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13位代表的展位以籍贯为单位陈列:上海的李达、李汉俊;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的陈公博;留日学生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包惠僧。柔和的灯光下,这些陈旧的历史照片和文物史料,似乎又把人们带回了那段峥嵘岁月。
“借到粮食后,即将此证盖印交借出谷子的人领去……”一张由时任中华苏维埃政府粮食部长陈潭秋签发的《五百斤借谷证》,记录了红军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作风和军民的鱼水之情;
一本出版于1920年7月的《天问》周刊第23号,泛黄的页面上刊载着毛泽东发表的《湖南人民的自决》:“社会的腐朽,民族的颓败,非有绝大努力,给他个连根拔起,不足以摧陷廓清……”如今,这一论断早已被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