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氣預報

18 ~ 32℃
晴轉多云
西南風<3級
查看天氣詳情

   “鳥巢”,這件被譽為“第四代體育館”的偉大建筑作品,見證的不僅僅是人類21世紀在建筑與人居環境領域的不懈追求,也見證著中國這個東方文明古國不斷走向開放的歷史進程。

  在開放中實現公開、公正、公平

  ——全球征集方案,專家進行評審,公開征求社會意見,創造偉大的建筑作品

  2002年10月25日,受北京市人民政府和第二十九屆奧運會組委會授權,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面向全球征集2008年奧運會主體育場——中國國家體育場的建筑概念設計方案。

  國家體育場是第一個進入建筑設計程序的北京奧運場館設施。據北京市規劃委介紹,國家體育場建筑概念設計競賽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資格預審;第二階段為正式競賽。截止到2002年11月20日,競賽辦公室共收到44家著名設計單位提供的有效資格預審文件,經過嚴格的資格預審,最終確定了14家設計單位進入正式的方案競賽,他們分別來自中國、美國法國意大利德國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瑞士墨西哥等國家和地區。

  奧運會不僅吸引著世界上最偉大的運動員創造最好的成績,而且吸引著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筑師創造最偉大的作品,包括世界建筑設計最高獎——“普利茨克獎”得主在內的全球許多最具實力的設計團隊和最有才華的設計師都參與了這次競賽。2003年3月18日,最終參與競賽的全球13家具有豐富經驗的著名建筑設計公司及設計聯合體,將他們理想中的中國國家體育場的壯麗構想送抵北京。13個設計方案中,境內方案2個、境外方案8個、中外合作方案3個。

  在隨后的方案評審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關肇鄴荷蘭建筑大師庫哈斯等13名權威人士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對參賽作品進行嚴格評審、反復比較、認真篩選,經過兩輪無記名投票,選舉出3個優秀方案,分別是由瑞士赫爾佐格和德梅隆設計公司與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組成的聯合體設計完成的“鳥巢”方案、由中國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獨立設計的“浮空開啟屋面”方案、由日本株式會社佐藤綜合計劃與中國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合作設計的“天空體育場”方案。

  在此基礎上,評審委員會又以壓倒多數票推選“鳥巢”方案為重點推薦實施方案。在討論“鳥巢”方案時,共有8票贊成、2票反對、2票棄權、1票作廢。在國際建筑競賽中,一個方案能獲得如此多的共識,應屬少見。

  為征求公眾意見,競賽組織單位又將全部13個設計方案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公開展出。展出歷時6天,征得觀眾投票60000余張。其中被中外評委重點推薦的“鳥巢”方案獲票3506張,“浮空開啟屋面”獲票3472張,“天空體育場”獲票3454張,排名前三位。“鳥巢”名列第一,表現出觀眾與評委在相當程度上的認同。

  經決策部門認真研究,“鳥巢”最終被確定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中國國家體育場的最終實施方案。

  

  滿足奧運需求,重視“后奧運開發”
  
——不僅要筑造歷史性建筑,而且要體現節儉辦奧運理念,為實施“后奧運開發”奠定基礎

  許多看過“鳥巢”設計模型的人這樣形容:那是一個用樹枝般的鋼網把一個可容10萬人的體育場編織成的一個溫馨鳥巢!用來孕育與呵護生命的“巢”,寄托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

  的確,整個體育場結構的組件相互支撐,形成網格狀的構架,外觀看上去就仿若樹枝織成的鳥巢,其灰色礦質般的鋼網以透明的膜材料覆蓋,其中包含著一個土紅色的碗狀體育場看臺。在這里,中國傳統文化中鏤空的手法、陶瓷的紋路、紅色的燦爛與熱烈,與現代最先進的鋼結構設計完美地相融在一起。

  讓人驚嘆的是,整個建筑通過巨型網狀結構聯系,內部沒有一根立柱,看臺是一個完整的沒有任何遮擋的碗狀造型,如同一個巨大的容器,賦予體育場以不可思議的戲劇性和無與倫比的震撼力。這種均勻而連續的環形也將使觀眾獲得最佳的視野,帶動他們的興奮情緒,并激勵運動員向更快、更高、更強沖刺。在這里,人,真正被賦予中心的地位。

  更為匠心獨具的是,“鳥巢”把整個體育場室外地形微微隆起,將很多附屬設施置于地形下面,這樣既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資,而隆起的坡地在室外廣場的邊緣緩緩降落,依勢筑成熱身場地的2000個露天座席,與周圍環境有機融合,并再次節省了投資。

  評審委員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關肇鄴評價說,這個建筑沒有任何多余的處理,一切因其功能而產生形象,建筑形式與結構細部自然統一。

  評審委員會和許多其他建筑界專家都認為,“鳥巢”將不僅為2008年奧運會樹立一座獨特的歷史性的標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發展史上也將具有開創性意義,將為21世紀的中國和世界建筑發展提供歷史見證。

  設計并搭建“鳥巢”不易,要讓“鳥巢”在未來的日子里充滿生機與活力更為不易。據介紹,“鳥巢”設計之初和深化設計的過程中,一直貫穿著節儉辦奧運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滿足奧運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慮永久設施和臨時設施的平衡。按照要求,“鳥巢”共設10萬個座席,其中8萬個是永久性的,另外兩萬個是奧運會期間臨時增加的。

  在此基礎上,設計中將“鳥巢”的功能與周圍地區日后定位乃至整個城市的中長遠發展規劃結合起來考慮。根據已確定的規劃方案,“鳥巢”所在的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賽后將成為一個集體育競賽、會議展覽、文化娛樂、商務和休閑購物于一體的市民公共活動中心。作為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將成為北京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在相當長時期內,也將成為參觀旅游的熱點地區。同時,“鳥巢”在設計建設中,還在場地和空間的多功能上下了很大功夫,以提高場館利用效率,除能夠承擔開幕、閉幕和體育比賽外,還將滿足健身、商務、展覽、演出等多種需求,為成功實施“后奧運開發”奠定堅實基礎。

  在探索中加快體制和機制創新

  ——運用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模式,促奧運“鳥巢”孵出產業“金蛋”

  作為社會公益項目,過去體育場館建設一般由政府投資,主管部門經營,出現虧損則由財政補貼。這導致許多體育設施在建成后往往成為政府財政補貼長期甩不掉的“包袱”。

  北京決心“換腦筋”。面對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體育場館建設,北京以市場經濟的思維方式,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加快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積極探索“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奧運項目建設和運營運作模式。

  按照規劃,由北京市負責的場館及配套設施項目,將運用市場機制融資建設,通過社會公開招標的方式確定項目法人,由項目法人負責項目的融資、設計、建設和運營。用一位北京奧組委專業人士的話說,就是“奧運‘鳥巢’要孵產業‘金蛋’”。

  第一個要建的當然就是將在2008年舉行奧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可容納10萬名觀眾的主體育場。在深入調研、認真分析、科學測算的基礎上,北京將其建設投資方式分兩部分:北京市政府出資58%,授權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出資代表;另外的投資部分則通過全球招標,由最終中標的項目法人合作方出資。

  考慮到國家體育場投資額度大,賽后營運成本高等特點,為吸引投資商,北京市開出了相當優惠的條件,除國資公司代表政府投資58%外,在土地轉讓、拆遷等方面也都給予了相當優惠的政策。

  2002年10月28日,北京向全球公開發售奧運項目資格預審和意向征集文件,標志著國家體育場項目法人招標工作正式啟動;2003年1至2月,由中外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對投標申請人的投標資格、建設方案設想、融資計劃思路、運營方案意向等進行評估,確定了5名投標入圍者;2003年7月,在對投標人遞交的優化設計、建設、融資、運營以及移交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審后,推薦了2名中標候選人;隨后,經過談判并報有關部門批準,最終確定項目法人合作方中標者。

  2003年8月9日上午,國家體育場項目法人合作方簽約儀式舉行,以中國中信集團公司為代表的聯合體,最終成為國家體育場項目法人合作方招標的中標人。這個聯合體成員包括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美國金州控股集團公司及中信集團公司所屬國安岳強有限公司。中標聯合體與北京市國資公司共同組建項目公司,項目公司將獲得2008年奧運會后30年的國家體育場經營權。國資公司30年不參與分紅,經營期滿后收回完好的體育場。北京奧組委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北京2008年奧運會主要場館及相關設施項目法人招標工作已圓滿結束,完成項目法人招標工作的國家體育場等6個項目,總投資約205億元,其中85%即174億元的資金通過項目法人招標,運用市場機制融資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