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燈影峽

燈影峽,又名明月峽,峽壁明凈可人,純無雜色,如天工細心打磨而成。 燈影峽位于東距南津關約10公里的廟南與石牌之間,這段峽谷狹窄而直,石灰石垂直節理發育異常,巖石崩塌跨落十分嚴重,形成岸壁陡峭,山頂奇峰異起,石柱拔地而騰空,兩岸山林青翠,時有清泉飛濺,美景非常。 燈影峽崖頂上有4塊象形石,頗似大名鼎鼎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河尚師徒四人。 查看詳情

兵書寶劍峽

兵書寶劍峽在西陵陜的西段,位于新灘和香溪之間,長約4公里。在峽谷北岸陡崖石縫中,看去好似放著一個像書卷的東西,傳說是諸葛亮的“兵書”。 其實,所謂“兵書”,實為北岸懸崖石縫中的古代懸棺葬遺物。兵書石的下面突起一根上粗下尖,豎直指向江中,酷似浮雕的一柄寶劍的石頭,這是“寶劍石”。在“兵書寶劍”的斜對面,峽口懸巖下有一巖洞,刮風時的塵土順著巖石的石孔漏入巖下,如同常年堆積的糧食,據說是諸葛亮當年屯糧的米倉,故又稱“米倉峽”。 兩個傳說 一說是諸葛亮將他一生的用兵經驗寫了一本書,有一次他得了重病,環顧周圍的人都不配授予,又怕后人生吞活剝,照本指揮作戰,死守老本。便選了險要之地把這部書放在難于攀 ... 查看詳情

崆嶺峽

崆嶺峽與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緊緊相連,峽谷內有崆嶺灘,峽以灘名。峽內有一小段又叫黃牛峽,因為岸邊的一座山上有一塊巖石象人牽牛,所以叫黃牛山,又因山而名峽。過去有這樣一首民謠:“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這反映了以往木船上水的艱難,因為這段江流,不但水急,暗礁也多,木船上水,十分吃力,又要時刻小心,所以行駛極慢,盡管走了幾天,黃牛依然在視線之內。如今,航道經過整治,輪船經此,再也不會有過去的那種感覺了。貼士:峽中原有一塊突出水面的礁石,上刻3個大字“對我來”。船經過這里,必須直沖著這塊礁石駛去,便可借著流水的回沖力,安全地擦石而過;如果想要躲開它,反而會被它撞沉。 查看詳情

南津關

南津關位于西陵峽東口,“三峽至此窮”,和瞿塘峽的入口夔門一樣,是三峽尾端的天然門戶。南津關兩岸地勢險要,陡壁直立,江面狹窄,猶如細頸瓶口,鎖住滔滔大江,素有“雄關蜀道,巍巍荊門”之說。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長江一出南津關,便急劇南折,兩岸山勢坦蕩,江面驟然變寬,江流由飛旋洶涌而漸趨平緩。關口內外,景色迥異,使人有“送盡奇峰雙眼豁,江天空闊而夷陵”之感。 查看詳情

牛肝馬肺峽

游船過了新灘,在江北的巖壁上垂下兩塊赭黃色巖石,其中一塊形如牛肝,另一塊狀似馬肺,所以被稱為“牛肝馬肺峽”,峽谷緊挨兵書寶劍峽,是地下水中的碳酸鈣沉淀而成的鐘乳石。 貼士:現在,牛肝石還保持原樣,而馬肺峽被清 光緒二十六年(1900)侵入西陵峽的英帝國主義軍艦炮轟兩岸巖石,打掉了馬肺的下半部,造成了馬肺殘缺不全,同時也留下了英帝國主義侵略我國大好河山的罪行。郭沫若同志在《過西陵峽二首》中以“兵書寶劍存形似,馬肺牛肝說寇狂”的詩句譴責了英帝國主義侵略我國蹂躪大好河山的罪行。 查看詳情

石寶寨

石寶寨位于忠縣城東45公里長江北岸玉印山上,為12層塔形樓閣,高56米,全系木質結構。每層三方四角,逐層內收,依山取勢,設計精巧,被稱為世界八大奇異建筑之一。石寶寨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明末譚宏起義,據此為寨,“石寶寨”名由此而來。從江邊的山腳下到山頂高60米,人們可以從寨樓迂回而上,直達頂部。各層之間都有一條迂回曲折的轉梯相通,每層都有神像和紀念培修亭樓的碑。游人盤旋而上,登臨古剎——“蘭若殿”。古剎正殿供古代巴國將軍曼子塑像;廂房內有忠縣文物和名人的書法石刻;石寶寨是我國僅存的幾座高層木結構建筑中,惟一的一座穿斗式木結構建筑,是我國南方民間建筑技術的一座標志性建筑,具有不可代替的價值。寨下有古樸 ... 查看詳情

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位于宜昌市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千米,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也是全國首批5A級景區之一。大壩擁有三峽展覽館、壇子嶺園區、185園區、近壩園區及截流紀念園5個園區,總占地面積共15.28平方公里。旅游區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為依托,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在壇子嶺可以遠眺大壩,俯瞰長江。泄洪觀景區則是波瀾壯闊、雷霆萬鈞。而在185米水位線觀景區,大壩上游的高峽平湖與下游滔滔江水所形成鮮明的反差。截流紀念園有豐富多彩的歌舞及其他節目表演,同時也是景區內部交通的中心。三峽工程創造的世界之最:世界上防洪效益最為顯著的水利工程、世界上最大的電站、世界上 ... 查看詳情

大寧河古棧道遺址

在龍門峽西岸崖壁之上,依次排列著無數勻整、方正的石孔,這就是大寧河古棧道遺跡。棧道石孔多呈四方形,孔徑20厘米見方,孔深30厘米左右。上下孔眼交錯成倒“品”字,上排兩孔插木樁,鋪木板,下孔插木柱斜撐木板,構成三角形支撐架,從而修筑成供人畜行走的“棧道”。古棧道以大寧河為主干,從龍門峽口,經巫溪縣延伸到陜西的鎮平縣、湖北溪縣、重慶城口縣一帶。大寧河棧道總長約400多千米,其長度超過著名的劍閣棧道,在我國古棧道遺跡中首屈一指。交通游船途經龍門峽時可以看到。 查看詳情

葛洲壩

葛洲壩位于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出口——南津關以下2300米處,大壩北抵江北鎮鏡仙,南接江南獅子包,雄偉高大,氣勢非凡。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是一項綜合利用長江水利資源的工程,建成于1988年,具有發電、航運、池洪、灌溉等綜合效益。大壩的興建,使水庫水位增高20多米,向上游回水100多公里,形成一個蓄水巨大的人造湖,同時也有效地改善了三峽航道的險情。為保證建壩后的順利通航,大壩建有三座大型船閘,其中二號船閘是目前世界上少數巨型船閘之一。為防止泥沙淤積和在特大洪水時池洪,大壩還建造了兩座沖沙閘及池洪閘。葛洲壩位于長江三峽的出口處,全長2561米,是世界上最長的水壩之一。交通從宜昌城區乘坐3、9路公交車可到大 ... 查看詳情

黃陵廟

在黃牛峽南岸的黃牛山上,聳立著一座紅墻黃瓦的古建筑,這就是三峽中最大,年代最久遠的古建筑——黃陵廟。黃陵廟原名黃牛祠、黃牛廟,相傳是春秋時代為了紀念神牛助禹開峽的功績而修建的。 黃陵廟院內院外,山景優美。禹王殿殿額上懸有“玄功萬古”、“砥定江瀾”兩塊巨匾;殿內立有36根巨柱,蔚為壯觀;殿的左側立有“水文柱”,柱上掛一木牌,上書:“庚午年(公元1870年)洪水至此”,這是極為珍貴的水文原始資料,記錄了有史以來長江最大的一次洪水。 廟內現還存有許多記載洪水水位的碑刻,這都是不可多得的水文資料。交通可從宜昌夷陵廣場坐10路車到南津關,再坐開往茅坪的長途車;或乘坐4路、21路公汽至夜明珠下,換乘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