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戚繼光祠堂

戚繼光祠堂位于蓬萊閣府前街東側,明崇禎八年為褒揚戚繼光而建,賜額“表功祠”。祠堂于清康熙四十六年重修,1985年征為國有,并全面修復。戚繼光祠為三進院落家廟式建筑。門房、正祠各三間,均為單檐磚石木結構,占地595.1平方米。門房座東面西,門外兩側各有石獅一尊。門扇上陰刻楹聯“千秋隆典,百戰著勛名”,橫額“海上威風”。門房以東為過堂。過堂坐東面西,有前廊。前廊兩側陳列刀、槍、劍、戟等古代兵器12件。過堂正中立屏風,上懸戚繼光像。經過屏風,出過堂即為正祠,正祠座北朝南,門上方懸陰刻匾額“戚武毅公祠”。正殿中央暖宮塑戚繼光座像。四面墻壁鑲嵌介紹戚繼光生平事跡的圖版。祠內還懸掛郁達夫、歐陽中石等書法家題 ... 查看詳情

戚繼光故里

戚繼光故里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繼光的故鄉,周圍保留有明代嘉靖年間修建的兩座御賜牌坊和崇禎年間修建的戚繼光祠堂,都屬于國家和省重點保護文物。故里景區主要包括:戚府、戚繼光兵器館、后花園、牌坊街等,占地面積為1.9萬平方米,現已成為山東省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故里景區占地面積9.2公頃。主要由牌坊街、明清工藝品街、明清傳統小吃街、圣會堂、沿鐘樓西路旅游商品街及畫河古集貿市場組成。主要景點有:表功祠。祠為三進院落家廟式建筑,內存戚繼光的戰刀、戰袍及著作等。戚府-以民族英雄戚繼光人生的經歷為背景,設置橫槊堂、止止堂、孟諸書屋、悠憩堂等展廳。戚繼光兵器館。展出中國明代戰車、火器、冷兵器等各種武器,集古代 ... 查看詳情

戚繼光紀念館

戚繼光紀念館位于振揚門北側,為中軸對稱二進式仿古建筑,坐北朝南。大門南向,正對振揚門,東西兩側分別建有四柱斗拱飛檐碑亭,亭內分別立忠字碑,二字相向,碑高3米,寬1米,碑背分別鐫刻戚繼光生平和戚景通(繼光父)生平。整個紀念館展廳內容以展現民族英雄戚繼光保國衛民,戎馬一生為主線。戚繼光(1528~1587)字元敬,號南塘,山東蓬萊人,出身將門,世襲登州衛(今蓬萊)指揮僉事。其父戚景通為人剛直,暢曉邊事,治軍嚴明,歷任備倭、戍邊要職。戚繼光繼承父業,一生備倭浙閩,鎮守薊門(今天津津薊縣),勛勞卓著。曾自為詩云:“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嘉靖三十四年(1555) ... 查看詳情

戚氏牌坊

戚氏牌坊共有兩座,位于戚繼光祠南側約100米,牌坊里街東西兩端,東為母子節孝坊,西為父子總督坊。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朝廷為旌旗表戚氏家族而建。兩坊間距143米,均系四柱三間五樓云檐多脊花崗巖石雕坊,高9.5米,寬8.3米,進深2.7米。正間上下三坊,鏤雕“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獅子滾繡球”、“魚龍變化”、“麒麟與鳳凰”等圖案,側間各有兩坊,亦分別雕飾花木鳥獸等圖案。兩座牌坊巍峨挺拔,氣勢雄偉,構圖豐滿,周鏤精細,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國內少見的明代大型石雕珍品。 查看詳情

圣會堂

清咸豐十一年,美國浸信會在蓬萊創立登州浸信會,建立教堂-圣會堂,圣會堂是我國華北地區最早的浸信會組織和教堂。同治十一年,登州浸信會于縣城畫河南段西側建基督教堂,時稱“登州圣會堂”。登州圣會堂原為美式建筑,由禮拜堂和鐘樓聯體構成。東部禮拜堂為單層結構,神壇坐東朝西,正中設有洗禮池,兩側為更衣房,堂內可容納近400人。西部鐘樓舊為三層,頂樓木梁上懸銅鐘,每值禮拜日,鐘聲響徹全城。后因年久失修,損毀嚴重,1987年修繕,將其改造為二層結構,一層為玄關(過廳),大門面西,有兩耳門向東通禮拜堂;二層為儲藏室。先后在該堂傳教的美國傳教士中,以慕拉第女士在國際宗教界的影響最大,她是美國基督教組織第一位派往國外 ... 查看詳情

避風亭

避風亭位于蓬萊閣西側,始建于明朝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當初建這個亭主要是為了觀看海市蜃樓,所以此亭又名“海市亭”或“避風閣”。該亭三面無窗、臨海、大門敞開。縱然外面海風呼嘯,但室內點燃蠟燭不滅,甚至紋風不動。有人作過測試,火柴點燃后火苗依然;拋紙屑原地下落。到室外一拋,紙屑立即隨風刮飛不知去向。百試百靈,實為蓬萊閣一大奇跡。經觀察發現,原來亭門前幾米處有弧形短墻遮護,海風依崖吹來,形成一股強烈的上沖氣流,使風越亭而過。避風亭的設計獨具匠心,在建筑學上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查看詳情

清水巖

清水巖始建于北宋元豐6年(公元1083年),明嘉靖43年(公元1564年)重修。巖宇依山而建呈三層樓閣式,總面積11.1平方公里,有“泉石無雙地,蓬萊第一峰”之譽。清水巖原名張巖,北宋永春岵山陳普足禪師在此修行,見泉石清冽,改名建寺。1101年普足禪師圓寂。鄉人刻沉香木像敬奉,號“清水祖師”。隨著鄉民遷居,分爐敬祀,現臺灣有清水祖師廟60多座。東南亞華僑聚區,如馬來西亞檳城著名的“蛇廟”,也供奉清水祖師。清水巖廟宇依山而筑,下臨深壑,為三層樓閣式。一層昊天口,二層祖師殿,三層釋迦樓。三層兩邊各有檀樾廳、觀音廳、芳名廳。殿后有宋建清水祖師骨灰“真空塔”,上有新筑三重檐方亭。殿宇紅磚墻、青灰瓦,危樓 ... 查看詳情

水師府

水師府位于振揚門北側,為中軸對稱二進式仿古建筑,座北朝南分布,占地3220平方米,建筑面積1100平方米。大門南向,正對振揚門,東西兩側分別建有四柱斗拱飛檐碑亭,亭內分別立“忠”、“孝”字碑,二字相向。碑高皆三米,碑背分別刻戚繼光生平和戚景通(繼光父)生平。水師府為二進式院落,每進有正廳和東西廂房各一,且有回廊相連結。正廳、廂房皆單檐,琉璃瓦覆面,脊置六獸,皆有前明廊連于回廊。正廳屋面開山,廂房屋面歇山。現辟為戚繼光紀念館. 查看詳情

太平樓

太平樓位于水城東北角平浪臺上,重建于1987年,有太平樓、戚繼光塑像、點將臺、涌月亭、平浪宮等景點。太平樓位于平浪臺中部,坐北朝南,雙層結構建筑,屋面開山,四角飛檐,脊置六獸,四周有明廊,門上方懸有“太平樓”匾額,為書法家乃正所書,門兩側明柱上陰刻楹聯:“岸隱潮聲連古戍,天回春意滿芳州”。戚繼光塑像位于太平樓南側,1987年為紀念戚繼光逝世400周年而建,水泥質地,高4米,表現戚繼光身著戎裝,挺胸昂首而立,按劍俯瞰水城的雄姿。點將臺位于太平樓西側,坐北朝南,舊為指揮、調動水城內水師船只之行令處。涌月亭位于太平樓東側,平浪宮位于太平樓南側。 查看詳情

仙人望海樓

仙人望海樓位于海濱公園中部南側,坐南面北,設計為民族古典式風格。主體建筑為二層木石結構樓閣,木質窗欞,南北兩側各有20米明廊,一層正中為門廳,二層置釋迦牟尼、太上老君、孔子塑像各一尊,均面向大海。東、西、南三面圍墻,內壁為漢白玉質地,鐫佛、道、儒肖像浮雕309尊。園內正中漢白玉蓮臺上為四面觀音漢白玉石雕,高8米,南北東西四面分別為滴水觀音、平安觀音、如意觀音、送子觀音。蓮臺四周為荷池,四面有汴橋,甬道可通蓮臺。園內四周植垂柳、斑竹及各色花卉,間以小型雕塑,景致秀麗,氣氛幽雅恬靜。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