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天氣預報

13 ~ 28℃
西南風4-5級
查看天氣詳情
沈陽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鄭家洼子青銅短劍墓

鄭家洼子青銅短劍墓位于沈陽市于洪區楊士鄉鄭家洼子村,近年來在這里陸續發掘出一批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1958年,在鄭家洼子北邊首次出土了包括青銅劍在內的27件青銅器。1962年和1965年在第一次發現古墓葬的地點附近又發現了一把青銅短劍和十四座古墓。為保護鄭家洼子青銅短劍墓群,1966年由政府撥款就地建起一座磚混結構的棚廈,并修建了展廳,展廳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青銅短劍大墓的復原陳列,第二部分展出在沈陽地區出土的屬于青銅短劍文化類型的文物。 查看詳情

長安寺

長安寺位于沈陽市沈河區朝陽街長安寺巷6號,是沈陽最古老的建筑群,相傳始建于唐朝,故民間有“先有長安寺,后有沈陽城”的說法。長安寺是沈陽市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1988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長安寺在明清兩代曾經多次修繕。近年來,學者們從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重修沈陽長安禪寺》石碑上發現了《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先祖沈陽中衛指揮曹輔、曹銘的名字,為“紅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長安寺寺院坐北朝南,呈長方形,占地5200平方米,有房屋130多間。主要建筑自南向北有:山門三間,內有東西配殿和鐘鼓二樓,天王殿、大雄寶殿、比丘壇、藏經閣。天王殿主要供奉“四大天王”,大雄寶殿供奉“西方三圣”和八十八尊 ... 查看詳情

實勝寺(皇寺)

實勝寺位于沈陽市和平區皇寺路206號,全稱為“蓮花凈土實勝寺”,因是清太宗皇太極賜建,又稱“皇寺”。實勝寺始建于1636年,是沈陽最早的喇嘛寺院,現為國家2A級旅游景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實勝寺為兩進院落,由兩層青磚墻圍起,占地約5500平方米。整個寺院由南向北建筑在中軸線上,山門兩側是鐘樓、鼓樓,天王殿和大殿之間東西都有配殿,大殿兩側有經房和更衣房,大殿的西南有瑪哈噶喇樓。天王殿后有座亭,亭內石碑上以滿、蒙、漢、藏四種文字記述了瑪哈噶喇金佛的鑄造及遷移的經過。 大殿是寺院的主體建筑,為五間重檐歇山式,蓋黃琉璃瓦邊剪邊。殿內供有釋迦牟尼、彌勒、無量壽等佛的造像;上有十八羅漢,下 ... 查看詳情

太平寺

太平寺位于沈陽市和平區皇寺路,地處實勝寺南側百米左右,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原為錫伯族家廟,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由居住在盛京的錫伯族人集資修建,初建之時只有正殿五間,經過歷代的維修和擴建,逐步形成了一座規模較大的寺院。太平寺坐北朝南,有前后兩進院落。寺內主要供奉釋迦牟尼、八大菩薩、四大天王等佛像。在正殿的正中懸掛著“錫伯家廟”四個燙金大字的匾額,是咸豐年間駐守盛京的錫伯族協領色普鏗額敬獻。大殿前面原先立有錫伯文、漢文石碑,現僅存錫伯文石碑。碑上詳細地記載著錫伯族遷移和編入八旗的史實及太平寺的創建過程。解放后,沈陽市人民政府出資對太平寺進行了修繕,并于 ... 查看詳情

般若寺

般若寺位于沈陽市沈河區大南街般若寺巷8號,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由古林禪師創建。該寺初建成之時,規模并不大,后經多次擴建和修繕才有了今日的規模。寺院坐北朝南,占地3600多平方米。前后兩進院落,主要建筑有:天王殿三間,供奉四大天王、彌勒佛、韋馱;大雄寶殿五間,供奉三世佛、觀音、文殊、普賢菩薩。大殿后有東西配殿和藏經閣。寺內的所有建筑均為硬山式,青磚灰瓦,朱紅地仗。般若寺1985年被列為沈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沈陽市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門票免費開放 查看詳情

慈恩寺

慈恩寺位于沈陽市沈河區大南街慈恩寺巷12號,始建于唐代,清順治、道光及民國年間均有擴建和重修,是沈陽市現存最大的佛教寺院。慈恩寺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沈陽市佛教協會所在地。慈恩寺寺院坐西朝東,占地約12000多萬平方米。正面是山門,門內有鐘、鼓二樓,往西寺院的建筑分為三路。中路最前面是天王殿,面闊三間,檁枋彩繪,朱紅地仗,殿內供奉著四大天王、彌勒、韋馱的塑像。向西依次為大雄寶殿、比丘壇、藏經樓。剩人禪師塔:有一位僧人曾對慈恩寺產生過重要影響,他的法名函可,號剩人,是明朝禮部尚書韓日纘的兒子,29歲時到羅浮山削發為僧。清軍南下時,他目睹人民飽受戰亂之苦,個別明朝官僚變節投降,于是寫出了一本揭 ... 查看詳情

太清宮

太清宮位于沈陽市沈河區西順城街16號,是道教全真派在東北地區規模較大的一處宮觀,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2A級旅游景區。太清宮是東北地區道教活動的中心,也是遼寧省和沈陽市道教協會所在地。太清宮初建之時規模很小,經過乾隆三十二年的擴建和改建才有了現在的規模。寺院坐北朝南,占地5000多平方米,前后四進院落。前院有靈官殿,兩側有十方堂、云水堂。 查看詳情

南關天主教堂

南關天主教堂位于沈陽市沈河區樂郊路,始建于清光緒四年(1873年),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被義和團焚毀,1912年用清廷的賠款重建,現為遼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南關天主教堂整個建筑分成東、西兩個院落,教堂在東院的北端,南北長66米,東西寬17米,高40米,建筑面積11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500人。教堂屬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頂部是兩個方錐形的尖頂,裝飾著十字架。教堂前面是三扇拱門,兩側有成排的小窗,內有二十四根石柱支撐,穹窿鑲嵌著巨大的花紋。教堂的西院有一座四層建筑,這是1926年修建的主教府。沈陽是東北地區的天主教中心。從1838年到1949年的100多年間,沈陽教區的七名主教都是法國人, ... 查看詳情

南清真寺

南清真寺位于沈陽市沈河區小西路,俗稱“南寺”,是沈陽地區最大的伊斯蘭教禮拜寺。此寺的創建人鐵魁在清初有戰功,官拜騎督尉,封顯將軍、光祿大夫,熱心教門事業,施舍家資建造了這座寺院。后來經過康熙、乾隆、嘉慶歷代的增建,形成今日的規模。南清真寺的主要建筑有禮拜殿、望月樓,南北講經堂、男女沐浴室、茶房、靈臺等,前后四進四合院落。禮拜殿在第二進院落的正中,東西向,磚木結構,二十余間,前后分為兩層,檐下懸掛阿拉伯文匾額,具有典型的伊斯蘭風格。望月樓高30米,平面呈六角形,頂端高懸銅鎏金新月,飛檐凌空,檐端鑲四只望獸,并掛有風鈴。南北講經堂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室內鋪大理石地面,飛檐望獸。南清真寺現為 ... 查看詳情

關東影視城

關東影視城位于沈陽市區東北的棋盤山國際風景旅游開發區內,地處秀湖東南岸,占地28萬平方米,由7個區域構成,擁有各式建筑177棟。通過對上世紀老沈陽“市井文化”的展示,再現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沈陽城的獨特關東風情,具有影視拍攝、休閑娛樂和文化教育三大功能,是對上個世紀老沈陽城建筑和文化的記錄。關東影視城內多三開間或五開間的單層或兩層磚木結構建筑,少數為三層。復原的古建筑多為經營性店鋪,主要體現了中式風格、西式風格和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風格。城內仿照當年沈陽老街區店鋪面貌,以高8米的古城墻合圍,形成內部包括茶樓、酒店、客棧、戲園子等眾多清末民初店鋪的古城式建筑群落。這里不僅重塑了老沈陽人的精神家園,也是當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