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天氣預報

11 ~ 23℃
陰轉多云
東風<3級
查看天氣詳情
滁州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南天門

位于瑯琊山景區。瑯琊古寺南山峰,海拔310米,是瑯琊山最高峰,擁有會峰閣、古碧霞宮等建筑群。有“二九徑”或“天門登道”登上南天門,站在會峰閣上遠眺長江如帶、鐘山如羅,瞰群峰匯聚,似潮奔涌。碧霞宮是人們為紀念碧霞仙姑使瑯琊山變得風景秀美而建造。每年初九人們紛紛前來祭祀,從而形成規模盛大的“初九廟會”。一九九二年七月三日由中央電視臺瑯琊山風光攝制組拍攝到的千古奇觀“海市蜃樓”為瑯琊山增添了無限神奇。門票需購瑯琊山景區門票,旺季95元,淡季80元。旺季從3月1日至11月30日,淡季從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對兒童、本省七十歲以上老人和駐滁部隊實行免票;對學生、軍人實行半票優惠;滁城居民憑身份證可辦理年 ... 查看詳情

三塔寺

安徽省級重點保護寺廟,江淮名剎。在全椒縣城西北18公里處六鎮東北側。創建于隋大業(605—618)年間。北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在寺前建塔三座,因名“三塔寺”。明洪武年間,因謁泗、鳳兩陵,取三塔之磚造毛坦橋,塔被毀。天啟年間重修。抗日戰爭期間,寺門被日本侵略軍毀壞,后又險被國民黨軍拆廟以建碉堡,經住持僧力保才得以幸免。解放前夕,該寺房產被利用興辦“全椒縣農業職業初級中學”。文革中,寺廟建筑被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寺廟重修,佛像重塑,香火再振。現有殿宇五進,廊房迴曲,規模宏大,是全椒規模最大、佛像最多的寺廟。寺內大悲樓下有千年黃楊一棵和絕世牡丹百余株。每年花開之時,有文人雅士來做“牡丹詩 ... 查看詳情

沃公祠

天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皖東著名旅游景點。位于天長市建設東路,天揚公路南側。為紀念明代抗倭英雄沃田,時任天長知縣黃泰然奉命在此建祠。沃田,山東登州衛人,世襲指揮僉知,登武進士第,署浙江都指揮僉事,守備江蘇儀征。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十月五日,沃公帶兵在天長堵截由揚州進犯的倭寇,不幸殉難。遂為此修墓建祠。滄海桑田,朝代更替。原先的沃公祠早已化為廢墟。1983年于洗馬塘之東又重建沃公祠。洗馬塘因沃公當年征戰飲馬而得名。今天的沃公祠有正殿五間,陳列大廳五間,以大量的史料,再現了沃田將軍的戎馬生涯。整個建筑采用明代建筑風格,古樸典雅,氣勢恢宏。 查看詳情

洗心亭

洗心,即悔過自新之意。古時候的瑯琊寺,雖也風景優美,但并非專供游覽,而主要是和尚聚集念經、人們燒香拜佛的地方。洗心亭建在即將入山寺的山肢下,求神拜佛的信男信女,須在此焚香禱告,對過去的罪惡表示懺悔,如此洗了心,“心誠則靈”,再上山拜佛就靈驗了。如果未能如愿,那也不是菩薩不靈,而是你的心不誠。登瑯琊山的游客,走至洗心亭,大多已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了,這時,步入洗心亭內休息片刻,然后再上山,便可精神倍增。如若先游醉翁亭,再游瑯琊寺,因在醉翁亭內為園林美景所陶醉,雖過醒園而猶未醒,此時入洗心亭內逗留片刻,抑情醒醉,定心養性,然后再緩步上山,步入瑯琊古道,向深秀湖和瑯琊寺進發,定將倍感清新。 查看詳情

明中都皇城遺址

全國及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皖東鳳陽縣城的西北隅,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其發祥地鳳陽所營建的一座卻于中途夭折的都城。1369年,朱元璋為顯示其新王朝的威勢,開始在全國調集百工技藝、軍士民夫等,數以萬計,大興土木,在鳳陽營建中都。“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以《宮皇圖》為模本,設置“行工部”,其“規模之大、規制之盛、工藝水平之高,實冠天下”。中都城共有內、中、外三道城。外城周長約30公里,設四門,每座城門以內都有一條筆直的干道,縱橫交錯。中間一道為禁垣,周長7.85公里,平面呈長方形,四面設4門。即南曰承天門、北曰北安門、東曰東安門、西曰西安門。禁垣以內為寬約80米的護城河,被護城河環繞的才是 ... 查看詳情

小崗村

位于鳳陽縣東部,距縣城40公里,隸屬小溪河鎮,由小崗、大嚴兩個自然莊組成,距京滬鐵路5公里,省道307線13.5公里,明光、臨淮兩個淮河航運碼頭20余公里,現有108戶人家,476人,勞動力180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50人,其中大學文化5人,耕地面積1800畝,人均耕地4.85畝,其中承包耕地面積為1070畝。1978年12月,小崗18戶農民以“敢為天下先”的膽識,按下了18顆紅手印,搞起了“大包干”,揭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由此小崗村成為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1993年,小崗自然村與另外一個自然莊——大嚴村民組合并在一起成立為小崗村。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小崗村全面加強了道路、通訊、供水 ... 查看詳情

皇覺寺遺址

位于明皇陵北墻外。寺始創年代失考,金廢,元重建,元至正四年朱元璋即出家于此,十二年復毀。朱元璋稱帝后,欲建此寺,因“舊寺之基,去皇陵甚近,焚修不便”,遂擇址新建,即今之龍興寺。舊寺遺址現為旱田,略高于附近耕地。遺物尚存古井一口,圓形石礅3個。 查看詳情

孔雀寺遺址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來安縣城西北約10公里練子山西南山腳。始建于唐開元年間,歷代廢興不已。乾隆曾賜銀十萬兩擴建孔雀寺,當年寺院規模南至關門湖,北至山腰,南北四里許,設跑馬堂,廟宇三重,僧侶數百。后又遭破壞,至民國初僅存五間正殿.廂房十二間,正門三間,老弱僧侶數人。解放初,寺院被毀,僅存民國七年來安知事萬瑯所立“護林碑”一塊,現由縣文物部門立于原址:1999年;經宗教管理部門核準,由南京棲霞寺高僧惠清長老投資,移址恢復孔雀寺,現一期工程已經完工。 查看詳情

龍崗抗大八分校舊址

千年古鎮龍崗地處蘇皖交界,東臨高郵湖,距天長市區約30公里。該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鎮內民居十分考究,多為青磚小瓦,排山隔扇,浮梁浮柱式建筑。古街、古廟、古樓、古牌匾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古樸典雅,民族特色鮮明的古民居群。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八分校舊址設在古民居群中。當年,抗大的下設機構及黨、政、軍領導都散住在老街民居中。龍崗三百多戶住宅里家家有抗大學員。老一輩革命家劉少奇、陳毅、張云逸、羅炳輝、方毅、張勁夫等曾在這里生活和戰斗過。2002年,經過全面維修,抗大面貌一新。抗大八分校舊址與古鎮民居有機融合、交相輝映,已成為獨具魅力的革命遺址游覽勝地。抗大八分校舊址現為地、市兩級愛國主義教育基 ... 查看詳情

明皇陵

明皇陵,位于鳳陽西南十五里,為朱元璋父母的葬地。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復建,薦號英陵,旋改皇陵。皇陵雖非帝王之陵,即“宮闕殿宇、壯麗森嚴”,與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等同一制度。皇陵原有皇城、磚城、土城三道。其間享殿具備,殿左右廡、宮廳、直房、神廚、宰牲廚、酒房等數百間,金門、紅門、欞星門數百六,御橋、紅橋、水關數十座,碑亭、兩祠、祭祀署、鋪舍數十間,松柏數百株,石人石馬數十對,神道總長253米。石像生32對,刻工精細,姿態紛呈,威武莊嚴,栩栩如生。“石像生數量之多,為歷代所有帝王皇陵之冠。”其藝術風格絕妙,堪稱上承宋元,下啟明清的大型石雕藝術精品。皇陵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