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目錄

成都天氣預報

17 ~ 23℃
陰轉陣雨
<3級
查看天氣詳情

寶光寺在成都市新都區寶光街,是佛教禪宗叢林,主要由一塔、五殿、十六院組成,四面經墻環護、綠樹縈繞。中軸線上,福字照壁、山門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藏經樓、紫霞山依次而立;兩旁有鐘樓、鼓樓、客堂、云水堂、齋堂、戒堂、羅漢堂、禪堂,東、西方丈相對稱。

寶光寺是我國唯一保存了早期佛寺“寺塔一體、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的寺廟。寺中舍利塔建于唐代,幾經修葺,是一座高30米的13級密檐式方形磚塔。

羅漢堂建于清咸豐元年(1851年),內塑佛、菩薩、祖師59尊,羅漢518尊,每尊高約2米,造型優美,彩繪貼金,千姿百態,妙趣橫生。這是我國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泥塑羅漢堂。

歷史

寶光寺相傳建于東漢,唐開元年間(713-741年)己享有盛名;廣明元年十二月(880年1月)黃巢起義軍攻破長安,唐僖宗李儇南逃入蜀,曾在寶光寺后修建行宮駐蹕,并迎請高僧知玄(悟達國師)住此,重修寶光寺、塔;宋大觀三年(1109年),中國佛教禪宗臨濟宗第十一代祖師佛果克勤(國悟國師)在此“修持說法,接眾數千”;元代寺院殘破;明代經內閣首輔大學士楊廷和、狀元楊升庵父子捐修,殿宇宏麗;明末清初,寶光寺毀于兵燹;清康熙九年(1670年),臨濟宗第三十五代祖師破山海明派弟子笑宗印密禪師重修寶光寺;經康熙到光緒兩百多年間的不斷擴建,寶光寺與文殊院、昭覺寺、草堂并列為成都“四大精藍”。

珍藏文物

寶光寺文物眾多,著名的有: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1540年)的千佛碑、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的施衣功德碑、唐僖宗行宮遺礎、元代金銀粉書《華嚴經》、明永樂年間的“尊勝陀羅尼”石幢、清代《大藏經》、玉佛和石刻舍利塔,以及被稱為“鎮寺三寶”的舍利、貝葉經和銅優曇花等。

寶光寺與成都文殊院、鎮江金山寺、揚州高旻寺并列為長江流域“四大叢林”。

寶光寺的素齋也頗為有名,大部分都是仿葷素菜,基本上是豆腐做的,而且還真有肉味,跟真的肉很像,魚是茄子做的,也有豆腐,做得簡直以假亂真。價格不算貴,雖然離城中心有點遠,但也有不少人來品嘗。回鍋肉、紅燒魚、麻辣雞塊、青豆漿、香腸、鍋巴肉片、豆瓣魚推薦挺多,可以去試試。

交通

距離成都18公里左右,成都到新都的班車可在梁家巷乘坐公交650路,票價3元。也可以在高筍堂的十字路口坐車,一般都有人在喊:到新都的上車了。在新都的種樓車站下車后,可以作3路公交到寶光寺,打車5塊錢左右。

門票

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