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天氣預報

24 ~ 32℃
中雨轉大雨
3-4級轉<3級
查看天氣詳情
肇慶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鼎湖山

門票鼎湖山東區即旅游開放區大門票60元/人。鼎湖山西區即核心自然保護區不對外開放,憑中科院開具的證明方可進內。附注:星湖風景名勝區套票(包含鼎湖山、七星巖兩大景區)110元。景區內部有電瓶車,15元/人,可搭乘由大門至寶鼎園、蝴蝶谷、慶云寺三處景點,并返回大門,并可以分段乘坐。進入蝴蝶谷可選擇游船或徒步穿越兩項活動,每項門票25元。蝴蝶谷游覽項目出口在寶鼎園。 查看詳情

七星巖

七星巖景區還有廣東罕見的龐大石刻群,保存著唐代以來的石刻489題(七星巖摩崖石刻),具有重要藝術價值和科研價值。位于七星巖東面的仙女湖風景優美,每當太陽西下的時候可以觀賞到臥佛吞日的自然奇觀;七星湖與仙女巖之間的湖面上建有東方禪林,在這里游客可以領略到禪趣。七星巖在1982年成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近年來,七星巖景區增加了許多新的景點,如牌坊文化廣場,每當夜幕降臨,霓虹閃耀,游人如鯽,全國目前最大的露天音樂噴泉啟動之時,七星巖牌坊廣場更顯得壯觀,每逢周末或節假日,這里還可以欣賞一臺臺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真是令人如醉如癡。位于星巖東面的仙女湖,每當太陽西下,還可以觀賞到天 ... 查看詳情

肇慶市博物館

肇慶市博物館是肇慶城區一所綜合性博物館,建于1978年,現與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合署辦公。占地面積8100平方米,常設展有《館藏文物陳列》、《端硯春秋》陳列和《鐵軍獨立一雄團》陳列。《館藏文物陳列》所展出的陳列品是館藏陶瓷和書畫文物中的一部分。《端硯春秋》陳列,介紹了端硯自初唐問世以來的演變及其發展歷史概貌,著重地介紹了端硯的硯砊與礦床地質,端硯的形制與石品花紋,以及歷代端硯雕刻工藝的發展軌跡。陳列實物以100多方歷代古端硯為基礎,同時展出肇慶當代制硯名家、收藏家和硯廠、硯坊的端硯精品100多方。通過古今端硯的生動組合,輔以模型、雕塑、場景、繪畫等形式,把已逾千年的文房瑰寶端硯的獨特風采,直 ... 查看詳情

白沙龍母廟

白沙龍母廟在端州區西郊龜頂山東側,南臨西江,建于明萬歷十五年(1587年)。該廟現僅存牌坊、龍母亭及大殿的一部分,肇慶八景中的“龜頂松蔭”和“白沙夜月”離廟不遠。龍母亭建筑面積28平方米,藍色琉璃瓦歇山頂,柱上刻有“書賜龍章恩承上國;碑銘母德澤沛神州”的對聯;大殿僅存東廂,殘存面積56平方米。該廟1984年被列為肇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查看詳情

梅庵

位于肇慶市城西的梅庵崗上。相傳唐代佛教禪宗六祖惠能路經肇慶時曾在崗上親手插梅。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智遠和尚為紀念先祖,在惠能插梅處建庵,取名梅庵。明《梅庵舍田記》說建于五代。明、清、民國曾多次修葺;1978年又重修。主體建筑現存山門、大雄寶殿和祖師殿三大部分,建筑面積641平方米,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山門,為磚木結構的清代建筑,硬山頂,面寬三間,兩邊設耳房,前設凹門廊,后設檐廊,山墻承托桁條。大雄寶殿,是梅庵最為重要的建筑,位于山門之后,比殿前天井高出0.85米。面寬五間,進深三間,面積169平方米。原建時應為四柱三間,單檐歇山頂,后兩邊增加山墻,改成硬山頂,四柱五間。但山墻與梁架無發生 ... 查看詳情

慶云寺

慶云寺創建于明末崇禎年間(1633年-1636年)。寺四周峰巒環抱,如蓮花瓣,因此慶云寺又稱蓮花庵。清朝順治初年,增修殿宇,擴大規模。至清末有僧眾800人,成為肇慶第一大寺。韶關南華寺、潮州開光寺、廣州光孝寺并稱為嶺南四大名剎。 慶云寺依山而建,殿宇重重,樓堂深邃,建筑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大雄寶殿是主體建筑,琉璃瓦面,魚珠脊頂,彩釉生動,十分莊嚴雄偉。殿內供奉釋迦牟尼、阿彌陀、彌勒三尊佛像,金身閃爍,神態莊嚴。鐘樓上懸一口高約1.5米,直徑1.2米的大銅鐘,為清代咸豐年間鑄造,上鑄有各種花紋及佛教咒語。每日清晨僧人擊之,聲如雷震,山鳴谷應,余音久久不息。寺內還有一鐵鑄“千人鍋”,為清乾隆十 ... 查看詳情

龍母祖廟

龍母祖廟位于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悅城鎮水口,現在的龍母廟,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是磚、木、石結構,建有石級碼頭、石牌坊、山門、香亭、正殿、兩廡、妝樓、行宮,廟側有龍母墳、碑亭、觀音。傳說龍母姓溫,秦時人,自少能預知禍福,且樂善好助,人稱神女。一天,溫氏在西江邊洗衣時偶拾到一大卵,孵出五只小動物,能為溫氏捕魚。長大后五物竟變成頭角崢嶸、身皆鱗甲的五條真龍。溫氏讓他們施云播雨,保境安民。人們便稱溫氏為龍母。后來龍母仙逝,五龍悲痛欲絕,化作五秀才,將龍母葬于北岸的珠山下。后人感于五龍的孝心,就此建廟,名曰“孝通廟”。龍母曾得到歷代皇帝的冊封,現在廟中還完整地保存著明代開國皇帝的洪武詔書碑。龍母祖廟精湛的建 ... 查看詳情

三元塔

三元塔位于德慶縣城東南面的白沙山上,建于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塔呈八角形,高九層,厚三米,塔身磚砌。八尊石雕的托塔力士分布在塔腳八個方位,神態威嚴。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塔的幾何線條都十分勻稱。塔的內部結構嚴密,外部批蕩十分講究。三元塔以“永新不舊”的特色聞名于世,傳說批蕩塔身時,工匠按照“永新不舊”的嚴格要求,選用的材料不是一般的土砂灰漿,而是名貴的朱砂灰漿,先后用了九百九十九斤九兩朱砂,因此外觀歷久仍新,光彩照人。建筑特點:奇:歷經400多年風雨,色艷如新,“金”身不老,塔身用了銀珠灰批蕩,故有“只新不舊”之美譽,是中國四大奇塔之一。特:該塔特別之處是巧妙地運用了《周易》中的陰陽學說、 ... 查看詳情

城東清真寺

城東清真寺在端州區水師營路,是市內現存的年代較早的伊斯蘭教清真寺之一,始建年代不詳,根據寺內所存的“乾隆重修清真寺碑記”記載,該寺“創自唐宋”,但另有一說始建于明代,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間曾多次修葺、擴建。寺內面積寬闊,今僅存禮拜殿,殿內不設偶像,空無一物,體現出伊斯蘭教的特色。寺內大部分場地已辟作校舍。1991年夏,因禮拜殿嚴重殘破傾危,全部拆除重建。 查看詳情

城西清真寺

在端州區康樂中路,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占地面積1285.2平方米,寺內有禮拜殿、兩廊房舍等建筑,禮拜殿前檐石柱陰刻楷書檻聯“勤念禮課齋,七日一朝須敬畏;守忠存仁義,六行三物貴真誠”。殿內有四根石柱上刻著《古蘭經》。 1983年,因寺內建筑物嚴重傾危,遂重建阿拉伯式建筑,1984年9月竣工。寺由禮拜殿、經堂、兩廊、浴室、辦公室、阿訇宿舍、廚房、停生閣等建筑群組成。主體建筑禮拜殿面積為434.8平方米,頂部是白色圓形尖塔式頂。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