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来历
隋朝燕王府,北平王罗艺之帅府”就在这里,至今仍有帅府园之称。罗艺是《隋唐演义》小说中罗成的父亲,唐高宗封罗艺为燕王,总管幽州,在此建有燕王府。 至明代,随着紫 禁城的兴建,不少达官贵人在此修建王府,所以据《明成祖实录》载,这里被称十王府、王府街,民国时期,帝王时代结束,百姓渐渐淡忘了这些,在当时,百姓最主要的看重是吃喝住行,那时候的北京,老百姓打不起井,一般的井打出的水都是苦涩的,只能用做洗衣服、蒸饭,而饮用水都是去买,在电视上我们也经常看到推着水车卖水的人,其实卖的水也不过是相比之下苦涩味道淡一些而已,而王府街旁西侧有一口远近闻名的优质甜水井,名为甜水,其实就是无色无味,相对来说,王府井的地名也就因此而得。
牌匾
2010年9月6日,“王府井”的新牌匾将挂在北京饭店二期新楼南墙。原来的“王府井”牌匾于1999年9月亮
相,在王府井步行街具有标志性作用。旧匾悬挂于女子百货南墙。2007年,女子百货拆迁改建,旧匾被取下。
2010年9月5日晚6时,一块6米多高的紫铜牌匾镶于王府井大街南口北京饭店二期新楼的墙壁上。铜匾上的浮雕呈现出“中国照相馆、百货大楼等老字号商铺昔日热闹的景象。北京饭店二期新楼的南墙旁还矗立起近七八层楼高的脚手架,据称是为安装铜匾搭建的。
“王府井”三字改为纵向排列
据现场工人介绍,新牌匾上的“王府井”三个字将纵向排列,与原来的横向牌匾略有不同。王府井建管办的相关负责人说,新建成的北京饭店二期无法放置原‘王府井’牌匾。于是,根据现场空间对牌匾进行重新设计制作,虽然在排列上有所变化,但仍保留了传统老字号等原有牌匾的元素。”
重新制作的牌匾画面表现内容不变,设计沿用原有元素、符号等素材,使用原有紫铜加工材料,运用原有加工工艺,调整原金属字镀钛工艺为贴金工艺。牌匾利用浮雕与传统牌匾结合的手法,将东安市场、全聚德、盛锡福、百货大楼、工美大厦、中国照相馆等十二家老字号经营的场景以浮雕的形式立体呈现在牌匾上,体现“金街”特有的北京韵味。
未来规划
东城区发布“十二五”时期王府井商业区发展规划显示,到2015年,王府井再添七个大型商业建筑,每隔二三百米即可见到一座大型购物中心,打造三大餐饮区;建设两大观景广场,同时每隔250米设置一个小型广场,开发“海陆空”全立体交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