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天氣預報

8 ~ 20℃
多云轉晴
北風3-4級轉<3級
查看天氣詳情
錦州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閭山森林公園

閭山森林公園北寧市西部、醫巫閭山中段,風景秀麗。這里隸屬于醫巫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氣候宜人、森林茂密、山峰峻拔、溪流潺涓,是森林生態旅游勝地。閭山森林公園的主體為東亞地區特有的天然油松林,其與天然闊葉混交林一起,構成了松濤綠浪、起伏跌宕的林海景觀——閭山林海。遍布于林海之中的奇峰怪石形象生動,古樹名松各具風姿。閭山森林公園景區內還有始建于唐代三清觀。宋代道士陳轉手書的“福壽”二字,是閭山眾多摩崖石刻中的精絕之作。傳說明代道士張三豐曾在這里練就了“洗髓功”。三清觀上院的閭山天險十八蹬以及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石柱對聯,引人入勝。 查看詳情

筆架山

筆架山位于錦州市城南35公里的天橋鎮遼東灣中,是近海中的一個連陸小島。小島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0.8公里,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海拔78米。島上三峰,形如筆架,故稱為筆架山。小島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0.8公里,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海拔78米。因其東部海中也有一形如筆架的小筆架山與之遙相對應,故也稱此山為大筆架山。從北岸到筆架山,跨海1.8公里,其間有一條潮汐沖擊而成的連接海島與陸地的天然卵石通道,俗稱“天橋”。這座天橋,隨著潮汐的漲落而時隱時現,堪稱佳景奇觀。每當落潮時,海水便慢慢地向兩邊退去,通道便象一條蜿蜒的蛟龍浮現海中;潮水落盡,“天橋”便完全顯露出來,直通筆架山。游人可沿此段沙石路 ... 查看詳情

醫巫閭山

醫巫閭山位于北寧市西部,山勢東北西南走向,縱長45公里,橫寬14公里,面積為630平方公里。醫巫閭山(中國古代少數民族東胡語,意為大山),古稱微閭山、無慮山、醫無慮山、醫無閭山等,皆為醫巫閭山的音譯。又叫六山(因山“掩抱六重”而得名)和廣寧大山,簡稱閭山。閭山有名峰52座,最高峰望海峰海拔866.6米。閭山以其氣勢不凡的雄峰奇石稱譽海內,名冠東北。相傳舜時封全國12座名山,閭山為幽州名山。周時封閭山為五岳五鎮之一。閭山以石景為基礎,峰巒為依托,松柏鋪翠,寺廟點綴,構成了一幅幅美的畫卷。醫巫閭山的主要景區有觀音閣、玉泉寺、大朝陽等。觀音閣地處閭山東麓,原為明朝清安寺,清初改稱現名。周圍奇峰怪石林立 ... 查看詳情

北普陀山

北普陀山位于錦州市區西北7公里處的觀音洞,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北普陀山開山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邃豐厚。迄唐武德元年即已肇建諸端寺剎,世人皆以南印度普陀珞珈山北院稱之。至遼代,又因讓國皇帝耶律倍長居此山,經大德高僧德韶奏請遼太后,正式定名北普陀山而聞名天下。其中尤以“石堂松雪、楓林旭日、蒼山觀海、紅石臥龍、滴水觀音、泓池澄暉、烽臺夕照”等景觀而著稱于世。明清兩代,更又“遼西第一洞天”馳名。這里為佛、道兩教高僧、宗師及信眾朝拜之圣地。北普陀山擁有奇特壯觀的山巒、千姿百態的峰石、翠柏菩提掩映的山泉、古樹懸掛的峭壁。名峰、古剎、摩崖移步即景,佳景天成。北普陀山共有九大景區五十多處景觀,四時景致異彩 ... 查看詳情

遼沈戰役紀念館

遼沈戰役紀念館位于錦州市北京路5段1號,地處遼沈戰役烈士陵園北側,是中國專題性軍事博物館,成立于1959年。1978年10月葉劍英題寫館名。遼沈戰役紀念館館區占地18萬平方米,園區內松柏挺秀,綠草如茵,環境幽雅而肅穆。貫穿南北的中軸線,將門、塔、館主體建筑聯成一體,使游人產生逆歲月而上的感覺和紀念性歷史情境。其間的紀念館、紀念塔、烈士名錄碑、雕像碑、書法碑、大型組雕、勝利之門及紀念性裝飾物,構成一組完整的具有革命紀念意義的建筑群體,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更加引人入勝。遼沈戰役紀念館主體建筑面積8600平方米。館內設有序廳、戰史館、支前館、英列館和全景畫館。陳列內容全面反映了東北解放戰爭的歷史,突出 ... 查看詳情

北鎮廟

北鎮廟位于北寧市,是北方鎮山醫巫閭山的山神廟。北鎮廟是全國四大鎮山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山神廟,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醫巫閭山隋代時期被封為“廣寧公”,遼、金封為“廣寧王”,元代加封“貞德廣寧王”,明初改封“北鎮醫巫閭山之神”。據歷史文獻記載,從隋代開始,各鎮山“就山立祠”,建廟設主,春秋祭祀。北鎮廟始建于金代,明清兩代加以重修和擴建,現存建筑保持著明清兩代的風格。北鎮廟的建筑依山勢排列,由南向北層層升起,主要建筑均位于中軸線上,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廟前正中是一座六柱五樓式牌坊,兩旁各立有一石獸。拾級而上,便是歇山式三券洞山門,門額下中刻“北鎮廟”三字。進入山門登上二十級 ... 查看詳情

奉國寺

奉國寺位于義縣城內東街,建于遼開泰九年(1020年),初名咸熙寺,又稱大佛寺或七佛寺,金代改稱奉國寺。寺內主要建筑為大雄殿,是中國古代建筑中最大的單層木結構建筑。奉國寺大殿筑于高3米的臺基之上,為五脊單檐廡殿式,面闊九間,長48.2米,進深五間,寬25.13米,高達21米,建筑面積1829平方米。殿前開三門,殿內76尊座佛為遼代所塑。左起依次為迦葉佛、拘留孫佛、尸棄佛、毗婆尸佛、毗舍浮佛、拘那舍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皆端坐于須彌座上,通高9米以上。正中的毗婆尸佛合座高達9.5米。每佛前左右各有一協侍相對而立,高2.5米。大殿梁架和斗拱上有遼代彩畫,四壁有元代壁畫,歷經近千年,而彩繪至今清晰可見。寺 ... 查看詳情

崇興寺雙塔

崇興寺雙塔位于北寧市東北隅的崇興寺前,為兩座并立著的遼代古塔。其建筑風格一致,秀麗挺拔,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崇興寺雙塔東西相距離43米,東塔高43米,西塔高42米,均為八角十三層密檐式實心磚塔。基座每面寬7米,基座上雕有各種花紋,下部雕有獅子、負重力士和蓮瓣。向上為仰蓮座,座上承托塔身,塔身每面都有拱龕,內雕坐佛,外立脅侍,上飾華蓋、飛天和銅鏡。塔檐十二層,由下至上逐層內收,每層檐角俱掛有風鈴,隨風搖動,聲音清脆悅耳。塔頂的蓮座、寶瓶、鎏金剎桿、寶珠、相輪均保持完好。西塔中部還鑲有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崇興寺塔記》小石碑。門票5元 查看詳情

萬佛堂石窟

萬佛堂石窟位于錦州市義縣城西北9公里的萬佛堂村,前臨大凌河,背倚福山,是中國最北部的古代石窟建筑群。石窟分東西二區,現存大小16窟。西區石窟鑿于北魏及和三十三年(499年),共九窟,分上下兩層。上層有三小窟,下層為六大窟,以西起第一、二、六窟為最大。第二窟最有價值的是“平東將軍營州刺史元景造像碑”。碑記就窟壁作成,現存304字,個個遒勁挺秀,筆力極工。清代康有為先生稱其為“元魏諸碑極品”。第六窟最大,現露在外面的一尊大彌勒佛,身高丈余,藝術價值較高。東區鑿于北魏景明三年(502年),共有七窟。在第五窟的門楣上刻有“韓貞造像題記”,現存269字,記載韓貞等74人結緣造窟的始末。門票15元 查看詳情

廣濟寺

廣濟寺位于錦州古塔區北三里1號,始建于遼代(1057年),歷經900多年歷史,多次重修。寺內有關帝殿、天王殿、碑亭、配殿等建筑。寺內八角磚形的遼塔高13層,塔身各面都砌有拱龕,內置坐佛。塔頂寶頂鎦金,亮麗奪目。廣濟寺原名普濟寺,俗稱大佛寺。寺院坐北朝南,占地3000多平方米,有兩進院落。大殿為重檐歇山式,面闊七間,進深三間。屋頂的正脊當中有磚刻“陽文慈云廣敷惠日長明”。廣濟寺塔坐落在廣濟寺內,在歷史也被稱作“白塔”、“舍利塔”。現存的廣濟寺殿宇是清道光年間重建的,而廣濟寺塔自遼清寧三年(1057年)建成以來,后世很少修繕,基本保持原貌。廣濟寺塔原高63米,存高57米,為八角十三層實心密檐磚塔。交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