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天氣預報

23 ~ 29℃
陣雨轉中雨
<3級
查看天氣詳情

    明珠樓游覽區位于白云山西北部,占地約8平方公里,西至白云山西門,東至蕩胸亭,南至休閑帶,北至梅花園一帶。全區草坪面積10萬平方米,喬灌木62萬棵,綠化覆蓋率達到95%以上。景區內主要景點有白云松濤、松濤別院、桃花澗、梅花谷、明珠樓、水月閣、黃婆洞休閑茶廊、回歸林等。
白云松濤
  白云松濤是舊“羊城八景”之一,巨大的黃白色石英巖上刻的“白云松濤”四個字,是1965年1月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董必武登臨此處時的親筆題詞。眼前我們所看到的這片松林,以前是單一的馬尾松,四面松林,靜聽松聲,如置身于波浪中,頗有“林深人不知”之趣。雖然“白云松濤”的聲音不震耳欲聾,奪人心魄,卻非常令人神往,有好多人都專程到此,體會這大自然的韻味。不知大家是否觀看過“錢塘潮涌”,看過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種感性的壯觀,而到我們“白云松濤”聽濤的人,則可以感受到一種理性的壯觀,引人深思,浮想聯翩。因此,當地的百姓有一句口頭語這樣說道,“何須錢塘觀潮涌,且上云山聽濤聲”,可想而知,這濤聲的魅力有多大了,不信,您可以親自感受感受!據說,具有松樹風格的陶鑄同志生前最喜歡來這個地方聽濤遠眺,感悟人生。但后來,由于林相單一,且馬尾松病蟲害較多,葉子容易枯黃,觀賞價值不高,已不能適應生態環境的變化,幾乎濤聲不在,為了保護這個著名景點,1997年白云山林分改造時把馬尾松換成優質樹種加勒比松,加勒比松長勢較快,而且觀賞價值較高,這片大約500畝的松林,經過幾年的撫育,正茁壯成長,很快這里將會再現昔日“白云松濤”的美景。相信“聽濤”亭里很快又會濤聲依舊了。大家如有興趣,日后可以帶著你們的家人前來,領略大自然的這一奇景。
桃花澗
  桃花澗是明珠樓游覽區近年新建的一個以觀賞桃花為主的景點。相傳古代有一位高人,看破紅塵,來到白云山,偶遇這山清水秀之地,流連忘返,便隱居下來,平時以種桃花為樂,日久天長,桃花滿山遍野,隨得名桃花澗。歷經時代的滄桑,桃花澗失去了往日的風采,為保護這個著名景點,1999年,市政府撥款600萬元,根據現有的地勢、地形進行了改造。   整個桃花澗占地約4萬多平方米,它是以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構思主線的中國式山水寫意園林,內設有鴻運泉、兒童反斗城、卵石灘、連理亭、桃花島等景點,配上古樸自然的亭廊、逼真的塑石、蜿蜒曲折的流水溪澗,并結合現代的游樂項目,成為一個老少同樂、觀景休閑的好地方。這里一年四季鮮花常開,尤其在春季,桃李梅花競芳菲,而桃花則以它的脫俗、艷麗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游客,游走其中,索溪探花,步徑“行運”,猶如來到世外桃源,讓您也不自覺地當了一回桃花圣人。據說,如果您能連續三年在桃花開得最旺的時候到此一游,一定會“花落您家,財到您手”,信不信可由您啊!
明珠女
  相傳,元朝時紡織家黃道婆從崖州回鄉時路經廣州,在此傳藝,山北的黃龍得悉,給黃道婆送來一顆銀光閃閃的寶珠,學藝的人當中有一少女叫明珠,她刻苦學習,取得優異成績,為了鼓勵少女進步,黃道婆回鄉時將寶珠送給少女。少女如今在此等候她思念的黃道婆,頭上戴著的就是當年黃婆送的寶珠。
明珠樓
  位于白云山北邊的百足崗頂,是這里的著名景點。樓建于民國初年,原為荒蕪山丘,約于1925年,當地居民辟地建閣,祀有神像,在軍閥陳濟棠治理廣東時,其姨太太莫秀英將小閣改為別墅。現在主要用作茶座,坐在里面品茶,感受著周圍湖光山色的熏陶,特別舒暢、愜意。
水月閣
  位于明珠樓湖邊,舊日亦為小廟宇,現辟有茶座,并向游客提供游艇出租服務。
黃婆洞水庫
  黃婆洞水庫建于1956年,這里三面環山,一面傍水,環湖周圍萬木蒼翠。當初是在陶鑄同志建議下修建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山下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用水困難,而現在卻給白云山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關于黃婆洞水庫,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年少時家境貧苦,又遭封建家庭壓迫,便由原籍上海流落到海南崖州,向黎族人民學習紡織技術。轉眼間幾十年過去,黃道婆從少女變成了老太婆,思鄉心切,便踏上回鄉之路,途中經過廣州看到此地貧窮落后,曾在白云山小住,并向當地人民傳授紡織技術。為了表達對黃道婆的敬仰和懷念,人們便將此地稱為“黃婆洞”。鴉片戰爭時,三元里群從曾在這里設伏襲擊英軍,太平天國起義,廣東李文范響應義軍在這里誓師。(黃婆洞誓師戰役又稱牛欄崗戰役)
梅花谷
  “梅花谷”,位于明珠樓游覽區黃婆洞水庫北側,占地5萬平方米,是集山林生態、旅游景觀、文化休閑于一體的景點,于2004年1月建成開放,投入約90多萬元。園內植有各種梅花等花樹近千株,其中果梅460多株,美人梅120多株,報春梅34株,杏花30多株,李花150多株。比較有觀賞價值的梅花有垂枝梅,它的枝條一反普通梅花的特點,如柳條般下垂;大果梅,樹冠分為兩層,胸徑達30公分,是梅花谷內的主要景點之一;入口處4株造型梅花別致美觀,每株價值數千元。園內環境自然古樸,豐富的植物群落與山澗、小橋、質樸的建筑巧妙結合,互相襯托。
回歸林
   松濤別院建于1963年,位于梅花嶺北端山谷,因筑在依山松林的“康寧橋”上,故稱松濤別院,它是一座嶺南園林別墅,里面小橋流水,樹綠花香,配上優雅的茶座,在那兒品嘗香茗,令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