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天氣預報

15 ~ 26℃
東北風3-4級
查看天氣詳情
華山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自古華山一條路

“自古華山一條路”就是當地人所說的“華山峪”登山道,包括了自古以來華山唯一登山道上的沿途各景點,連起來就是通常所說的“自古華山一條路”。登華山最大的樂趣即為登山本身,一邊克服種種山路的艱險,一邊移步換景觀賞沿途風光,所以這條經典的登山路線至今仍然是登華山的最佳選擇。從山下至山上的登山路線為:玉泉院——五里關——莎蘿坪——毛女洞——青柯坪——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北峰——擦耳崖——蒼龍嶺——五云峰——金鎖關。到達金鎖關后,才可上中峰游覽,并以環線游覽東、西、南三峰。直到上世紀90年代黃甫峪的“智取華山路”鑿通之后,華山才有了第二條登山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從古至今都大名鼎鼎的 ... 查看詳情

蒼龍嶺

 登上華山北峰,再向南折,經擦耳崖,過上天梯,便有一長嶺呈現眼前。它莽莽蒼蒼,筆直插天,好像蒼龍騰空,所以被稱為“蒼龍嶺”。此嶺上的臺階只有2尺多寬,兩旁萬丈深壑,勢陡如刀削斧劈。嶺脊上下高差約500米,坡度在45度以上。在這里遙望青松白云,耳聽風聲大作,令人心驚目眩。游人到此,莫不驚嘆。 蒼龍嶺原來雖有修鑿,但仍很危險。解放后,將原嶺龍脊鑿平加設欄桿,1985年又下鑿尺許,才將嶺道拓寬。1997年為解決因游人多而發生堵塞現象,華山管理局又在蒼龍嶺東邊加修了一條復道,旅游旺季時兩條路一上一下,確保安全。 若是夜晚登山,遙望蒼龍嶺,只見到遠遠無數燈點排成筆直一線,斜向天際,慢慢向上移動 ... 查看詳情

智取華山路

智取華山路是除了自古華山一條路之外最有名的登山道路。歷史上,“智取華山路”的黃甫峪、猩猩溝等路段,開發早于“自古華山一條路”的華山峪。如今這條路已于上世紀80年代開鑿臺階、加固鐵鏈,成為供游人攀爬的一條便道。 黃甫峪又名黃神谷,春秋戰國時神醫黃蘆子曾在峪內隱居而得名,現在修有進山公路,可乘車直達登山處。“猩猩溝”在黃甫峪瓦門溝之南,歷史上曾是登上華山主峰的道路。相傳秦昭王、漢武帝以及詩人李白等均經此溝登山。解放軍智取華山時即經此溝登上華山北峰。猩猩溝內林木蔥郁,峰崖秀美,入溝可西望華岳仙掌全貌。龜背石是極為圓滑陡峭的巨大巖石,盡管有鑿梯和嵌柱,并牽有鐵索,攀爬時仍然險峻費力。 在 ... 查看詳情

鷂子翻身

鷂子翻身是從東峰到下棋亭必經的一段絕壁險道,為華山著名的險道之一。其路鑿于上凸下凹的倒坎懸崖上,下視唯見寒索垂于凌空,不見路徑。游人至此,須面壁挽索,以腳尖探尋石窩,交替而下,其中幾步須如鷹鷂一般左右翻轉身體才可通過,故得此名。現在鷂子翻身險道全面整修,鑿深了腳窩和石階,多處更換了鐵索,要下峰探險相對容易了一些。注意:此處并非登山必經之路,膽量和體力沒有足夠把握的游客觀望一下景色即可,沒有必要一定下峰游覽。另外,健康上有狀況的游客請勿輕易涉險。華山著名的險道之一,游人經行時,須如鷹鷂一般左右翻轉身體才可通過,故得此名。是通往博臺·下棋亭的唯一路徑。門票鷂子翻身處有出租安全繩的服務,30元/人次; ... 查看詳情

長空棧道

在南天門外,是華山著名險道之首“長空棧道”。棧道路分三段,出南天門石坊至朝元洞西,路依崖鑿出,長20米,寬二尺許,是上段;折向下行,在崖隙間橫貫有鐵棍,形如凌空懸梯,游人須挽索逐級而下,稱之“雞下架”,是中段;西折為下段,筑路者在峭壁上鑿出石孔,楔進石樁,石樁之間架木椽三根,游人至此,面壁貼腹,腳踏木椽橫向移動前行。此道開鑿在南峰腰間,上下皆是懸崖絕壁,鐵索橫懸,由條石搭成尺許路面,下由石柱固定。由于棧道險峻,故當地人有“小心小心九厘三分,要尋尸首,洛南商州”之說。這里只是探險之道,并非登山必由之路,膽小的游客觀望一下即可,體力和膽量沒有把握則不要輕易冒險。所以石刻上不少警告之語,如“懸崖勒馬” ... 查看詳情

百尺峽

過千尺幢,馬上就是百尺峽,雖沒有千尺幢那么長,僅46米,石階91級,但仍是華山天險之一。這里勢危坡陡,石壁峭立,通道狹窄,且有懸石,搖搖欲墜。游人至此都心驚膽顫。明顧端木有詩狀其險曰:“幢去峽復來,天險不可瞬。雖云百尺峽,一尺一千仞。”千尺幢、百尺峽的臺階都是從明末清初鑿的,民國時幾經加固,解放后又多次修整。一九八五年又鑿為復道,游人上下各行其道。 查看詳情

擦耳崖

從北峰往南走,便開始登上攀爬主峰的道路。距北峰不遠處是“仙人砭”,與“仙人砭”相連的就是“擦耳崖”了。這里一面是向外凸出的懸崖絕壁,一邊是深不見底的萬丈深淵,游人行至此處,唯恐被山勢逼下懸崖,需身體緊貼崖壁慢慢側身而過,道路緊仄之處更是巖壁擦耳,連臉面都蹭在崖壁上才走得過去。袁宏道曾有詩描寫擦耳崖之險:“逋客時時屬耳垣,倚天翠壁亦可言。欲知危徑欹危甚,看我青苔一面痕。”形容經過這里不僅要貼崖擦耳,甚至臉皮都沾上了青苔。現在擦耳崖的道路已修整,寬處可走兩人。但是到了最逼仄的地方,仍然可以感受到當年的擦耳之險。擦耳崖周圍摩崖石刻很多,像天然的書法屏障。 查看詳情

老君犁溝

從群仙觀上行,便是“老君犁溝”。傳說,這里原來沒有路,是老子李耳駕青牛用鐵犁開的,形如耕地時留下的犁溝,故被稱為“老君犁溝”。事實上,山溝是山水長期沖蝕而形成的。“犁險于幢,幢險而犁突。”這是對老君犁溝的描寫。老君犁溝是夾在陡峭石壁之間的一條溝狀險道,深不可測,有石階七百五十多階。傳說太上老君見此處無路可通,就牽來青牛一夜間犁成這條山溝。至今在西側的崖上仍有石溝,赫然若犁槽。在北峰擦耳崖前有臥牛石,旁邊的對聯值得品味:“天上本無稼穡事,莫怪閑臥;世上還多不平山,切莫歇鞭”。當初,人們上下華山便是從犁溝兩旁的石窩爬行的,至今人們還可看到犁溝兩旁的石窩。當地流傳說:“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慢慢爬。 ... 查看詳情

千尺幢

游人過回心石后,即是進入華山以來的第一條真正險道——千尺幢和百尺峽。千尺幢是在山崖極陡處開出的一條小路,盤旋于懸崖峭壁之上。有石階370余階,每級石階的寬度只容勉強側放腳掌,道路寬度只能容納一個人上下。游人需手握鐵索,手足并用,沿陡峭的山路攀登。千尺幢形如裂隙,四壁直立,鑿石為梯,游人經此,如同穿行井中,上有青天召喚,下有山風催促,向上看為一線天,往下望如深井。到達幢口攀出井外,頓有超塵脫俗之感。出口名曰“天井”,若用鐵板將出口蓋上,則登山道路完全斷絕,無路可走,為“自古華山一條路”的一處驗證。直到“智取華山路”開辟之后,才可以不經過此處而登上北峰。這里的崖壁上刻有“太華咽喉”、“氣吞東瀛”等贊 ... 查看詳情

云梯

云梯在中峰北面,于1984年鑿辟,是從引鳳亭經東石樓峰通往東峰的一段捷徑,成為華山一處新的險道。云梯高十余米,與地面垂直呈90度角,中上部外突,呈倒坎崖之勢。梯上置懸索三條,游人挽索而攀,身體無法貼近崖壁,因而隨索擺動,心旌神搖,如同云駕霧,故名云梯。云梯的開辟,既縮短了自中峰登東峰的時間,又增加了游人履險的興趣,開通以來,許多游客都愿在此攀登,一試身手。云梯旁架有金屬制的人工樓梯復道,方便游人上下。貼士:攀登此處需要臂力較好,因為中段崖壁隱隱有大于90度之勢,腿腳不易用力,主要靠手臂的力量攀登。如果上到中段才想放棄攀爬,原路下去會更加困難,只有努力攀頂。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