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天氣預報

9 ~ 24℃
北風4-5級
查看天氣詳情
銀川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納家戶清真寺

納家戶清真寺是歷史悠久、規模較大的一處禮拜活動場所。早在明清時期,這里就是聞名遐邇的回族村莊。據《陜西通志》記載,當地納姓回民是元代名宦賽典赤瞻思丁的長子納速拉丁的后裔。這座清真寺占地三十多畝,呈長方形,有門樓、禮拜大殿、廂房和沐浴室等組成。殿堂內寬敞宏大,殿前有兩株大槐樹,每逢禮拜時辰則由阿訇在門樓上敲打木頭梆子,呼喚村內穆斯林前來履行宗教功課,其聲其景,常使賓客們感到肅穆異常。坐落在寧夏永寧縣,位于縣城西的回族納家戶街心,是一座傳統的漢式建筑寺院,也是寧夏歷史悠久、規模較大的清真寺之一。寺院坐西朝東,呈長方形,由門樓、禮拜大殿、廂房、沐浴室組成,寺院寧靜肅穆,大殿寬敞宏大,可容千人同時作禮拜 ... 查看詳情

拜寺口雙塔

雙塔東西對峙,相距約百米,皆為八面十三層樓閣式磚塔。兩塔直起平地,沒有基座,底層較高,平素無飾,正南辟券門,可進入厚壁空心筒狀塔窒。東塔總高約39米,塔身呈錐體。每層巾疊澀棱角牙和疊澀磚構成腰檐,腰檐外挑。塔頂上砌八角形平座,平座中間為一網形剎座,上承“十三天”寶剎。二層以上,每層每面都貼有彩塑獸面兩個,左右并列,怒目圓睜,獠牙外露,十分威猛。獸面口銜彩繪紅色連珠。獸面之間,是彩繪云托日月圖案。塔壁轉角處裝飾彩塑寶珠火焰。西塔總高約36米,塔體比例協調,比東塔較為粗壯。二層以上由數層疊澀棱角牙和疊澀磚構成腰檐,腰上砌成平座,外檐飾以圓形獸頭構件。塔頂上承八角形剎座,剎座檐下,飾以并排彩繪蓮瓣。轉 ... 查看詳情

多寶塔

塔身底層東面辟有券門,門高1.3米,寬0.65米。部分塔層開設券形門窗。塔層之間,以疊澀磚和菱角牙于出檐,每層磚檐的轉角處原懸風鈴。塔頂剎座呈八角形,每面正中開一佛龕,龕內置佛像一尊。剎座上承托寶珠式剎身,其上為巨大的桃形攢尖式塔剎。塔室采用厚壁空心式木板樓層結構,內徑約2米,原有木梯可以盤旋登至塔頂。塔始建年代未詳,據塔上風鈴銘文可知,塔至遲在明代萬歷年間已竣工。李俊塔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清康熙五十四年到乾隆五十九年曾三次維修。1986年,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對該塔進行全面維修。1986年維修時,從塔剎內發現了一批珍貴的文物,有銅像19尊、陶佛像1尊、銅鏡6面、墨銘板7塊、銅銘板1塊、經書2卷及 ... 查看詳情

方塔

位于銀川西北方向的賀蘭山麓,拜寺口風景區內,處山泉清澈、風景優美的環境中。方塔為11層檐實心塔,高約30米。邊長6.2米。每層略有收分,層次分明。塔身外表抹以白灰,上有彩繪,似為力士,雙手托日月。交通從鎮北堡包車前往,行程約半小時。 查看詳情

宏佛塔

宏佛塔因年久失修,加之地震、地下水位升高及風雨的破壞和侵蝕,殘毀極為嚴重。1987年寧夏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力量,邀請國內古建筑專家實地勘查,擬訂維修方案。1990年初,此塔的維修方案報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并由國家文物局投資近百萬元,于同年6月至1991年10月按拆卸重砌方案,對宏佛塔進行了修繕。在修復這座瀕臨倒塌的佛塔時,于剎座天宮內出土了一大批殘朽的西夏文物,被《中國文物報》和文物考古專家、學者評定為199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同時還聘請了著名文物保護修復專家,對這批殘朽的文物進行了搶救修復整理。這批修復完好的文物有西夏絹彩佛畫幅,彩塑佛像、羅漢、力士面像及身像18尊;西夏文佛經雕版 ... 查看詳情

三關口明長城

銀川地處祖國西北邊陲,明朝蒙古韃靼和瓦剌等部經常從內蒙古阿拉善臺地進入賀蘭山赤木口(今三關口),直驅平原各地。明統治者為了邊防安全,特于三關口筑長城(明稱邊墻)設關隘,使其成為古代銀川城防的“四險”之一。三關口明長城位于銀川市西40余公里的賀蘭山南部。此關口是寧夏與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銀川至巴彥浩特公路穿關而過,在關口處可看到殘斷長城遺址。三關即從東向西,設頭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后人稱之為三道關。這里山脈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險峻。原兩山夾峙的山坳中,建有關隘。 查看詳情

鎮北堡西部影視城

兩堡一南一北,均坐西朝東。緊鄰沿山公路東側的老堡已被風蝕殆盡,僅存殘墻斷垣,形制尚存。城東西長175米,南北寬160米。向北穿過城中黃土路,是老堡甕城遺址。再向北行200米便是新堡。新堡城池較完整,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50米,墻體用黃土夯筑而成,高10余米。東面辟有半圓形甕城,城門南側有一斜坡可登上城墻。城墻寬5米,墻上筑砌有1.8米高的堞墻垛口。城墻四角原建有角樓,角樓基址依稀可見。鎮北堡歷經數百年滄桑,以其雄渾、古樸的風格,成為賀蘭山東麓風景旅游景觀,并以它那特有的神秘韻味,引起了中國許多著名電影藝術家的濃厚興趣,被藝術家們稱贊為“神秘的寶地”。80年代以來,自謝晉導演,叢姍、朱時茂主演 ... 查看詳情

中華回鄉文化園

中華回鄉文化園位于永寧縣納家戶清真大寺北側,緊臨京藏高速公路永寧出口處,依托古老的納家戶清真大寺和回族風情濃郁的納家戶村所建,以展示伊斯蘭建筑文化、禮俗文化、飲食文化、宗教文化、農耕與商貿文化為特色。園區內建有回族博物院、禮儀大殿、回族商貿一條街、回鄉人家等,其中的博物館是全國最大的一座回族博物館,占地7000平方米,整體建筑為“回”字形,讓游客在漫步歷史長廊的過程中,領略回族歷史的淵源流長和回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博物館分為五個展廳:一號展廳為“中國回族的歷史淵源”;二號展廳為“伊斯蘭文明對世界文明的貢獻”;三號展廳為“中國回族的形成以及風俗習慣”;四號展廳為“回族對華夏文明史的貢獻”;五號展廳為 ... 查看詳情

華夏珍奇藝術城

落成開業于98年初,位于銀川市郊區的寧夏華西村,是為展示寧夏伊斯蘭、黃河、西夏三大文化獨特魅力而建的微縮景觀。整座藝術城占地4萬平方米,采用風蝕巖山體造型,一色赫紅,雕有巖畫,分為伊斯蘭文化館、奇石館和華夏錢幣館三大部分,主展廳按實際比例的五十分之一制作了模擬微縮景觀。其中伊斯蘭館系統再現伊斯蘭文化,包括世界三大清真寺(禁寺、先知寺和遠寺)、穆斯林杰出人物鄭和下西洋、伊斯蘭節日習俗等情景微縮,再現了伊斯蘭清真寺的恢宏氣象及穆斯林虔誠朝覲的莊嚴場面;奇石館陳列有黃河石、大漠風成石、南京雨花石、古生物化石、礦物晶體及來自海內外名類名石珍品等上萬件奇石珍品;華夏錢幣館全面展現了中國錢幣發展歷程,收藏有 ... 查看詳情

黃沙古渡生態旅游區

橫城渡口是一處古老的黃河渡口,早在西夏時期就已有了,當時稱為順化渡。順化渡是西夏國重要交通咽喉,由這里往北,直通遼國都城的“直道”,沿途在西夏境內就有13個驛站。由這里往東,可經過“園信驛路”或夏、綏驛道,直達宋都沛梁。向西30里,便是西夏國都興慶府。由于橫城之北有個地名叫黃沙嘴,所以明代又把橫城渡稱為“黃沙古渡”。前人曾對黃沙古渡繁忙有所描述:“河流東下自昆侖,濁流排山曉拍津。來往行人喧渡口,只因名利少閑身”。黃沙古渡周圍的黃沙與綠野,烽火臺與萬里長城,黃河與渡船,灘渚與芳草,戍卒與渡客,構成了一幅獨特景色的塞外風光。2006年4月28日黃沙古渡正式接待游客,在27平方公里的規劃范圍內匯集了黃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