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天氣預報

8 ~ 21℃
小雨轉晴
北風3-4級
查看天氣詳情
亳州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東西觀稼臺

觀稼臺,亳州有兩座,東觀稼臺和西觀稼臺。東觀稼臺位于市區東臺路中段路北,西觀稼臺位于市區仙源路中段路北。觀稼臺是曹操當年在家鄉推行屯田制時所建遺跡。他曾在觀稼臺上親自督耕觀種。現東西觀稼臺均為亳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曹操在統一北方的戰爭中,為了解決糧食問題,采納了部下建議,在建安元年(196)迎先帝許都不久,宣布實行屯田,為將“修耕植以蓄軍資”的方針落到實處,決定在亳州城外修筑東西兩座觀稼臺,并親自登臺以觀禾稼長勢,以起到督率軍民屯田的作用。觀稼臺,地處平曠之中,面向廣闊農田,憑臺觀看阡陌交織,河川水流,盡收眼底。宋以前兩臺上均建有寺廟,明成化元年(1465),東觀稼臺原寺遺址上建大燕寺。明成化 ... 查看詳情

扶陽故城

位于渦陽縣張老家鄉。《元和郡縣志》和《太平寰宇記》載,扶陽故城在城父縣東北36里,系西漢建立的縣城,屬沛郡。西漢宣帝本始3年(公元前71),封韋賢于此(扶陽侯)。此城在老子故里太清宮西北之古福寧鎮附近。是渦陽境內最古老的一座故城。 查看詳情

輝山烈士陵園

又稱輝山烈士公墓,位于渦陽縣曹市鎮輝山之巔。為悼念新四軍第四師第十一旅渦北抗日殉國的300余名烈士而建。該陵園于1945年建。正面是牌坊式大門。上有毛澤東題詞“死難烈士萬歲”,兩側有朱德和渦陽縣的題匾。陵園中央,矗立著一座15米高的紀念塔,上刻:“新四軍第四師第十一旅渦北抗戰殉國烈士紀念塔”21個大字。塔座為五星形公墓。墓前石碑刻310名烈士名錄。陵園內有彭雪楓傳略和碑文、挽聯多幅。園內植松柏、梧桐多棵。現已成為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士名錄。陵園內有彭雪楓傳略和碑文、挽聯多幅。園內植松柏、梧桐多棵。現已成為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查看詳情

嵇康墓

又稱嵇中散墓,位于安徽省渦陽縣石弓鎮嵇山南麓(原屬濉溪之臨渙)。是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的墓地。渦陽建縣前屬宿州。清嘉慶10年(1805),宿州知州李清玉《重修嵇康墓》碑文中說:“宿州西百二十里有中散大夫嵇叔夜(字康)墓載在州乘”。其墓依山鑿石而建,巨石封門,上覆山土,墓在山腹中,外表與山一體。現墓洞已被發現,但墓內被盜一空,只有空墓尚存。嵇康,字叔夜。“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三國時魏末文學家,思想家與音樂家,魏晉玄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善于音律。創作有《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合稱“嵇氏四弄”,與東漢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隋煬帝曾把“九弄”作為科舉取士的條件之一。其留下的“廣 ... 查看詳情

利辛縣烈士陵園

原名路集烈士紀念碑,位于利辛縣路集。這里埋葬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為國捐軀的祝聚民等七位烈士的遺骨。1984年縣人民政府出資興建,2003年12月縣人民政府出資重修擴建并命名為利辛縣烈士陵園。整個陵園長110米,寬90米,紀念碑高10米,氣勢恢宏,古樸莊重,依“山”傍水,松柏掩翠,滿園馨香。既有陵園之凝重肅穆,又有園林之秀麗清新,集瞻仰、游覽兩種功能于一體。原安徽省委副書記、省人大主任王光宇為紀念碑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原省人大副主任鄭銳為陵園題寫了園名。是利辛縣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查看詳情

劉家集烈士陵園

位于利辛縣劉家集,陵園占地面積3600平方米。碑祭后邊南北五排,每排東西5座,共計25座烈士墓葬。1948年5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豫皖蘇區十一團(曾用龍山部隊代號),分析敵情后,按照六分區電令北返,打擊敵新編七十四師,配合華野大軍即將開始的豫東戰役。途中暫住劉家集鎮劉染、戴莊、張莊、徐莊一帶。國民黨新編七十四師駐望疃董集踞點1200余人,向我駐地搜索進犯。蘇區十一團團首長觀察敵情后,立即命令部隊從三面阻擊敵人。經過一白天的激戰,終以取得勝利。為紀念在戰斗中犧牲的革命烈士,1983年利辛縣人民政府于劉家集南頭建一烈士陵園。由于陵園占地面積較小,已不適應形勢發展需要,1999年利辛縣政府決定將陵 ... 查看詳情

劉廷墓

位于利辛縣張村鎮白廟村,墓冢高大,面積約300平方米。劉廷,字省吾,南昌人,明萬歷初都督劉顯之子。隨父出征,身歷百戰,作戰勇敢,因功由守備升至總兵。明萬歷47年(1619),與清兵大戰于阿而里達崗,因地勢不熟,遭清軍夾擊陣亡,劉廷死,舉朝大悚,天啟初贈少保。劉廷因何葬于此地,現無從考證。 查看詳情

孟表墓

位于蒙城縣芡河南岸。孟表,字武達,濟北蛇邱人。北魏時任南兗州知州,又晉封為譙縣侯,在鎮守渦陽(今蒙城)時,齊國派兵前來圍攻60余天,雖城中糧盡,但孟表仍率兵民死守,后北魏派鎮南將軍王肅領兵來救,城圍始解。魏孝文帝嘉孟表守城有功,封他為汶陽伯。死后葬于蒙城。 查看詳情

明王臺

明王臺,位于亳州市譙城區大有街花井崖北側,是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小明王韓林兒(參見《名人》小明王)稱帝即位的宮殿遺址。當時興建的宮殿早廢,僅存180多平方米的臺基,被人們稱為“明王臺”。1981年9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查看詳情

南京巷錢莊

位于亳州市北關南京巷19號,是以貨幣為經營對象的民間金融機構舊址,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亳州自古為一大商埠,明清以來,金融業更趨繁榮。隨著經濟和對外貿易的發展,商賈云集,商會林立。到清末民初,全城大小錢莊有33家,南京巷錢莊建于清道光年間,清未平遙“日升昌”票號的分號,經營范圍主要包括:存款、放款、貨幣兌換、發行與兌換錢票、銀票。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亳州城內原有的錢莊舊址,絕大多數被拆除改建,僅有南京巷錢莊,保存較為完整,作為錢莊博物館,對外開放。南京巷錢莊,為面闊3間的三進四合院,存有門廳、正廳、后廳、柜房、賬房、掌柜房、灶房等建筑30余間,建筑風格中西合璧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