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目錄

六庫,方言為“下扣捕鹿”、“地下龍潭”、“六個寶庫”的意思,是“鹿扣”、“羅苦”、“六庫”的諧音。相傳六庫周圍有六座山峰,都有著數不盡的寶藏,地下有許多龍潭,是珍禽異獸居住的地方,土司經常在這里下扣捕鹿,所以逐漸就忘了原來的地名,人們把這里叫做“六庫”。主要景點有怒江大橋、古木棉、土司衙門、大佛寺、瑪布溫泉等。

六庫位于怒江東岸,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進入怒江大峽谷的南大門,是怒江州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這里海拔為800多米,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1℃,是一個具有亞熱帶風光的地方。怒江大橋位于六庫城,是連接六庫西岸的命脈,于1990年12月落成。全長337.52米,橋面寬11米,主跨154米,是全國同類型橋梁之冠,其單孔跨度居亞洲第二。

向陽橋是游客必到的地方,建于1970年,橋兩頭的塔架上至今還留有毛主席的詩:“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有意化為橋”。詩的內容在這里表達得貼切,唯一錯誤的是此橋真正是“一橋飛架東西”。從向陽橋往南200米的地方,是怒江大橋。向陽橋以北一公里處,有一座重陽橋,因橋西有一個老干村,重陽橋因此的得名。

古木棉也是六庫必看的景觀。這里有一棵攀枝花王,屬州級古樹名木,粗8米,樹冠長100多米,夏天濃密的樹葉遮天蔽日,正好可以納涼,樹下開有辟賣本地酒的酒吧、茶室、飲品店。攀枝花旁邊有一棵大青樹,根須垂下一竄竄,一年四季枝葉繁茂,伸展出去的枝與攀枝花樹枝纏繞在一起,難解難分,這兩棵樹象是一對依戀的情人。

六庫向陽橋西沿江有一個人工修建的生態走廊,走廊上放置有許多奇石,都是怒江峽谷的精品,不但具有較好的審美價值,還有難得的科考價值。

大佛寺位于六庫的老窩河口,是以基督教文化為主導的怒江峽谷地區少有佛教寺院。這里的香客不少,包括本地的和外地的,可見怒江當地對多元文化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