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燕園

燕園,位于常熟古城區,一說:為清乾隆間東閣大學士蔣溥之子、臺灣知府蔣元樞所建,初名“蔣園”。后為其侄泰安縣令蔣因培所有,聘請疊石名家常州戈裕良疊黃石假山一座,取名“燕谷”,園因名“燕園”。一說:乾隆四十五年,當時任福建臺澎觀察使兼學政的蔣元樞,渡海遇險,回常熟后,取其回常似“燕歸來”之意,故名燕園。燕園占地4畝多,地形狹長,劃分為三區。入門為一區,利用直(西側長廊)橫兩廊以及其后的山石,造成園景隱約幽深,使人入園有深邃不可測之感。東折小園一方,有荷花池,“七十二石猴”假山,山石嶙峋,別有天地。尤可取的是從綠轉廊經小橋導入山南的童初仙隔,兩處遙望,則覺庭院深深,空間莫測。假山之東有高低錯落之磚梯與 ... 查看詳情

虞山公園

虞山公園位于虞山山麓,建園七十年 。依山傍城,秀木擁翠;亭、榭、橋、廊,各得其所;池、泉、石、徑,曲盡其妙。山野風光,匠心建筑。是江南獨具城市山林優勢之綜合性公園。 虞山公園,占地10公頃。正門臨北門大街,為舊時半巢居及陳家山門處。民國20年(1931年)建園,初名常熟公園。其時城西隅尚有逍遙游公園,原為明嘉靖年間大學士嚴訥讀書處,曾一度改名為虞山公園,后漸衰落而不存。常熟公園俗稱為新公園以示區別。舊時景點主要有中山廳、民眾教育館、北廊草堂、湖心亭、九曲橋、雙茆亭、挹秀山房、新亭、栗里、環翠小筑、飲綠軒等。至解放前夕,園景荒蕪已甚。 現此園倚山并沿城墻構筑,景觀隨地形起伏跌宕,建筑物錯落 ... 查看詳情

方塔公園

方塔公園,位于常熟古城區東,主景點崇教興福寺塔,原名崇教寶塔,俗名方塔。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常熟城內著名的旅游勝地,因園內有一南宋方塔崇教興福寺塔而得名。公園北部以水為主景,富有江南園林特色;中部為南宋方塔,南部則極具城市山林情趣。園內宋塔、宋井、古銀杏又譽為園景三絕。交通可乘公交101、103、2、6、120到方塔園下。門票25元,含園內博物館門票,但登塔需另購門票,票價10元。 查看詳情

維摩山莊

維摩山莊在虞山箬帽峰下,始建于宋隆興間,名石屋維摩庵。淳熙時賜“顯親資福禪院”額,明宣德間稱維摩寺。屢有興替,清乾隆間屈成霖建望海樓。1985年重修,易名維摩山莊。現山莊內外有:涌泉、葫蘆池、缽盂泉、金粟堂、望海樓、望巖、望湖亭、靜遠閣等勝跡,磴道通石屋澗。早春踏雪探梅、金秋品茗賞桂,衣袂留香。天朗氣清時,登望海樓,北覽江流似帶,巨輪吐煙,狼山歷歷在目。尤以旭日初升之際,云海蒼茫,霞光萬道,氣象萬千,誠為奇觀。門票10元。 查看詳情

寶巖生態觀光園

位于虞山南麓寶巖灣的蒼山翠谷之中,是虞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森林景觀最為豐富的自然生態園。占地109公頃。以大片天然針闊混交林(松、楓、竹林)為主,森林植物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共有89科309種。同時園內棲息著138種鳥類。建有果茶立體栽培園、果樹精品園、觀賞竹種園、楊梅品種園等森林植物生態園,配以福海池、寶巖苑、接福石、個個橋等景點。尤以10公頃楊梅綻紅露紫吸引游人紛至沓來,流連忘返,900多年來形成的“看楊梅,到寶巖”的民間習俗,經久不衰。山寶巖灣林木繁茂幽深之處,從前曾經有過一座相當規模的佛寺-寶巖寺,它最初名叫延福禪院,建于南朝梁天監年間(503—519年),距今已有近1500年歷史。這座佛 ... 查看詳情

拂水晴巖

又稱拂水巖,地處藏海寺前。有呈丁字形的“長橋”、“香花”兩橋飛架在山崖上,橋下兩崖中豁,形成陡直峻峭的深谷。每逢雨后,河水流瀉成懸瀑,若遇西南風,則水自倒卷而起,如萬斛珍珠凌空飄灑。即使晴日,在橋上仍有細雨蒙面之感,故稱“拂水晴巖”。屬虞山十八景中的著名景點。前人游此景題詩甚多,如明代沈冕《觀拂水》曰:“奔泉赴壑勢絕雄,萬古青天飛白虹。瑤花散落幾千斛,水簾倒拂迥崖風”。明代邑人張應遴,曾將諸詩人歌詠拂水晴巖的詩句比勝,道出此地景象之雄奇,其《虞山勝地記略》曰:“昔人競稱李世賢‘無云何處雨,灑面皆清寒’之句,而黃勉之‘云壁懸垂漢,風珠細拂霄’勝之,又沈啟南‘絕壁云扶將墜石,豁崖風勒下奔泉’尤膾炙人 ... 查看詳情

劍門

位于虞山之巔。其處峰巒險峻,懸崖凌空,氣勢雄渾,為虞山石景佳絕處。相傳吳王夫差在此試劍,將石一劍劈開,裂為石門。頂端有巨石三塊,稱“三沓石”,上石如舟,中石如幾,下石如斛,犬牙相交,架于縫間,欲墜未墜。兩壁巨石臨崖,直立如刀削。仰視天成一線,氣勢磅礴,蔚為壯觀;俯瞰幽谷深邃,怪石嶙峋,層巒疊嶂,故有“劍門奇石”之稱,為虞山十八景中最有名的一景。元代畫家黃公望常于此寫生作畫。峭壁之上多留名題字。有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鐫刻的“劍門”、“奇石”楷書在字;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知縣譚昌言去任時鐫刻的“去思石”三字;清康熙帝南巡時,華亭沈宗敬迎駕獻畫,得御書“煙嵐高曠”摩勒于此。另有范小谷書“ ... 查看詳情

蘆葦蕩

蘆葦蕩是沙家浜整個景區的核心。沙家浜處昆承湖南畔,這里水深土肥,盛產菰蘆魚蟹,昔時湖畔村民以捕撈為業。其湖面水域遼闊,湖蕩中菱荷相間,蘆葦密布,風光旖旎。抗日戰爭中,新四軍傷病員利用茂密蘆葦蕩的自然優勢,與日寇、敵偽軍巧妙周旋,贏得了斗爭的勝利。自1988年起,沙家浜政府開辟150畝蘆葦蕩作旅游景點,現面積1000余畝的沙家浜蘆葦蕩自然風景區設教育、運動休閑、水生植物觀賞、蘆葦蕩水上活動、農業觀光、民俗風情、等功能區,內有牌坊、碑亭、水榭、棧道、垂釣、水產養殖、農具展示、蘆葦迷宮、湖中島、紅石村茶社、農莊、春來茶館等數十個景點及游覽娛樂項目。水上活動和陸上蘆葦迷宮兩大區域,縱橫交錯的河港和茂密的 ... 查看詳情

秦坡澗

虞山東北坡多溪澗,有桃源、石屋、墜石、破龍、秦坡諸澗。其中秦坡澗最為壯觀。秦坡瀑布被列為虞山十八景之一。此澗離城約七里,出北門至三峰站,行山徑穿竹林及至。澗長百余米,呈層樓莊,越上越陡,澗內巨石怪石,累累直達山顛。雨后飛流湍激,搏擊澗石,聲如風雷,數里外能聽到其喧鳴聲。明代詩人倪巨《秦坡澗》詩曰:“雨后秦坡水,勢若天橫注。非風亦非雷,搖動山中樹”。明張應遴《虞山圣地記略》曰:“入秦坡行,鳥道盤行,叢簧灌木間,沈沈如雷鳴者皆澗聲也。”“澗中怪石蹲牙,俯仰奔突,匯亂流曲折下注,殆虞山最深秀之景。”澗上有相峙兩峰雄踞澗頭,澗東名“石城”,澗西名“石門”,在石城峰上俯視澗石,似萬馬從澗底奔來,氣勢特雄。 ... 查看詳情

小石洞

為虞山著名洞泉勝景,位于虞山西麓原白云犧寺內,該寺毀已久,先僅存山門。進山門數十步,便見此洞,稱“小石洞”。洞深三米多,上窄下寬,沿石級而下,地層左側石崖覆蓋如屋,可容十余人。唐陸廣微《吳地記》據傳說稱此為“太公呂望避紂之處”。洞底正中為泉池,碧水清澈,洞上之天云樹影皆入池中。池壁有“露珠泉”、“天下名泉”醒目石刻。泉從石隙溢落如珠,入池琤琮可聞。泉水甘冽,為烹茗上品。洞口有明代藤溪草堂所遺紫藤一株,主干胸徑0.25米,高約10米,根圍一抱,分為數珠,盤根虬枝,盤纏向上升攀。由于洞勢深邃,加以洞頂古藤覆蓋,洞內冬暖夏涼,氣溫宜人,游人至此,如入仙境。相關知識:此石洞所處之白云棲寺,據方志載,初時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