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6 解放日報《時空之旅》跨越新時空
文匯報《時空之旅》將有“克隆兄弟”
從馬戲城到百老匯… 上海文化產業自信地闖出一片天
2011-10-26 "東方網"《時空之旅》演出六周年 國內外巡演蓄勢待發
東方網9月29日消息:由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上海雜技團/馬戲城三家投資方聯合出資組建的上海時空之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要運營超級多媒體夢幻劇《ERA——時空之旅》。該劇自2005年9月27日公演以來,在上海馬戲城天天演出,截至今年9月底,已連續演出近2400場,中外觀眾達240萬人次,其中70%以上都是來自國外的觀眾,票房收入超2.5億元。獲獎包括: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文化部創新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全國文化企業30強、全國優秀保留劇目、全國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國家文化旅游重點項目、上海名牌、上海文藝演出精品等。
從2005到2011,從單一品牌到連鎖品牌,6年來,時空之旅公司從未停止創新和發展的腳步,如果說改革創造了新時空,那么只有發展才能開拓可持續發展的無限時空。
立足本土市場:“出口不出國”策略再創新
“不出國即出口”是時空之旅公司“走出去”的基本策略,在6年來的運作中,時空之旅獲得了廣泛的認可,被評為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同時也在不斷創新與豐富“不出國即出口”策略的方式與方法,增強兩大項目在國內外的推廣宣傳力度與頻度,圍繞“吃、住、行、娛、商、展、政”等層面,展開全方位的營銷推廣,宣傳范圍覆蓋電視、廣播、平面、戶外、展架、出租車、地鐵車廂、樓宇液晶屏等,并且涉及中文(簡體、繁體)、英文、日文等多種語言的推廣模式,使客人未進國門即知道時空之旅;進入國門,即選擇時空之旅。提升兩大項目在國際上的知曉度,便捷項目在國內的各類出票渠道,包括具有外卡支付功能的主題網站www.era-shanghai.com等,海外觀眾進入中國前就能一定程度了解項目,進入國門更加了解項目,從而能產生強烈的觀看興趣,通過方便的購票渠道獲取觀看演出的機會。
“走出去”:向國內其它城市和海外市場輸出中國演出精品
時空之旅始終積極與國內各條件適合的城市和國際各類演出商接觸,洽談時空之旅真正意義上走出去的可能,同時也在嘗試打破一個傳統上對中國雜技產品的低價印象:許多演出商包括國內演出商都認為中國的雜技無非就是原材料的簡單輸出,沒有包裝,缺乏新意。而時空之旅卻絕非如此,時空之旅是融合了多種舞臺元素和高科技舞臺技術的舞臺秀、是經得起市場考驗的文化產品,其價值無法與所謂原材料同日而語。
2010年底,時空之旅公司與亞洲的演出公司正式簽約,進行《時空之旅》2012年的海外演出,從而實現了《時空之旅》“走出去”的第一步,同時每場的演出費用都達到了國內演出費的高標準,而不是簡單的為“走出去”而“走出去”,打造中國文化精品的國際形象。同時時空之旅還與歐美等大演出商相繼接洽,等待、尋找和發現新的合適的合作機會。
“走出去”復制版權管理輸出
為了響應國家文化“走出去”的號召,并使時空之旅的品牌影響力在國內進一步增加,誠如之前所說,時空之旅公司針對國內市場也考慮了多種“走出去”的方式,包括復制版權管理輸出、完全品牌輸出、外出巡演等方式,公司的更大發展。
正是基于這個前提,2011年時空之旅公司與中國著名的旅游景點千島湖展開了合作洽談。雙方在彼此極為默契的前提下,在最短的時間內達成了確認意見:《時空之旅》將全面復制到千島湖。時空之旅公司作為演出方,提供劇目版權和管理輸出,并廣泛招募國內眾多優秀的雜技演員,由《時空之旅》劇組的資深老師進行統一培訓,以達到劇目的演出要求標準。
此舉將不僅向千島湖輸送了優質的節目,同時也積極利用了國內的雜技資源,讓更多觀眾可以欣賞《時空之旅》的優質演出,也讓更多雜技人才能夠得到一個長期穩定的表演環境和收入待遇,對于促進國內雜技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可說是大有裨益。
大力發展舞臺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時空之旅公司所創排的《時空之旅》是以多媒體技術和傳統雜技所結合的演出,以多媒體的生動聲光效果襯托和強化雜技的形體技藝之美。
多媒體以嶄新的語言給舞美領域帶來了一場革命,還促使人們的審美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變革。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舞美藝術正擺脫手工業時代的封閉性和局限性,將舞臺設計成一個時間藝術、空間藝術和表演藝術的綜合體。多媒體的引入,帶來了一場舞臺上的革命。
時空之旅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廣多媒體技術在舞臺上的應用,并將中國傳統雜技藝術與之結合,成為多媒體夢幻劇。在6年2臺劇目的實踐運作中,時空之旅公司的技術部門一直都在探索、研究和挖掘多媒體技術在舞臺上各種應用的可能性和延伸性,改變傳統舞臺表現力的單一模式,從而帶動國內整個舞臺技術產業的發展和創新。不僅學習國際先進技術,還與國內的多媒體協會合作開發相關應用軟件,提高多媒體在舞臺上的應用度和靈活度。
深入體制機制創新市場運作文化企業
在時空之旅公司的運作上,是三大投資方的集成運營,也是獨立公司化的市場管理,這種體制機制的創新,給予了企業極大的資源平臺和發展空間。并且時空之旅公司在市場化的道路上貫徹始終,在前期創排、后期管理營銷等領域,以市場為運作核心,形成從制作文化產品到推銷文化產品的一條龍模式。據悉,時空之旅公司還將嘗試進行股份制的市場運作,實踐文化產業運作的多種可能性,為公司的發展開拓更大空間。
因此,只有充分認識到市場的需求和變化,使企業在市場中得到鍛煉和提升,并進而培育出企業自己的產業鏈和文化人才資源庫,才能加強企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力。千島湖模式的誕生是時空之旅在體制機制創新上的一次重要嘗試,使企業不僅僅局限在單一項目、單一公司體系,而是能主動走出去,把好東西帶出去,將有效贏利模式推出出去。既擴大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又拓寬了公司的發展渠道,豐富了公司的經營內容。
立足內容形式創新深化發展優秀文化產品
時空之旅的成功首先在于文化產品本身的創新形式,中國傳統雜技與多媒體舞臺科技的結合,多元藝術的形式組合,都給了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借鑒先進科技藝術的同時,保留了傳統雜技的精粹,既弘揚了民族文化,又創造出多媒體夢幻劇這一新的文化形式,使其不僅在中國本土,而且在世界都具有廣泛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因此,必須認識到文化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才能更好的適應觀眾和市場的需求,從而取得社會效益和市場效益的雙贏。同樣,千島湖模式的建立也正是《時空之旅》演出再自身情況下的再發展與再提高,不拘泥于一地一點,而是將優秀文化作品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帶到其它城市和地區,放大優秀文化產品本身的價值。
拓寬傳播手段創新綜合營銷文化產業
所謂“酒香還需勤吆喝”,在時空之旅公司的傳播推廣上,從宣傳范圍到宣傳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將“吆喝的藝術”發揮到淋漓盡致,使宣傳效果和品牌影響力達到了最佳的效果。更可貴的是,時空之旅公司并不囿于單一的劇目營銷,還從“劇場營銷”、演出合作輸出等領域全面開花,可以說時空之旅打造的不是一個劇目品牌,而是一個精于市場產業化運作的文化品牌。
經過6年歷史的驗證,《時空之旅》項目是經得起市場考驗的,今天它飛到了千島湖,并不意味著走市場就非常簡單。新的地點、新的時間段、新的歷史時期,一切都在變化,一切都不會非常簡單。時空之旅仍將繼續努力,以市場為王的宗旨要求自己,積極拓寬思路,豐富營銷手段,時刻準備迎接市場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