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天心巖

上一站:馬頭巖位于武夷山東北部。據說這里是全武夷山的中心,就如同天之樞極,故得名“天心”。天心巖是武夷山產茶區之一,永樂禪寺寺西九龍窠山腰,是馳名中外的“大紅袍”巖茶產地。下一站:鷹嘴巖、大紅袍山北著名的名勝古跡,如流香澗、玉柱峰、慧苑、鷹嘴巖、水簾洞、杜轄巖、馬頭巖等都在它的周圍。巖下有寺,初名山心永樂庵,明嘉靖年間改名為天心庵,清代改名永樂禪寺,它是武夷山最大的寺院之一。 查看詳情

天柱峰

上一站:大藏峰天柱峰在五曲,危石孤立聳峭,有裂隙隱約而下,似一尊倒扣的酒壇,又名酒壇峰,左為更衣臺,右為晚對峰,溪北有隱屏峰。傳說:遠古的時候,武夷山九曲溪畔住著一位善良的老農,人們稱他為“田父”。他釀的米酒,三天三夜都飄著酒香。一日八仙云游到武夷山,忽聞酒香撲鼻,于是,尋香到了田父家中暢飲,并且一連幾日不肯離去,鐵拐李更是喝上了癮。等到赴瑤池的蟠桃宴會時,鐵拐李不喝瑤池玉液,而是拿出隨身帶的葫蘆獨自喝起武夷山米酒來。異香熏飄天庭,引得眾仙饞涎欲滴。王母命鐵拐李和釀酒大仙到武夷山買酒,田父把家里剩的酒裝成一個大缸送給了他們。鐵拐李本來腿腳就不便,來回急急奔波早已累得走不去了,只好讓釀酒大仙先送酒 ... 查看詳情

仙釣臺

上一站:玉女峰小藏峰的船棺相傳是古越人造屋留下的遺址,而考古工作者認為是古越人的懸棺。據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武夷山一帶就有古越人在此繁衍生息。古越人習慣聚居于溪海洋污染山谷之間,善于伐木造舟,船是他們生活和生產中最珍貴的東西。當有人死去時,人們就用一根粗大的楠木刳成船形木棺來安葬。古人用至今仍無法解釋的方式把木棺葬于懸崖峭壁之上,這就叫架壑船,也叫船棺。而用來架支船棺或架設棧道的木板就叫虹橋板。距今已有3400年歷史。下一站:大藏峰在三曲溪北,孤峰聳峭插天,峰下溪水縈回,峰腰有真武洞,洞口有枯楂,傳為姜太公垂釣之所。對岸有宴仙臺、小藏峰諸勝。 查看詳情

仙掌峰

上一站:天柱峰仙掌峰,在六曲,巨石渾然一體,上有痕跡如掌印,因名。又似匹匹白練自峰頂垂下,故又名曬布巖。每當夕陽西斜,奇峰倒映水中,如萬丈垂練隨風飄灑,極富神韻,此峰有許多景點,被辟為天游景區。傳說:曬布巖半壁有幾道深深的痕跡,如同紅潤的掌印,相傳這是仙人留下的。在很久以前,九重天上的織婦女,每天都要背著錦囊,唱著歌兒去采集五彩云錦,配上一縷縷金絲銀線,織成一匹匹綾羅綢緞,獻給王母娘娘。一天早晨,負責挑擔送布的赤腳大仙,挑著云錦來到武夷山,被神奇的碧水丹山迷住,便放下擔子去游玩。等他聽到天宮的擊鼓聲時,才想起錦擔,一看糟了,綾羅綢緞已被晨露打濕。于是,他把一匹匹錦抖天,曬在巖壁上,一直垂到六曲溪 ... 查看詳情

響聲巖

響聲巖與云窩隔溪相對,因游人在巖前呼叫歡笑均能聽見回聲,故又稱之為“空谷傳聲”。巖上題刻縱橫,琳瑯滿目,僅朱熹題寫的就有“逝者如斯”等三幅。巖下有一石倚于溪畔,名墨魚石;巖右有一石名老鴉石,橫插溪中形成一個險灘,名為“老鴉灘”。下一站:隱屏峰 查看詳情

隱屏峰

上一站:響聲巖隱屏峰由茶洞從峰南壁攀登即可登臨,因峰巒方正如屏,故名。峰西有一尖銳直上且半腰有橫裂三痕的奇石即為接筍峰。下一站:天游峰隱屏蹬道極為險峻,號為“雞胸”、“龍脊”,原為明代道士汪三寶、劉端陽所開鑿。峰頂有玄元道院、清微道院遺址,還有仙凡界、仙奕亭、南溟靖諸勝,古代號為“隱屏真境”。峰南的平林渡畔有朱熹構筑的“武夷精舍”遺跡。往峰頂向東盤繞,向北可至天游,由東南而下則可至仙釣臺下。 查看詳情

玉龍谷

玉龍谷位于武夷山景區和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之間,核心區面積858公頃。以展示明代銀礦歷史和瀑布群為特色,以迎客松、玉龍瀑、木龍瀑、照天燭、珍珠瀑、劍池、思鄉瀑、九疊灘、伏羲洞、玉龍洞,自然與人文景觀為主。輔以古樸的茶樓和具有特色的餐廳,人與自然的融和,是健體、陶冶自然的理想之所。門票60元 查看詳情

自然博物館

自然博物館位于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三港,1987年由國家林業部和福建省林業廳共同投資興建,建筑面積1673平方米。1990年2月,開始館內的展出設計和施工,同年12月18日正式開館展出,陳列展出面積1300平方米。武夷山自然博物館以“濃縮、再現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的自然面貌”為目標,以“森林生態系統”為軸線,采用衛星圖象、浮雕、立體全景畫等表現手法,分3個展廳展出。第一廳為自然環境廳,采用衛星圖象、浮雕、彩色燈光照片、實物標本等與圖表相結合,展示了武夷山保護區的歷史演變和地質、地貌、水文、氣象、植被等概況。第二廳為生態景觀廳,采用全景畫和立體表現手法,濃縮再現了武夷山保護區典型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生 ... 查看詳情

武夷山博物館

上一站:宋街武夷山市博物館位于武夷宮宋街東頭,是一座90年代初落成,總面積達1400平方米的三層仿古綜合大樓。主要有“武夷文化之謎”展廳,以及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村漢城遺址文物、武夷山商周時期遺物“架壑船棺”等,展品豐富,值得一覽。 查看詳情

掛墩

掛墩是世界生物模式標本產地,在此僅脊椎動物標本就達50多種,并有以掛墩命名的生物物種,如掛墩鴉雀(武夷山特有種)、掛墩角蟾、掛墩鱗毛蕨等。在英國大不列顛自然博物館有許多采集自中國掛墩的生物標本。掛墩不但生物物種繁多,而且風景迷人。掛墩瀑布高40米,寬6米,從陡壁上飛瀉而下,掛如簾,斷似霧,飄若雪,直入深潭,響聲震耳,飛霧濕衣。掛墩一線全長3.5公里,古道蜿蜒、陡峻而幽深,道旁古樹參天,樹葉茂盛,如天然棚室;掛墩舊時有三個居民點,依海拔高度不同分為上掛墩、中掛墩、下掛墩。在中掛墩還有一處1872年法國神甫建造的古教堂遺址,法國神甫一方面在此傳道,一方面進行生物科學考除察活動,后這座教堂遷往桐木村三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