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2 历经十五载,2000多年前的青铜交龙纹鑑获得重生
一尊历经15年修复过程的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青铜器——交龙纹鑑,20日在上海博物馆展露真容。这一文物修复项目有望在今年底前完成,届时该器物将以以完整的面貌与观众见面。
青铜鑑流行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为当时使用的一种容器,多用来储水、储冰或洗澡。此次进行修复的大型青铜器“交龙纹鑑”,高45厘米、口径79厘米、底径39厘米、表面装饰着复杂龙形图案的交龙纹鑑,由上海博物馆前馆长马承源十几年前从香港文物市场觅得。. 上海博物馆于上世纪50年代建立文物修复室,半个多世纪以来形成了一支师承有序,代代有传人,锐意进取的青铜器修复研究队伍,青铜器修复技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目前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修复研究室共有4位修复人员。
1,竹镂文心——竹刻艺术特展
展览时间:2012年5月1日——7月1日
地点:二楼第二展厅
竹刻是中国文人艺术与民间雕刻工艺相互交融的结晶, 为我国独有的一门特种雕刻艺术,今天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明清时期,在许多文人和书画家的广泛参与下,中国竹刻达到了鼎盛时期。上海与竹刻艺术有着深切的联系:始于明代后期的嘉定派竹刻,是历史上递衍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雕刻艺术流派,对同时期各类雕刻工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代的海派竹刻,则是既往竹刻艺术史上最后的高峰。
2,金玉华年——陕西韩城出土周代芮国文物珍品展
展览日期:展览时间:2012年5月9日——8月12日
地点:一楼第一展厅
作为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韩城市人民政府、上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金玉璀璨忆华年——陕西韩城出土周代芮国文物珍品展”将于2012年5月至8月在上海博物馆隆重举行。
韩城梁带村周代芮国墓地的发现,是近年来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该墓地规模巨大且等级较高,现已发现两周墓葬1300余座、车马坑64座,其中诸侯級大墓7座。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金器、玉器、象牙器、漆木器等随葬物品。其中包括象征诸侯身份的七鼎六簋,首次发现的金鞘玉剑、目前发现的最为复杂的两周玉握、时代最早的青铜錞于等。极为难得的是,梁带村墓葬大部分未遭人为盗扰,各种遗迹、遗物保存较为完整,对研究芮国历史地理及周代封国制度、器用制度、丧葬制度等具有重大价值。梁带村遗址于2005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于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法贝热珠宝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2年9月29日——2013年1月3日
地点:二楼第二展厅
19与20世纪之交的俄罗斯帝国步入了暮年,在最后的辉煌中孕育着变革与巅峰。
彼得.卡尔.法贝热(1846-1920)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珠宝艺术大师,继承了其父古斯塔夫?法贝热的产业与技艺。法贝热家族在莫斯科、圣彼得堡、敖德萨、基辅等地拥有多家珠宝作坊与珠宝店,因作品工艺精美、质地优良而广受达官贵人欢迎。法贝热作为御用珠宝匠,自1885年首次为亚历山大三世制作彩蛋伊始,每年都要为沙皇家族制作富有创造性的、别具一格的复活节彩蛋。
4,元代青花瓷器特展
展览时间:2012年10月19日——2013年1月15日(10月18日开幕)
地点:一楼第一展厅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元代青花瓷器研究肇兴,以后逐渐形成规模。50年来,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研究成果斐然。近几年来,元青花又为收藏鉴赏界火热追捧,其中有不少鱼目混珠者。上海博物馆筹备举办一个以元代青花瓷器为主题的展览已经多年,希望通过展览和研讨,全面展示元代青花瓷器,总结和促进研究。2012年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之际,这个展览在多方支持和努力下终于将于10月下旬正式与观众见面,并举办相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5,美国藏中国古代绘画珍品展
展览时间:2012年11月3日——2013年1月3日
地点:三楼中国书画馆
“美国藏中国古代绘画珍品展”是上海博物馆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馆合作举办的一个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经典的精彩华章。本次大展经过三年多的精心筹划,终于即将揭开幢幕,这是上海博物馆继2002年举办“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2005年举办“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展”、2010年举办“千年丹青:日本、中国藏唐宋元绘画珍品展”之后,又一次中国古代绘画珍品的大荟萃、大检阅、大展示。展览预计将有近六十件珍藏在美国的宋元绘画稀珍汇集我馆,展示中华古代文明的光辉,以经典的力量呼唤文化的传承。
6,捐赠铜镜展
展览时间:2012年11月16日——2013年1月20日(11月15日开幕)
地点:四楼第三展厅
罗伊德·扣岑先生是美国洛杉矶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慈善家,露得清公司前总裁。他的主要收藏品是古代纺织品,以及中国古代铜镜,同时他也收藏日本竹质编织品、儿童书籍、当代编织品、当代日本陶器。扣岑先生还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建立了扣岑考古学研究所,是美国研究和教授中国考古学的重要机构。
扣岑先生希望他的收藏,能使更多的研究者、艺术家和其他艺术爱好者能共同欣赏到这些独特的艺术品。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扣岑先生将他的部分艺术品和书籍收藏捐赠给了新墨西哥州圣塔非国际民俗艺术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普林斯顿大学,以及威斯康辛州拉辛艺术博物馆。扣岑夫妇曾于几年前参观过上海博物馆,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从此,扣岑先生就希望将自己收藏的中国古代铜镜捐赠给上海博物馆,他认为上海博物馆是其所藏铜镜最理想的家,在这里才有可能让更多希望了解中国古代铜镜艺术的人看到这些铜镜。而且他认为主动将这些铜镜归还到它们的祖国,是对中国保护其文化遗产努力最大的支持,也是对中美两国实施保护文物双边协定的认同。
扣岑先生捐赠的铜镜,表现出其独到的收藏风格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