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天氣預報

3 ~ 21℃
西南風<3級
查看天氣詳情
大同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烽喉延綿

烽喉延綿烽火臺是建筑在城墻以外的單獨土臺子。它是古代專門用來傳遞軍情的信號站。上面備有槍炮,可以四面擊敵。臺子四周筑以上墻,高四尺,周長三丈二尺,名曰:“護墻”,上面設侯卒把守。每個臺與臺的間隔距離以火光可見,炮聲可聞為宜。臺與臺遙相呼應,直通京城和較大的防守區,形成一個完整的通訊網。每遇敵情,白天燃煙(也稱熔),夜間點火(也稱烽)互相傳遞信號。因為狼糞燃燒起來煙很大,可直上云霄,遠處容易看見,故烽喉多用狼糞燒煙,因此烽火臺也稱狼煙臺。明代大同地區的長城經過多次修筑,從宣化到大同西路一千多里的長城沿線上,共修筑了363所烽堆。有了這些烽喉來傳遞軍情,再與長城之上用于巡邏放哨的墻臺、用于瞳望射擊的 ... 查看詳情

靈丘古道

位于靈丘縣東南部。古道始建于北魏,是山西高原北部通往華北平原的交通要道,北至蔚州,南至沫源,共有140里。公元五世紀,北魏拓拔鮮卑即由此路,沿唐河谷地出太行山,橫掃河北,問鼎中原。古道峰回路轉,河水彎彎,青山疊疊,風景迷人。僧寺、雄關、佛冢交相輝映。尤其是遼代營建的覺山寺,更有傳奇色彩。 查看詳情

平城遺址

平城遺址在今大同城北、大同火車站以西到陳莊一帶,北依方山,外靠長城。今大同城北上皇莊之東和白馬城村北的板筑城基,當即郭城的北墻遺跡。大同車站附近曾發現有排列整齊的大型石礎、磚瓦殘片、“富貴萬歲”隸書瓦當等。在南門外工農路北側,曾出土大型石柱礎、筒瓦和臼等。可推測這是一座北魏大型建筑遺址。平城包括宮城、外城和城廓三個組成部分,遺址面積約有60多平方里。今天在大同一帶有斷斷續續板筑夯打的土墻遺址,高處五米多,低處一二米,底部約十幾米,這就是北魏平城外城北墻遺址。南城墻在大同城北操場城一帶。這些遺跡可以說明北魏宮城和官府衙署之范圍。門票20元 查看詳情

萬人坑

地處大同市礦區煤峪口南溝,分上、下兩洞。上洞寬五米多,深四十多米,系一自然山洞。下洞寬四米左右,深七十多米,為舊時小煤窯的坑道。在兩個洞內,堆滿了日軍二戰期間占領大同后殺戮或迫害致死礦工的尸體。煤峪口南溝的坑口,僅是礦區二十多個“萬人坑”中的一處。背景資料:“萬人坑”是在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領大同煤礦,野蠻推行“以人換煤”的血腥政策后,成為被殘害礦工死后堆放尸體的坑道的。日本侵略者占領大同煤礦8年中,掠煤達1400多萬噸,6萬多名礦工被摧殘致死。僅在大同煤礦礦區就有多達20處的“萬人坑”,如今僅存2處。這是日軍殘害中國礦工的鐵證,也是日本侵華罪行的鐵證。現在的大同煤礦“萬人坑”遺址已作為 ... 查看詳情

許家窯人遺址

地處大同城東北陽高縣古城鎮許家窯村南1.5公里處。許家窯人遺址距今約10萬年,屬舊石器時代中期。1976~1977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進行發掘,遺址內含人類化石和大量石制品、古角器以及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人類化石有許家窯人頂骨、枕骨殘片以及齒、頜骨等。其中一塊完整的右側頭頂骨,是全國近年來發現的最大的古人類化石。許家窯人是“北京人”的后裔,大約在10萬年前遷徙西行,遇“大同湖”相隔,遂在此定居。 查看詳情

趙武靈王墓

地處靈丘縣新華西街西段。靈丘縣名由此而來。  趙武靈王(約前340—前295年),名雍,戰國時趙肅侯之子,趙國的第六代國君。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軍事改革家。他所推行的“胡服騎射”政策,對于當時和以后中國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查看詳情

云岡石窟

云岡石窟是大同市最有名的歷史古跡,位于大同市西郊16公里處武周山南麓,始鑿于北魏年間,因其高處名云岡,故取名云岡石窟。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中國四大石窟”。云岡石窟特色:云岡石窟的洞窟類型多樣,結構復雜。主要有大像窟、佛殿窟、塔廟窟、僧房窟、禪窟等,其中前三種是云岡洞窟的主要類型。云岡石窟樂舞雕刻,是古代多元文化結合的產物,各民族深厚悠久的民間樂舞藝術在此積淀。石窟中目前有22個洞窟雕刻樂器圖像,尚存各種樂器雕刻500余件,27種,樂隊組合60余組。有表現佛界或俗界的專門性伎樂,也有點綴于壁面空間的圖案化裝飾性伎樂;有規模宏大,形式侈麗的天宮伎樂,也有態勢縹緲悠逸 ... 查看詳情

魯班窯石窟

位于云岡石窟以西約2公里處的十里河西岸的山丘上。開創年代不詳。傳說當年開鑿云岡石窟的能工巧匠曾居住于此,從而得名“魯班窯”。從現存的石窟造像風格辨析,應為北魏的遺物。魯班窯石窟規模較小,但它對研究云岡石窟的開創歷史和北魏時期佛教的興衰史,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石窟座西朝東,與云岡石窟隔河相望,對峙呼應。這里沒有紅墻綠瓦,沒有參天樹木,只有兩個洞窟。石窟均為橢圓形。第一窟(由南向北排列)進深4米、寬為6米、高6米,穹窿頂,頂板無雕刻,周壁雕有坐佛四排,隱刻龕形。入定坐佛高50厘米,服飾偏袒右肩。北壁、西壁尚存佛像三十七軀,南壁存佛像三排二十四軀,東北上角佛龕可看到涂赭紅顏色,是為后世所繪。在窟壁和 ... 查看詳情

鹿野苑石窟

鹿野苑石窟位于大同城北5公里外的小石子村大沙溝的北崖面上。它依山而建,座北向南。原有石佛三尊,后因文革破壞,現只剩兩尊古佛。據專家考證,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于公元398年自樂盛(和林格爾)遷都平城(大同)。道武帝從天興二年起,大興土木,其中“鹿苑”南固臺陰,北距長城,東包白登(馬鋪山),屬之西山(雪公山),寬廣數十里,為皇家游樂狩獵之地。苑內殿宇林立,亭榭參差,松柏參天,幽境曲橋,靈山秀水,美不勝收。后因為道武帝煉仙丹的張耀請求出家,道武帝批準在鹿苑建一靜堂。這樣,便于公元466元開始修建該石窟,至471年落成,比云岡石窟早建成23年,故有很重要的歷史意義及考古價值。 查看詳情

吳官屯石窟

吳官屯石窟位于北魏時以佛教圣地而著稱的云崗溝內,距云岡石窟西北面8公里處。吳官屯石窟開鑿于濱河的懸崖峭壁上,其下為武周川(今名十里河),河水自西北向東南。北處有十五個石窟,但規模很小。吳官屯石窟的開鑿,同云岡石窟是分不開的。在北魏時,武周山與山前的武周川,被尊為佛教的圣地,所以就在此山溝內大興土木,到處開山鑿窟,雕像建寺,綿延三十里。據唐代《廣弘明集》中記載,“谷深三十里……石窟中七里極高峻,佛龕相連。余處時有斷續,佛像數量孰測其計。”從以上記述中可以看出,這三十里斷續綿延的佛寺窟龕,包括了云崗石窟、吳官屯石窟。吳官屯石窟的開鑿,同云崗石窟是分不開的。在北魏時,武周山與山前的武周川,被尊為佛教的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