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天氣預報

20 ~ 38℃
<3級轉3-4級
查看天氣詳情
西安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大興善寺

大興善寺位于西安小寨興善寺西街,始建于晉武帝年間(公元265-公元289年),初稱遵善寺。隋文帝楊堅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在遵善寺的基礎上進行擴建,因寺院在都城大興城的靖善坊中,故易名“大興善寺”。現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隋唐時代,長安佛教盛行,由印度來長安傳教及留學的僧侶曾在寺內翻譯佛經和傳授密宗。隋文帝楊堅開皇年間,就有印度僧人住寺翻譯佛經。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四年至八年(公元716-720年),號稱“開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到此傳授佛教密宗,大興善寺因此成為當時長安翻譯佛經的三大譯場之一,成為中國佛教密宗的發源地,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地方。唐武宗會昌年間(公 ... 查看詳情

水陸庵

泥塑有山水橋梁、園林瀑布、亭臺樓閣和殿宇寶塔等建筑,有諸佛菩薩、二十四諸天、五百羅漢過海、千人聽經圖、釋迦牟尼涅槃塑像,還有鳥、獸、麒麟等。整體布局嚴整,惟妙惟肖,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巨匠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雕塑技巧。位于藍田縣東約10公里的王順山腳下,為六朝名剎,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見的彩塑而聞名,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個敦煌”。水陸庵大殿內的彩色泥塑最為引人注目,相傳出自于唐代著名雕塑家楊惠之親手。泥塑分南北兩墻、殿正中隔間壁墻、西檐墻四部分,其中以南北墻上的泥塑最為精彩,它采用連環畫的形式,演繹了佛祖釋迦牟尼一生傳略故事,十分生動逼真。交通從西安乘藍田縣王順山方向的長途車可以到達。門票30元 查看詳情

八仙庵

八仙庵又稱“八仙宮”,位于西安市東關長樂坊內,原為唐代興慶宮遺址的一部分,現在是古城西安最大的道教廟宇,也是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八仙庵相傳建于宋代。元、明、清各代屢次翻修。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逃到西安避難,曾頒發1000兩白銀,命八仙庵道長李宗陽修建牌坊,并賜八仙庵“敕建”二字,高懸于庵前門領之上。新中國建立后,政府數次撥款整修。八仙庵現由山門至后殿分為三進,山門外有清光緒二十年磚砌大牌坊兩座,門外的影壁上刻有“萬古長青”4個大字。山門兩端,鐘、鼓樓分立左右。第三進正殿門楣上懸有清慈禧太后親筆題寫的“洞天云籍”匾額,大殿兩側是東西跨院,東院有呂祖殿和藥王殿。每逢 ... 查看詳情

仙游寺

仙游寺原為隋代的仙游宮,隋文帝常在這里避暑,唐咸通元年(公元860年)改為三寺,現存二寺,分隔黑河兩岸。這里有歷代文人墨客的軼聞遺跡,其中有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師馬融、唐代王勃、岑參、李商隱、朱慶余等,特別是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在這里一氣呵成寫下了以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為主題的長詩《長恨歌》,成為世代相傳的千古絕唱。位于周至縣南約17公里處的黑水峪中,被譽為黑河明珠。交通從西安乘周至縣黑水峪方向的長途車可以到達。門票15元 查看詳情

香積寺

香積寺位于長安區韋曲鎮西南的神禾塬上,北距西安17.5公里。香積寺始建于唐中宗神龍二年(公元706年),為紀念唐代名僧善導和尚而建。唐高宗李治曾贈寺院舍利千余粒和百寶幡花供養。取名香積寺,意把善導比作香積佛。香積寺內現存唐代建造的善導塔,塔系青磚砌成,壁厚二米,平面正方形,為仿木結構。塔頂因年久殘毀,現在存十一級,高三十三米。塔身周圍保存有鞍形的十二尊半裸古佛,雕刻精巧。塔基層四面有門,并刻有楷書《金剛經》,字跡雅秀,筆力遒勁。唐至宋元,歷經戰亂,寺院長年失修。清乾隆年間重修,今存有清代所修大殿、僧房。“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譚曲,安禪制毒 ... 查看詳情

興教寺

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師圓寂后,葬于白鹿塬;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為樊川風棲塬,并修建了五層靈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肅宗題“興教”二字,從此取名興教寺。 興教寺坐北朝南,門內鐘鼓兩樓夾道對峙,氣象莊嚴,遠眺終南山,峰巒疊嶂,景色秀麗,是佛教人士游覽和瞻仰玄奘遺跡的勝地。寺內藏有明代銅佛像、緬甸玉佛像各一尊,還有歷代經卷數千冊。位于西安城南20公里的長安區少陵原畔,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這里是我國著名高僧玄奘法師的長眠之地。交通從西安乘長安縣少陵原方向的長途車可以到達。門票25元 查看詳情

草堂寺

草堂寺位于西安戶縣東南15公里處的秦鎮草堂營村,地處圭峰山北麓,距西安市區約50公里。草堂寺是國務院確立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始建于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是高僧鳩摩羅什(中國佛教四大翻譯家之一)當年翻譯佛經的地方。現存草堂寺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后秦國逍遙園內的一部分。龜茲僧人、大翻譯家鳩摩羅什為后秦姚興迎至長安后不久,即安住此寺譯經。因其以草苫為寺中一堂屋頂,故得名“草堂寺”。由于鳩摩羅什譯出的經典大力弘揚三論和成實兩派宗風,所以草堂寺被視為中國佛教三論和成實宗的祖庭。北周時寺毀,唐宋以來多次重建及損毀,直至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數次對草堂寺進行整修,并交與僧人使用。草堂寺東臨淄水,南對終 ... 查看詳情

華嚴寺

華嚴寺位于西安市長安區南杜曲鎮城東南少陵原畔上,距西安市區約15公里,為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是中國佛教華嚴宗的發源地。華嚴寺始建于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僧人杜順在此創立華嚴宗。其弟子深得朝廷寵信,并主持當時全國佛教法事。因此,華嚴寺是唐代地位相當高的一所名寺。清乾隆時,少陵原一部分崩塌,寺內殿宇全被摧毀,僅存兩座磚塔。東為華嚴宗初祖杜順禪師塔,四面7層,高約13米。西側為華嚴宗四祖清涼國師塔,六面5層,高7米。塔前還有清末《重修華嚴四禪清涼國師塔記》碑。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刻的《杜順禪師碑記》碑,已移至西安碑林保存。華嚴寺如今已還寺于僧,進行宗教活動。這里居高臨下,是 ... 查看詳情

化羊廟

化羊廟位于西安戶縣東南13公里處的化羊峪口,距西安45公里,東有雞頭山,西有牛首山,南靠秦嶺重巒,北面百里秦川,建筑錯落有致,古有“吾戶山水之勝,茲地為最”之稱。化羊廟又稱化羊宮、華陽觀、東岳廟、天齊廟、東岳行祠,相傳創自宋代,明清年間先后七次重修。原有廟宇130余間,是一處比較完整的古建筑群。現存東岳獻殿為主要建筑,保留元代建筑風格。化羊廟現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岳獻殿是省內保存元代建筑的稀有之物,面5間6殿,單檐式民殿頂,進深6米,明間寬4米,屬廳堂構架。另有金剛殿、戲樓、頭天門、二天門、菩薩殿、東岳殿等,莊嚴古樸,結構嚴謹。正殿前院存有石碑一通,上部蒙文,下部漢文。另有《重修古跡東岳廟記 ... 查看詳情

臥龍寺

臥龍寺位于今西安碑林區柏樹林東開通巷西,是陜西最早的佛教寺院。據寺碑記載,臥龍寺創建于漢靈帝時期(168-189)。隋代稱“福應禪院”。唐時因吳道子畫有觀音像石刻于寺,曾一度易名為“觀音寺”。宋初,禪師惟果住寺,世號“臥龍禪人”,宋太宗時(977-997)便更名為“臥龍寺”。明正德十六年(1521)曾大規模重修。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慈禧太后在西安避難時,曾施錢維修,并在山門前建石牌坊一座。當時蒙藏地區進貢的經像等法物,均送臥龍寺供奉,一時所供經像居西安諸寺之首。民國年間,西安戰事頻繁,臥龍寺遭到毀壞。1931年,朱子橋居士曾籌款修整殿宇,并在寺內創立佛學圖書館。新中國成立后,1951年人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