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天氣預報

17 ~ 21℃
小雨
東北風<3級
查看天氣詳情
長沙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聞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是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由著名的書法家李邕撰文并書寫的;江夏黃仙鶴勒石刻篆,因為文、書、刻石都十分精美,所以向有“三絕”之稱。碑高4米,寬1.35米,碑文共1400余字,此碑以其書法著名于世,最為藝林所看重,傳拓碑文曾風靡一時,筆法剛勁有力,是最為著名的唐碑之一。除此之外,還有明刻宋真宗手書“岳麓書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學達性天”、“道南正脈”、清刻朱熹“忠孝廉潔碑”、歐陽正煥“整齊嚴肅碑”、王文清“岳麓書院學規碑”等等。岳麓書院園林建筑,具有深刻的湖湘文化內涵,它既不同于官府園林的隆重華麗的表現,也不同于私家園林 ... 查看詳情

橘子洲

毛主席有一首《沁園春·長沙》:“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這里所說的橘子洲就在長沙市區的湘江中心,是一個長約十華里的長島,是長沙市的重要名勝。橘子洲的風景很不錯,湘江從旁邊緩緩流過,春天江鷗點點;夏秋林木蔥蘢;冬天又有瀟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景致可看。1904年后,長沙辟為對外開放商埠,洲上建有英國領事館、長沙新關。現在橘子洲上建有公園,里面種植著數千株桔樹,每當秋收時節,桔樹上碩果累累,這時站在洲頭極目楚天,令人心曠神怡。這里也是夏日人們戲水游泳的良好場所,島上建有天然游泳場。 橘子洲南北長約6公里,東西寬約0.5公里。橘子洲尾,水凈沙明,開辟了天然游泳池。橘子 ... 查看詳情

花明樓(劉少奇故居)

花明樓的自然風光很一般,它之所以成為一個著名的旅游風景點,是因為這里是劉少奇的故鄉。 1898年11月24日劉少奇誕生于花明樓炭子沖的一戶人家,這是一戶典型的農家,劉少奇故居是一棟土木結構的四合院房子,前面有一口水塘,樹林環繞在房子周圍。院子里有30多間茅瓦房,除了居室外,有很多是農具室、豬欄屋、烤火屋,此外還有專門供孩子讀書用的書房。 在距離劉少奇故居500米處的北沖尾塘還建有劉少奇紀念館,館中陳列了800多件文物資料,包括劉少奇生前看過的書籍和一些日常用品。花明樓,位于寧鄉縣境東南,靳江河畔,東北與望城縣接壤,西南與湘潭市、湘鄉市相鄰,東距省會長沙30公里,南距毛澤東故里韶山37公里 ... 查看詳情

賈誼故宅

為西漢散文家賈誼的住宅,位于長沙西區福勝街三條巷,原名賈太傅祠,公元1465年建,現僅存祠屋一間。祠前的小巷中有一口井,傳說是賈誼親手鑿的,井口上小下大,形狀像一個壺,人稱“太傅井”,因為賈誼曾當過太傅。 賈誼(公元前200-前168年),洛陽人,西漢杰出政治家、文學家,因銳意改革而被貶到長沙。交通可由市中心五一廣場步行前往,不到10分鐘可至。門票10元 查看詳情

馬王堆漢墓遺址

堆上分布西漢墓三座,三座漢墓中,二號墓葬的是漢初長沙國丞相轪侯利蒼,一號墓是利蒼妻的墓,三號墓是利蒼之子的墓。一號墓規模最大,墓坑南北長19.5米,東西寬17.8米,深16米。現在一、二號墓坑已填塞,其中出土的女尸、素紗單衣及一大批西漢器皿和帛書畫等都保存于湖南省博物館;三號墓坑經過整理加固,供人們參觀。馬王堆漢墓遺址位于長沙市東郊長瀏公路北側,距市中心約4公里,據地方志記載為五代時期楚王馬殷家族的墓地,故名馬王堆。堆上東西又各突起土冢一個,其間相距20余米。形似馬鞍,故也稱為馬鞍堆。交通市內乘坐10、14、112路公共汽車可以到達。門票5元 查看詳情

湖南第一師范

1913年春至1918年夏,毛澤東在該校第八班學習。毛澤東在學習期間曾引用明代學者胡居仁之聯語,書寫一聯,以作座右銘,聯云: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曝盡十日寒。1920年秋至1921年冬,學校先后聘任毛澤東為附屬小學主事、師范部國語教員。這一時期,毛澤東已秘密從事創建中國共產黨和組建中共湘區委員會的工作。此外,何叔衡、蔡和森、李維漢、徐特立、夏曦、蕭三、任弼時、廖沫沙、周谷城等,先后在學校學習或工作。校舍仿日本青山師范(今東蕓大學)建筑風格,磚木結構,坐東朝西,由師范部和附屬小學部兩大建筑群組成,平房與二層樓房有機結合,棟與棟之間或由走廊,或由亭樓連接,形成四合院落。1938年毀 ... 查看詳情

愛晚亭

愛晚亭原名紅葉亭,位于岳麓山下清風峽中,亭坐西向東,三面環山。 該亭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間,取杜牧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之意命名。亭子古樸典雅,亭內金柱丹漆,四個翼角高翹,上面蓋著綠色的琉璃瓦。交通一進岳麓山就到愛晚亭。 查看詳情

咸嘉湖唐墓

  咸嘉湖唐墓,位于河西咸嘉湖附近的山丘上。是一座有甬道的長方形土坑磚室墓,全部用青磚壘砌而成。墓室規模較大,有甬道,棺室、耳室、后室和壁龕。據考證墓主人為初唐時五品以上的官吏。  墓中的隨葬品主要是胎質細膩、釉色晶瑩的青瓷器,其中有鎮墓獸,十二生肖俑,各種家內奴碑侍俑、樂俑,以及生活用器和模型器等近百件,其中以俑的形象最為生動、逼真。除甬以外,還出土圍棋、雙陸等文娛用品。 查看詳情

蔡鍔墓

位于白鶴泉左后方的山上,1917年4月12日蔡鍔將軍靈柩自日本歸葬于此。 墓地面積1620平方米,墓冢、墓碑及整個墓地均以花崗石鋪砌,墓碑高4.8米,墓塔四周的24塊護欄石板上分別刻有當時的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廣西、廣東、熱河、察哈爾等省省長兼督軍所獻銘文。 蔡鍔(公元1882-1916年),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陽人,著名愛國將領。袁世凱稱帝后,他組織護國軍討袁,屢敗袁軍。 查看詳情

赫曦臺

  赫曦臺位于岳麓書院門前。明嘉靖七年知府孫存在岳麓山頂建有赫曦臺。王守仁題詩:“隔江岳麓懸情久,雷雨瀟湘日夜來,安得輕風掃微靄,振衣直上赫曦臺”。后來逐漸荒廢。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 年)山長羅典建臺于書院前,其意在追念朱熹。 臺經多次修葺,保留至今。臺的左右壁上有“福’、“壽”二字,字高丈余。其中“壽”字寫得 龍飛鳳舞,相傳清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羅典“重赴鹿嗚”(清代考舉人,主考舉行宴會稱“鹿鳴宴”,六十年后,舉行紀念,稱重赴鹿鳴),有一遠方來的道人,用竹帚蘸黃泥水寫的,后由羅典另寫“福’字,置于左壁。臺后即古桃李坪,“五百天桃”源出于此。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