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般若谷

般若谷始建于2001年2月,原為明代采石場。景點布局絕妙,喻意深刻,是當代新景點的典范之作,有“江南敦煌”、“地下佛國”之美譽。般若(bore),系梵文音譯,即大智大慧,景名“般若谷”為賀敬之所題。漢白玉經幢高9米,柱上鐫刻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正前方一飛瀑從天而降,落差約為50米,共分七級,“七級”之數正好與佛語“七級浮屠”相合。景點內有佛祖釋迦牟尼的出生像。腳踩蓮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寓意“天地之間,唯我獨尊”。釋迦牟尼出生像象征了佛教的起源。右邊是釋迦牟尼在菩堤樹下成道的線雕圖案,成道像象征了佛教在印度的發展。沿臺階往上走,巖壑陡壁,喻意佛教文化傳到我國傳布者經歷的拔山涉水之艱苦。經過第二級 ... 查看詳情

城隍廟

城隍廟,原在新昌縣城西門內,今文化館所在地。南宋《嘉泰會稽志》載,城隍廟“在縣西一百步”,是一座坐北朝南臨街縱深三進的廟宇。1986年底因西街擴建遷至千佛巖。現在的城隍廟,硬山頂,南北軸線上有三進,即門廊戲臺、正殿、后殿。城隍廟戲臺:舊為酬神演戲之所,是明成化時的原物,江南已不多見,1963年已公布為縣文物保護單位。清中期每年主持酬神演戲活動,三四十年代,女子越劇興起。早期女子越劇演員筱丹桂、越瑞花、王杏花、施銀花、姚水娟等曾在此登臺獻藝。建國初期,城隍廟戲臺,一度成為新昌戲劇文化活動的中心。1952年2月,華東實驗越劇團演員呂瑞英、金彩鳳等曾在此登臺演出《梁山伯與祝英臺》。城隍廟正殿:(原城隍 ... 查看詳情

大悲院

大悲院(觀音閣)建自1998年,1999年告竣。由大悲閣、華藏世界、明心樓、祖師堂、念佛堂組成。主殿大悲閣,建筑巍峨精美,其造型體現了觀音莊嚴中帶秀氣,親切中蘊穩重,達到莊嚴與生動的和諧,宏偉與精巧的統一。二層五開間,通面寬18.87米,通進深16.83米,高20.84米,建筑面積961平方米。下層殿中供奉自在觀音像,立于覆蓮座之上,高7.5米;上層供奉千手千眼觀音及其32應身像。千手觀音,實為42手,中央兩手合掌致意,其余40手各執一法器,手心繪一眼,每手據說有25種功用,合千手千眼,寓言觀世音悲愿宏深,接物利生,隨機應觀,歷來為善男信女所喜愛。大悲閣前南首有“華藏世界”,供毗盧觀音,四壁裝鏡 ... 查看詳情

大佛寺

“僧過不知山隱寺,客來方見洞開天”,聞名海內外的石城古剎-大佛寺,深藏于南明山峽谷中。其間山青谷翠,巖險石奇,曲洞四環,池明如鏡,修篁夾道,古木參天,景色宜人。東晉永和初(公元345年)高僧曇光始來石城,不畏蛇虎,坐禪半山石室,首創隱岳寺(即為大佛寺前身)。寺內以“江南第一大佛”-石雕彌勒像著稱。系南朝齊梁年間(公元486--516)鑿成。另有晉代高僧支遁墓,開山祖師曇光尊者舍利塔,佛教天臺宗創始人智者大師紀念塔,龕外大殿,新大雄寶殿,放生池,大悲院及出自歷代名家手筆的眾多摩崖石刻、碑匾、楹聯與唐宋以來許多名流學士題詠的詩文數百首。趙樸初、蘇淵雷、日本松浦友久教授,都留下了足跡與墨寶。交通新昌縣 ... 查看詳情

江南第一大佛

“江南第一大佛”是大佛寺內人文景觀中的精華,鐫造于南朝齊梁年間(486—516),僧護、僧俶、僧祐三代僧人相繼雕鑿,歷時三十年建成。“江南第一大佛”石彌勒像佛座高1.91米,佛身高13.74米,頭高4.87米,耳長2.8米,口寬1.28米,兩膝相距10.6米。佛像秀骨清相,額部寬廣,鼻梁高隆,眉眼細長,方頤薄唇,兩耳垂肩,雕刻精細,線條飄逸流暢,氣度嫻雅,表達了佛陀沉靜、智慧、堅定、超脫的內心世界,仔細觀瞻,可使人悚心靜慮,意境深沉。佛像各部份的比例運用了透視原理,頭部特意放大,使觀瞻者仰望佛陀面容時能接受啟示,進行洗禮,但又要把握好放大的分寸,毫無比例失調之感,這在1500年前就處理得這么好是 ... 查看詳情

龕外大殿

原建于唐開元年間,唐會昌五年(845)建立樓閣,五代重修,名“瑞像寺”、大中祥符元年(1008)賜名為“寶相寺”、至明永樂九年(1411)重建佛閣三層五楹,取名“毗盧閣”,萬歷廿九年(1601)建無梁橋,現在的五層五楹為光緒十九年(1893)重建。大殿1981年大修,增塑文殊、普賢,重塑十八羅漢,主體建筑改為五層七楹,依崖而建,歇山頂,飛檐翹角,逐層退進成塔形,外觀雄偉壯麗而又精巧穩重。“逍遙樓”匾額為唐顏真卿手書;“大雄寶殿”為清俞樾書,殿內楹聯“理哲家言同源西圣、華嚴法界現象南明”為蔡元培書。 查看詳情

南巖寺景區

南巖寺景區位于離縣城西7公里南巖山,南巖山山巖地殼,因為千百年的風剝雨蝕,大洞小洞奇洞怪洞成自然造化,吸引不少游客。山上南巖寺為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批準的正式開放寺,創建于東晉永和年間,唐宋時僧眾曾達八百,清光緒重建。南巖寺寺院鄰近有任公子釣臺,化云洞、乳香洞、月光洞、玉女磯、滴水洞等眾多洞穴景觀。 查看詳情

千佛院

千佛院的前身是元化寺,為高僧于法蘭、于法開師徒所建立,是與江南第一大佛同時代修筑的又一處石窟。元化寺到齊永明三年(公元485年)開始開石窟,造千佛。比僧護到石城還早一年。石窟成后改寺為千佛院,會昌年間毀。后晉開運三年(公元946年)重建。宋大中祥符改七寶院,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復名千佛院。千佛院處于半山茂林修竹之中,南向臨崖,內有相通的大小兩窟。大窟石壁東四西六分為10區,每區10×11格,每格一佛,中間九格合為一大格,雕一較大佛像。每區104尊佛像,10區共1040尊。兩旁有護衛菩薩兩尊,立于覆蓮座上,雖曾作外敷改形,但今已剝落,原形重現。寶繒垂肩,披帛交于胸復之際,也有褒衣博帶的, ... 查看詳情

新大雄寶殿

新大雄寶殿,是原寺院方丈悟道和香港黃根祥居士共同發起建造,于1994年完工。大殿坐北朝南,七開間,面寬29.7米,進深19.8米,高23.32米,總建筑面積785平方米。混凝土仿木結構。重檐歇山頂,龍吻正脊,中置寶鏡。四面回廊,西坑石圍欄。恢宏壯麗,氣勢不凡,為寺院最大的佛殿。殿內居中供奉三世佛,須彌座高1.9米,佛像坐蓮臺之上(臺高2.2米),佛身高5米,結跏趺坐,作禪定印,中為釋迦牟尼佛,中土娑婆世界教主,救度無數眾生;東側為藥師琉璃光如來,東方凈土琉璃世界教主;西側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教主。背面有千手觀音立像。兩側張掛觀音84“大悲法相”化身圖。殿內五副楹聯,均出自名家手筆,如程思遠,上 ... 查看詳情

真君殿

真君殿明時稱石真人廟,位于沃洲山之陽,前臨明湖。祀抗金名將宗澤。清光緒三十年(1904)捐資重建,耗資三萬余金,歷四年竣工,殿堂五十余楹,構筑精致,氣度恢宏,是一座佛道合揉的廟宇建筑。近幾年,對真君殿內的戲臺、中殿等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修復,又建成六十甲子殿、財神殿、千佛殿、夫人殿、觀音殿,更加豐富了真君殿的內涵。殿內有赤面嚴顏的真君石像,每年農歷十月十五舉行廟會。屆時民間文藝、會班、娛神、旗、炮、儀仗、布龍、舞獅、抬閣、翻船、十番、鼓亭、回頭拜、蓮子行、三十六行、高蹺、方旗等應有盡有,熱鬧非凡。迎神賽會每五年一大賽,鄰縣天臺、奉化、義烏也有“會班”前來參加,與會者常達數萬人,為浙東罕見。大殿: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