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唐玄宗泰陵

唐玄宗泰陵位于渭南蒲城縣東北十五公里處五龍山余脈金粟山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泰陵以山為陵,山腹中建造墓室,四周繞陵筑墻。唐玄宗泰陵陵園寬廣遼闊,其布局似京師長安,分內外兩城,內城四面各開一門,分別為青龍門(又名東華門)、白虎門(又名西華門)、朱雀門、玄武門。墻四角建有角闕。陵內還建有獻殿、下宮、闕樓及陵署等。由于多年來戰火不斷,陵園地面建筑現已蕩然無存,只留下一些石刻和畢秋帆親筆題書的“唐元宗泰陵”石碑一通(“元”即“玄”,避康熙玄燁諱)。門票10元 查看詳情

甜水溝遺址

甜水溝遺址位于渭南大荔縣段家鄉解放村東的甜水溝內,為舊石器時代遺址。甜水溝遺址內發現有早期人類頭骨化石,命名為“大荔人”,時代為距今20萬年左右。已發現石制品800多件,主要是形體較小的石片石器,有刮削器、尖狀器、石錐與雕刻器等。還有古菱齒象、三門馬與犀牛等多種哺乳動物化石發現。 查看詳情

潼關

潼關位于現在的渭南潼關縣港口鎮,地處關中平原東部,雄踞秦、晉、豫三省要沖之地,是我國古代著名關隘之一。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岳。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過去人們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比擬這里形勢的隆要。東漢末年,曹操與馬超在潼關大戰,潼關之名始見于史。杜甫游此后也有“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萬古用一夫”的詩句。歷代各朝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都在這里駐屯重兵,設關把守。現在的潼關,經宋、明以來多次修茸,保存尚好。西門有明代建筑的 ... 查看詳情

渭南鼓樓

渭南鼓樓位于渭南老城內今軍分區。渭南鼓樓始建于隋大業九年(公元613年),明清年間均有重建及維修。解放后渭南鼓樓又經整修,樓內陳列有渭南的出土文物。鼓樓系城門重樓式建筑,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房頂,周圍有庭柱,上層為3間樓閣。磚臺下南北向有門洞長5丈,上額“渭南縣”,兩則刻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門洞背面上額刻有“具瞻”二字。 查看詳情

蘊空禪院

蘊空禪院位于華縣大明鄉政府西南3公里的蘊空山北麓,相傳其始建于東漢,舊名“云寂寺”。蘊空禪院在明清時期規模宏大,時至晚清而衰敗,現禪院僅存大殿3間,內供釋迦主尊及文殊、普賢二菩薩。禪院南端有一仿木樓閣式宋塔,再南又有普乾和尚寶塔。蘊空禪院久負盛名,主要原因在于寺內的“懸棺”。懸棺的來歷有一段傳奇:傳說普乾禪師昌明是明崇禎皇帝的四太子,自明滅后,全家惟他一人幸存。于是他潛身佛門,周游到此,修身待機。他素有“生不做清臣,死不沾清土”的誓愿,故亡魂歸天之后,其弟子們便按師父的遺囑,選定風水墓地將其棺材用鐵索懸在精心構筑的大墓中,且四周不著土,最后惟留墓門收頂密封,以此為葬。心誠的弟子們為了師父之靈早歸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