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尚湖景區

常熟尚湖,相傳因殷末姜尚避紂王暴政,隱居于此垂釣而得名。尚湖北依十里虞山,東鄰古城常熟,山清水秀,是國家級太湖風景區的重要景點。尚湖與虞山相映,十里青山半入城,萬畝碧波涌西門,為古城平添了千種風情,一向為江南著名的風景旅游勝地。黃公望、沈周、唐寅、康有為、于右任、柳亞子等歷代文人均有題詠傳世。景區主要由荷香洲、桔香洲共同形成的荷香洲公園和煙雨洲、漁樂洲共同形成的釣魚渚公園及尚湖穿湖大堤、桃花島等組成。荷香洲公園著重體現湖光山色、田園風光,注重植物造景、建筑點綴,將人造景點與自然景觀融成一體,充分展現了大自然之美。釣魚渚公園主要以省內第二家按國際慣例運轉的高爾夫俱樂部為主,同時設有姜尚文化區、水上 ... 查看詳情

劍閣

原為明御史錢籍所建,原閣已廢,八十年代重建兩層新閣。現廳內掛錢籍所作言公達書之楹聯:“絕壁劍開,伊闕羊腸應讓險;重湖鏡列,洞庭彭蠡合爭奇”。除此聯外,閣內又增一新聯為錢仲聯所作:“蜀閣稱雄,佛擲陶家輪,劍北分來峰一角;尚湖絕代,人在水精域,鏡中為照月千。”上、下“劍閣”匾額分別由江渭清、柳林題書。 查看詳情

焦尾泉

位于讀書臺北。古代常熟縣署前后有七條溪水橫列,如古琴七弦;其西又有一溪通于山腳處,猶如琴尾,邑人以東漢蔡邕有焦尾琴,名之為“焦尾溪”,其源頭則為焦尾泉。明萬歷間孫七政有《焦尾泉小記》。此泉疏浚于明代成化、弘治間,萬歷時成為一景。今原溪已無,泉穴形如淺池,水質甘冽,為烹茗之上品。泉畔建有焦尾軒,1977年葉圣陶為題書“焦尾泉”及“焦尾軒”額。1995年里人汪瑞章撰書“泉石寄中郎琴韻;爐煙分太子書香”聯句,鐫于福山龔祥興捐紅木板對,掛于焦尾軒中。焦尾軒原名倉圣祠,1977年更名。 查看詳情

老石洞

由小石洞北行半里左右,山腰有一天然石洞,即為“老石洞”。洞深丈余,下有石洞橫伸,長30多米,沿石級曲折而下可達。洞口題“冷泉”二字,洞中石壁上鐫刻清代藝人書法家季厚镕所書“秉燭游”三個篆體大字。洞壁滲水,潮濕濘滑。洞中陰森幽暗,寒氣逼人,一般游人不宜入洞,用于探洞者需帶手電并加穿衣服。洞旁本有季氏墓廬,季厚镕曾在此構筑屋室數間及題額“古今三廟”的牌坊一座,用以祭祀巫咸、姜尚、虞仲三位常熟先賢(一說供奉吳高士季禮,漢孝子黃香、元大畫家黃公望及季氏先祖神位)。季為人狂放,相傳曾在洞中懸所書“仙老此洞,癡大于黃”楹聯。 查看詳情

桃源澗

城北山麓有幽谷,谷中有溪潺潺。雨后水沛,飛湍急瀉于山石之間,訇然有氣勢。若春日,有桃花落水,飛紅流翠,更為綺麗。“桃源春霽”為虞山十八景之一。澗旁石壁鐫“飛寒”,系明代漢陽太守、大畫家孫克宏所書。 查看詳情

虞山景區

橫臥于常熟城西北,北瀕長江,南臨尚湖,因商周之際江南先祖虞仲(即仲雍)卒葬于此而得名。虞山東南麓伸入古城,故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譽。虞山景區分虞山公園及虞山國家森林公園兩大組成部分,虞山公園在山腳的東部,北門大街上,以古城墻為界,為常熟市亮燈工程的一部分,故免費開放。公園旁有言子墓和博物館值得一看。虞山國家森林公園主要為虞山山上的部分,可以選擇從興福寺旁索道上山,也可從言子墓、興福寺、虞山南路等處登山,沿途有維摩山莊、丹桂園、劍門、藏海寺等景點,秋天是最佳的觀山季節。在劍門沿線可以遠眺到山下尚湖的全貌。常熟歷代名人墓葬成群,多集中在虞山之上,這些都是虞山文化精華體現。其中,東麓有常熟最古的墓葬 ... 查看詳情

沙家浜

瞻仰廣場:占地1.33萬平方米,以“郭建光”、“阿慶嫂”等形象為主創作的大型主雕屹立于廣場中央,生動地揭示了軍民魚水情深的主題。象征新四軍傷病員的18根柱雕以形態各異的塊面造型和強烈的肌理效果對比,淋漓盡致地表現出新四軍傷病員泰山壓頂不彎腰的革命精神。兩組鍛銅浮雕以細膩、生動的構圖和豐滿的人物形象,演繹深化魚水情深主題。紅石村:集江南水鄉特色建筑之大成,再現抗日戰爭時期江南水鄉小村風貌,建筑依水而建,前是寬闊水面,漁翁垂釣,櫓聲咿呀,葦葉青青,一派水鄉恬靜;后是新篁、荷塘、小溪,一片農家景象。村內設有沙家浜史料館、老人與船——古船館、水鄉農具館,酣暢淋漓地再現了沙家浜的民俗風情。新四軍活動舊址: ... 查看詳情

興福寺

位于北郊虞山北麓。南齊時由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為寺,初名大慈寺,梁大同三年(537年)改名興福寺,唐咸通九年(868年)懿宗賜“破山興福寺”額。唐代詩人常建作《題破山寺后禪院》詩后,寺名聲更盛,歷代文人名流題詠甚多。寺屢經興廢,文革中盡毀。 從1980年至1982年5月,翻建了藏經樓和觀音殿,修整了天王殿、禪堂、齋堂、廉飲堂和東西長廊。其中天王殿三間。另有東西寮房也都進行了重大翻修。1982年6月起,開始修復大雄寶殿、華嚴學院樓、四高僧殿、曲徑通幽廊,天王殿裝金,重塑大殿三世佛、十八羅漢,開挖西園放生池,建石舫,搬遷亭,安裝了重鑄的寶鼎。這些工程至1983年12月完工,后列入全國重點 ... 查看詳情

拂水雙橋

拂水晴巖上的長壽橋和香花橋,稱拂水雙橋。長壽橋在藏海寺山門前,架于兩崖間,承拂水澗之泉流。明嘉靖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邑人嚴訥,在建真武院(即報國寺)同時建此橋。光緒癸巳年(1893年),藏海寺主道機重修此橋。后為保障游客安全,加置鐵欄。此橋為單孔平橋,東西走向,墩基為青石,橋面由三條花崗石并列架成,凈跨4米,面寬1.5米,高4.9米,全長15米,橋面石條南側鐫“長壽橋”額,旁鐫小字“明嚴文靖公建,光緒癸巳重建”,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香花橋,與長壽橋呈丁字形相鄰,建于光緒辛卯年(1891年),為藏海寺主道機募建。橋為單孔拱型,花崗石筑,拱圈用縱聯分節并列式砌置。南北走向,面寬3.25米,矢高1 ... 查看詳情

梅李古鎮(聚沙塔)

位于古城東北約12公里。相傳五代吳越國遣將梅世忠、李開山帶兵戌守于此,故取二將之姓而名。北宋元豐年間始為鎮。南宋以來,歷為常熟內地商貿集散地之一,有“東鄉十八鎮,梅李第一鎮”之說。聚沙塔:此塔建于宋昭興年間。其時梅李鎮尚處江海之濱,常受大潮洪水沖擊,危及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當地土紳遂以“舍施”可“積富”之名,發起募捐建塔以鎮水勢。廣大民眾積極響應,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故名“聚沙百富寶塔”。明崇禎年間進行修葺,換塔頂覆缽。清康熙、乾隆年間曾兩次大修,均維護原樣。但此后年久失修,至解放后塔身已向東北傾斜米許,塔頂塌落,第七層僅留殘壁,塔底層已下陷,埋入土中一米多,塔內已成空壁。經測定殘高22.58米,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