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目錄

    廟宇供奉的黃大仙,據說有求必應,求簽者多在殿前膜拜,附近有解簽的攤子,為人求神問卜,特別是農歷新年或節日期間,信男善女們蜂擁而至,香火特別旺。
    參拜 祠廟入口處,通常會有很多售賣香燭生果的攤子,香燭大約十元一扎,生果售十多元數個,價錢相宜。上香時,應雙手合拜,然后以左手上香,這是代表對神祇的尊重,而香的數目則以一支或三支為吉。
    求簽 據說黃大仙的簽文十分靈驗,所以許多善信都遠道而來一求指點迷津。游人可于正殿旁取得簽筒,內有一百根竹枝,分別編上1-100之數,每問一事,以搖簽筒直至其中一竹簽跌出為止,看其數字作取簽紙,簽紙上之經文即為大仙回應。而廟祠旁的兩層建筑物則是解簽之地,內有很多專業解簽相士為設解簽服務,價錢約每簽約$20至$30。
    
    歷史 在20世紀初,道士梁仁庵等人從廣東西樵山普慶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像來港。最初,他 在灣仔開壇闡教,奉拜赤松仙子。1921年,他們經過仙人指點,選擇了九龍獅山下的龍翔道建祠。后來,信眾漸多,香火日漸鼎盛,成為港九著名廟宇之一。據說黃大仙“有求必應”,簽文尤其靈驗。每年,不少善信爭相在農歷新年大年初一上“頭柱香”,成為一年一度的城中農歷賀歲佳話。
    建筑 黃大仙祠的建筑雄偉,金碧輝煌,極盡中國古典廟宇的特色。廟宇占地18,000多平方米,除主殿大雄寶殿外、還有三圣堂、從心苑等。其中以牌坊建筑最具特色,充分表現中國傳統文化。
    祠外的大牌坊,上著“赤松黃大仙祠”的大字。經過解簽檔、算命看相攤等,便看見另一個內牌“第一洞天”,再拾級而上,有另一個牌坊,上面寫著“金華分述”,每個牌坊都有其宏偉的建筑特色和意義。
    黃大仙祠內的九龍壁仿照北京九龍壁而建,壁上刻有中國佛教協會主席的題詩,增添黃大祠的中國傳統特色。 
    除了大雄寶殿外,祠內其它建筑也充滿傳統特色,如三圣堂奉祀呂祖(呂洞賓)、觀音和關帝,并掛有萬世師表孔子的畫像。祠內又珍藏不少道教、佛教和儒家的典籍,可謂集儒、釋、道三家于一身。
    從心苑內的長廊參照北京頤和園長廊興建,另有小橋、水榭、瀑布流水、人工湖兩個及各式各樣的小亭,別具特色。

    祠內重要活動:
    1、在每年農歷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黃大仙祠,為過去一年酬謝神恩及為未來一年求神庇佑。
    2、每年農歷八月二十三日是黃大仙師寶誕,所有黃大仙的弟子、嘉賓都會于正午時份聚集于祠內的主殿參與祭祀活動,場面熱鬧。
    3、黃大仙祠還是香港現時唯一一所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道教廟宇,湊巧的話,可以一睹道教婚禮的過程。
    4、嗇色園列圣寶誕日期一覽表
    注意事項:
    1、參拜黃大仙毋須帶任何祭品。如善信供花,可到本園總辦事處或大殿前免費索取祝愿咭,填寫善信姓名及祝福詞,鮮花及祝愿咭將奉于內殿。
    2、在黃大仙祠參拜毋須付任何費用,香客可隨意作出捐獻。善款均會用于社會公益服務。 
    重要提示:嗇色園黃大仙祠大殿擴建暫閉
    感謝網友kehliu提供圖片

原名嗇色園,是香火最旺的廟宇之一。祠始建于1921年,相傳那年黃大仙降帖指示于九龍城一帶建殿,道長行至竹園村山畔,見此地靈秀,便開山建觀,并設立“嗇色園”。經過幾十年的悉心經營,黃大仙祠整個殿堂金碧輝煌,建筑雄偉。

交通

地鐵觀塘線黃大仙站B2或B3出口,步行約3分鐘即到。

羅湖—黃大仙:羅湖過關后乘九廣東鐵至九龍塘站,再轉乘地鐵觀塘線至黃大仙站下車。

尖沙咀—黃大仙:在尖沙咀搭地鐵到旺角站,轉地鐵觀塘線,到黃大仙站下,全程約16分鐘。

門票

門票:免費;祠內從心苑隨意認捐。

開放時間:1、從心苑,上午9:00至下午4:30。

2、其他供善信參拜的地方每日上午7:00至下午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