委曲求全地親自到軍閥楊希閔家中,坐在煙榻旁邊,等他抽完大煙,簽了字,領到經費,到深夜才回家。軍校遇到經費困難時,廖仲俊總是說:“大家放心,經費由我負責,你們只要把學生訓練好就行了。”他在軍校聲望很高,被譽稱為“黨軍慈母”。

    校本部中的校長會客廳有一副對聯:“登高望遠海,立馬定中原。”這是國民黨元老著名的書法家于右任贈給蔣介石的。這副對聯很工整,也很有氣勢,表達了軍校師生立足黃埔,北定中原,統一中國的抱負,同時又抒發了革命情懷,深得蔣介石的鐘愛。

    軍校設有書報閱覽室,是學生課余看書讀報的地方,有時也在這里進行各種政治活動。

    教授部與政治部一樣是重要的部門。最初,軍事總教官是何應欽。何應欽雖是總教官,但他對先進的教練方法并不熟悉,有些東西只能邊學邊教。當時采用蘇聯紅軍的訓練方法,先要向蘇聯教官學習,學會了,然后給學生授課。他挺愛面子的,常常關起門來演練。天氣那么熱,蘇聯顧問不解,把門窗打開,何應欽跟著又關上了。噢,原來他怕被人看見,知道他是個知識淺薄的人。教授部是個很重要的部門,負責制定教學計劃和成績考核。主任是王柏齡,副主任是葉劍英。

    軍校還設有學員宿舍、飯堂、展覽室等。宿舍條件較差,設施簡單,學員每天5時起床,晚9時半關燈睡覺。宿舍內務要求很嚴,如果內務做得不好,就要受到“禁足”的處罰。所謂禁足,就是星期日不準進城。軍校對學生要求嚴格,同時也很關心學生的生活與成長。廖黨代表經常到學生宿舍問寒問暖,并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和同學談心,問他們想不想家,能否習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