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天氣預報

11 ~ 23℃
陰轉多云
東風<3級
查看天氣詳情
滁州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花山彩云洞

花山彩云洞位于滁州十二景之一的“花山簇景”花山山峰之北,距瑯琊山風景區約13公里,屬石灰巖溶洞。全洞長600米,洞中鐘乳石晶瑩透明,石筍、石幔布滿洞中,有栩栩如生的“仙女臥床”、“猴子觀海”等天然景觀,步入洞中猶入仙境,因其幽深險奇、洞口陡峭,不便行走,故至今洞中景物保存完好,沒有遭到人為破壞。洞外景色迷人,自然植被保存完好,春季山花爛漫、夏季郁郁蔥蔥、秋季遍山紅葉、冬季墨綠相間。皖東地區僅有的最大毛竹園(約230畝)就位于洞外,每年都有許多外地游客慕名而來。山間小溪潺潺、深潭碧綠、景色宜人。 查看詳情

韭山洞

位于鳳陽縣城南三十公里處,因山暖多滋生野韭而得名,距今已有五億年的地質歷史,為喀斯特溶洞。此洞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酈道元的《水經注》中已有記載,并留下多處唐宋題刻。朱元璋初起義兵時也曾據山屯兵,并在洞內外留下眾多古跡。韭山洞東西主洞長一千四百七十二米,側洞與北山的蝙蝠洞相通,長四千多米,被專家譽為江北第一洞。其特點:深、大、險、奇、古;其特色:灰宏樸野、大塊文章。韭山洞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珠聯璧合,是人們尋幽探古休閑度假的好去。由于韭山洞生態環境好,今年五月底,景區驚現七—十五億年前活體桃花水母。桃花水母被國家列為世界最高級別的“極危生物”,更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比恐龍還早幾億年的動物。 查看詳情

狼巷迷谷

位于鳳陽縣南部,韭山國家森林公園和省級鳳陽山風景區的東端,距離縣城35公里,總面積約9平方公里。風景區包括禪窟寺、禪窟洞和狼巷迷谷三個景區,里面有苗寨、塔林、禪窟寺、玉蟹泉、貯嵐亭、禪窟洞、蟠桃園、天石、瘦人谷、暈頭轉巷等大小景點40余處。整個風景區是以佛教文化為背景、綠色生態為重點、石灰巖溶地貌為特色的自然風景區。狼巷迷谷風景區成立于1993年,它是由禪窟寺景區逐步發展擴大并隨著狼巷迷谷景區的開發而形成的。禪窟寺:是一座佛家寺廟,傳說建成于漢武帝年間,原名桃花寺,后名虎窟寺,至北宋時期,“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書法家、文學家蘇軾來此游玩,取“參禪旁窟居”之意,正名禪窟寺,并揮毫題寫了寺名,延用 ... 查看詳情

半塔烈士陵園

半塔烈士陵園由半塔保衛戰舊址、皖東革命紀念館、劉少奇紀念館和新四軍二師紀念館及烈士陵園組成,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半塔保衛戰舊址位于來安縣半塔鎮西北光山山坡上,目前系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半塔地區地形險要,山勢如環,抗日戰爭時期為新四軍在津浦路東的活動中心。1940年3月,著名的“半塔保衛戰”在此打響。為紀念這一戰役和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犧牲的烈士,1960年,來安縣人民政府在此建立半塔烈士陵園。陵園占地240畝,中心有一座烈士紀念塔,高10米,為四棱臺體。塔頂屹立一尊身背斗笠和大刀、荷槍遠視、威武雄壯的新四軍戰士雕像。塔的正面刻有陳毅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背面 ... 查看詳情

天長博物館

是皖東地區唯一一家綜合性博物館。地處天長市石梁西路,占地12畝,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主體建筑為明三暗四仿古式建筑。博物館現有工作人員51名。天長博物館的藏品豐富,現有各類文物藏品5000余件。陳列展覽分基本陳列和臨時展覽兩個部分。基本陳列羅炳輝將軍生平事跡展,該展覽主要以兩百多幅圖片和部分實物,展出了羅炳輝將軍風雷激蕩、波瀾壯闊的一生。基本陳列《天長漢墓出土文物精品》,該展覽主要展出的文物有三角圩漢墓群出土的部分文物精品、七十年代安樂北崗漢墓群出土的部分文物精品和近年來在基本建設工程中搶救性清理發掘出的部分文物精品。展覽按文物的質地不同,可分為續廳、玉器廳、鐵木器廳和陶、銅、漆器廳。玉器廳, ... 查看詳情

吳敬梓紀念館

位于全椒縣城西北隅。始建于1959年夏,原址在全椒縣城荷花塘畔。1964年閉館后改作它用。現館為1984年10月重建,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建有東西展廳及古樸迴廊,1986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紀念館大廳前立有吳敬梓一尊銅像,高4.5米,重500千克。館內收藏有《儒林外史》的各種版本以及吳敬梓的其他著作,如迄今發現最早的刻本《臥閑草堂本》、民國時期的《增補齊省堂本》以及《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詩說》,還有其七言古詩手跡《奉題雅雨大公出塞圖》的縮小件(原件大約長2米、寬1米,是我國一級文物,現藏于北京故宮)等。東西展廳還陳列了中外專家學者對《儒林外史》的研究成果和其故居的 ... 查看詳情

瑯琊寺

看完深秀湖的山光水色,繼續沿瑯琊古道前行至山腰,只見蔥蘢玉秀的古樹之中,一片樓臺殿宇,“廊腰曼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勾心斗角。”這便是古瑯琊寺。月洞形山門上書“瑯琊勝境”四字。瑯琊寺原名寶應寺,為唐代大歷年間滁州刺史李幼卿與法琛和尚所創建。據說,李幼卿與法琛和尚在造寺之前,曾先繪圖呈送唐代宗。恰巧代宗皇帝頭天夜里夢見在一片山林深處有一座寺院,其形狀、規模和那張圖上畫的頗為相似。代宗十分高興,特賜名“寶應”。后又易名為“開化禪寺”、“開化律寺”,因其坐落在瑯琊山中,人們便統稱為瑯琊寺。瑯琊寺依山傍林,建筑雄偉。寺內最大的建筑是大雄寶殿和藏經樓。大雄寶殿高14米,深15.3米,雕梁畫棟,十分壯觀。 ... 查看詳情

會峰閣

瑯琊山風景區內最高的建筑物,于1988年建筑在南天門的明代建筑會峰亭的殘基上。從四面觀看會峰閣,高低形狀各不相同。從東面觀看,它有三層;從南面觀看,它有四層;從西面觀看,它有五層。高度24米。會峰閣每層是六面八角,都采用古典建筑的飛檐翹角式樣,閣頂用黃色琉璃瓦覆蓋,雕梁畫柱,古樸大方。閣上24個鈴角,都裝有銅鈴,山風拂處,金聲四起,悅目賞心,聞聲如入仙境。晴朗天氣,登上會峰閣,極目遠望,天高地闊,心曠神怡。這里陽光各煦,山色蒼茫,群山逶迤,匍匐腳下,給人以“一覽從山小”之感。眾山列隊,一收眼底。這里象一座檢閱臺,檢閱千山爭秀,萬峰蒼郁。門票需購瑯琊山景區門票,旺季95元,淡季80元。旺季從3月1 ... 查看詳情

龍興寺

龍興寺,在鳳陽城北鳳凰山日精峰下,建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是明朝皇家寺廟建筑。它的前身是朱元璋出家禮佛的於皇寺,因該寺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發祥之地,與整個朱明王朝有著淵源關系,數百年來一直為國內名剎之一。1981年被列為安徽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初建之時,規模宏大,占地1282.5畝,向有“僧童騎馬關山門”之說。《太祖洪武實錄》載:(龍興寺)佛殿、法堂、僧侶之屬凡三百八十一間。加之朱元璋御制龍興寺碑文,御書“第一山”碑,更加增加了龍興寺威嚴。當時有人描寫這里是“梵剎西連萬歲山”,“梵王宮殿屹浮寰”。龍興寺經過600余年的風雨滄桑,大部分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但察其遺址、布局仍森然壯觀 ... 查看詳情

護國寺

護國寺位于天長市區南端,占地五十余畝。古寺始建于清同治年間,八七年省政府批準重建,為省級重點開放寺廟,全國千座經典寺廟之一。是一座園林式廟宇,有“袖珍九華”之美譽。全寺分佛事區和休閑區兩個部分,佛事區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寶殿、玉佛殿、藏經樓等,皆為傳統廟宇式建筑,飛檐翹角,莊嚴整肅;休閑區為園林式格局,亭臺樓閣相映成趣,荷池花木交相輝映,主要設施有醒園、清涼園、觀音庵、濟公庵等。此外,護國寺還先后興建了義城堡、二賢堂、報恩堂、文化碑廊、九龍壁等一大批供游客游覽的文化基礎設施,其中二賢堂是為紀念北宋時期曾任天長縣令的包拯,以及著名“二十四孝”之一的天長秦欄人朱壽昌而建。整個寺區布局精巧,結構緊湊,移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