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氣預報

21 ~ 29℃
小雨轉中雨
東南風<3級轉3-4級
查看天氣詳情

萃秀堂
    萃秀堂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深隱于大假山北麓,面臨峭壁,北倚高墻,古木交柯,佳卉盈庭,環境清幽淡雅,靜坐堂中推窗便可近觀大假山景。現設古玩店。


太湖石立峰
“漸入佳境”語出《晉書 顧愷之傳》,這里有引人入勝之意。游廊石板鋪地,中為小橋,兩側有鵝項靠,可以坐觀山光水色。廊中間豎一太湖石立峰,高約2.3米,亭亭玉立,故名“美人腰”。


元代鐵獅
    元代鐵獅位于“漸入佳境”游廊前。左雌右雄,鑄造于1290年,底座上有款識:“章德府安陽縣銅山鎮匠人趙璋”、“大元國至元廿七年歲次庚寅十月廿八日”。


大假山
    大假山是豫園景色的精華之一,也是江南地區現存最古老、最精美、最大的黃石假山。大假山用數千噸浙江武康黃石建成,由明代著名疊山家張南陽精心設計堆砌,也是他唯一存世的作品。山高約14米,陡壁幽壑,磴道隱約,迂回曲折,氣勢磅礴潘允端在《豫園記》中對大假山的評價是:“峻    頗愜觀賞”。當代古建筑古園林專家陳從周教授十分推崇大假山的建筑藝術,他說:“假山雄健,復有三絕之勝:石壁、飛梁、平橋。石壁森嚴,飛梁臨澗,平橋緣水,皆因山勢而作層次,高下相間,錯落有致,形成山有態而水有容,波光瀲滟,憑欄舒展成圖。”山頂有望江亭,過去可遠眺黃浦江,清末民初,每年重陽節,大假山是登高望遠的佳處。


仰山堂
    仰山堂為五楹,北有回廊,曲檻臨池,可以坐憩堂內有錄自晉王羲之《蘭亭序》的“此地有崇山峻嶺”匾額,點出了這里是觀賞對面大假山景色的佳處。卷雨樓名取自初唐詩人王勃《滕王閣》詩句“珠簾暮卷西山雨”。整座建筑造型雅致,飛檐翹角輕靈俊秀。月色溶溶之夜,樓上宮燈盞盞,望之幾疑天上宮闕。


三穗堂
    三穗堂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建西園時所建,高9米,是園中的主要建筑之一。“三穗”出典于《后漢書 蔡茂傳》中“梁上三穗”的故事,寓有吉祥之意。在清代,這里是官府慶典和“宣講圣諭”之處,也是地方上文人士紳聚會活動的場所。


江澤民題詞石
   “海上名園”是一九九九年五月十八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的江澤民同志為慶祝豫園肇建440周年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