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天氣預報

18 ~ 27℃
東南風<3級
查看天氣詳情
三明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底曹源土堡

底曹源清代土堡建于清代,距今已近200年,選址、造型均有獨到之處。土堡建在緩坡地段,因為有居民一直居住在堡內,所以堡內的建筑物基本保持原貌。其共有廂房5間,大小房屋50余間。房屋隨地勢層層抬高,并呈橢園形排列,由黃土及鵝卵石砌成的4米高的厚土墻堅固異常,墻上留有斜插竹筒、觀察臺、觀察窗等,大門以厚木制成,內設倉庫、水井等物,可容納300人居住和御敵。底曹源土堡之美,在于它的圍墻,這種依山勢層層抬起的圍墻屋頂極富特色。土堡后部幾乎是圓的,前部卻是橢圓。大門修在前方左側,為兩指寬的木門,門內兩側有兩排供人休息的石凳。整座圍墻依緩坡地勢而建,外部輪廓鮮明,富有變化。遠遠望去,象一只開屏的孔雀,頗為宏偉 ... 查看詳情

貢川古城墻

城墻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由青磚丹石砌成。當時倭寇進犯,有識之士倡議筑堡自衛,眾人捐銀6000余兩,歷時數載而成。古城墻繞貢川城一周,原長3100米,現遺留1300米左右,高約7米,底部均用青磚筑成,每磚重約15公斤,磚上刻有“貢川”、“貢堡”字樣,故貢川城墻又稱“貢堡”。此外,還刻有“黃瑞四”等燒制工匠的名字,以防城磚挪為他用并確保質量。城墻內外路基各設馬道以方便村民通行。馬道中置條石、旁壘卵石,現存不多。位于永安市貢川鎮。 查看詳情

貢川古鎮

貢川鎮古名“貢堡”,是福建唯一的城堡式古鎮。貢川從古到今走出過許多文人名士,文物保護單位很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古城墻、會清橋、筍幫公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十余處,有正順廟、陳氏大宗祠、古井、李寶峻故居等。貢川歷史悠久,人文之風濃厚。貢川早在唐代就已建鎮,文脈傳承一千多年。宋朝以來名人輩出,盛極一時,陳姓家族享有“一門雙理學,九子十登科”的美譽。明清兩代,更是進士、舉人、貢生迭出。明末城堡內建有書院,藏書十萬冊。位于永安市北郊,距城約18公里。獨特的城堡式古鎮交通可在永安長途汽車站乘專線車前往;乘坐到貢川鎮的中巴可以直達景點。 查看詳情

吉山

吉山是福建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鄉”。抗日戰爭時期,福建省政府內遷于此長達七年半之久,使這里成為東南抗戰文化中心;同時這里也是國民黨抗戰政府的行政中心,容納過100多個政府機關和大專院校。這里至今保存許多抗戰文化遺址,包括省主席公館及其防空洞、最高法院閩浙贛分庭、省高等法院、省教育廳、國立音樂專科學校、東南出版社、羊棗之獄等。在吉山的村巷當中穿行,看當地的鄉村土樓與西歐風格的挹秀樓比肩而立,建于清代的民居外墻卻刷著“抗戰到底”的標語,曾印刷出進步抗日刊物《老百姓》的地方是當地肅穆的劉氏祠堂,而古韻猶存的淇園書院當時有高等法院在此升堂辦案……時空的交錯留給游人無盡的回味。吉山的鄉村風光也充滿田園氣息, ... 查看詳情

毛澤東舊居

毛澤東舊居又叫“紅軍樓”,分為毛澤東同志舊居和建寧縣革命斗爭史陳列館兩部分。該館是一幢德國式建筑,1969起年對外開館。舊居分為樓上、樓下兩層和一個會議室。樓下右起第一間是紅一方面軍總司令傳達室;第二間是紅一方面軍總司令副官室。左邊第一間是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作戰室;第二間是朱德總司令住處。二樓右邊第一間是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參謀室;在其對面有一間簡陋樸實的小屋就是毛澤東同志的寢室。左邊第一間是紅一方面軍警衛員住處;對面是紅一方面軍秘書室。總司令部會議室原為教堂,面積大約240平方米。舊居帶有防空洞。位于建寧縣濉城鎮。門票5元 查看詳情

南溪書院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朱熹誕生地。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誕生于此。嘉熙元年(1237年)此處修建起文公祠、韋齋祠、半畝方塘和尊道堂等建筑,祀朱家父子。后來宋理宗賜額“南溪書院”。元朝時分建二祠,明清后屢有修繕擴建。書院古樸莊嚴,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有韋齋祠、觀書第、毓秀坊、毓秀亭等建筑。正堂當中立朱熹石膏塑像,兩旁是朱子手書板聯四幅:“讀書起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四壁高懸其上溯八代列祖列宗畫像。書院內的方塘,為朱熹幼年讀書處。朱熹《觀書有感》詩曰:“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詩中的“半畝方塘”即指此處。院左側有古樟2株, ... 查看詳情

青水古戲臺

青水古戲臺建于清朝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古戲臺建于22米長的永寧橋上,背后與“砥東亭”廟宇相毗鄰,建筑形狀別具一格。戲臺平面為矩形,長約38.5米,寬5米,高5米,歇山頂,具有古樸典雅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藝術風格。可以看畬族人的大腔戲、儺面舞。每年農歷的正月、三月、七月初一到十五,當地的大腔戲戲班子會在這里演出,鑼鼓從早敲到晚,鄉土氣息濃,熱鬧非凡。另外,青水畬族鄉龍頭村發展了“森林人家”農家旅游項目,游客可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觀賞大腔戲、儺獅舞,唱畬鄉山歌、參加篝火晚會,體驗畬鄉民族風情。位于距永安城63公里的青水畬族鄉。交通由永安長途汽車站搭車前往青水畬族鄉。 查看詳情

沙縣城隍廟

城隍廟座北朝南,面臨沙溪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廟建于清乾隆年間,其建筑規模宏偉,平面似長方形,在中軸線上自前依次為山門、中殿、倒座抱殿(原古戲臺)、抱廈、廂廊、大殿組成。大殿面闊五間,通面闊23.27米,為梁架結構,歇山頂,結構堅固,布局合理。院中有石人石獸。現存木構架及部分高墻均為清代之物,是沙縣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建筑群體。位于沙縣城東文廟路門票3元 查看詳情

筍幫公棧

筍幫公棧亦稱筍幫公業,距今已有350年的歷史,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筍幫公棧建于清順治三年(1646年),占地97.15平方米,座南朝北,整幢建筑由門廳、大廳、東西廊及廚房等組成。東側防火墻磚燒制有“筍幫公業"的印記,以示房界,門額上陰刻“筍幫公棧”四個大字,門廳上方懸掛清乾隆年間所立的“正直無私”牌匾。大廳地面均用青色方磚斜鋪,正中鑲有一塊40×65公分見寬的石塊,稱為“公平石”。當年筍商云集,收購筍干,簽訂契約,商討價格等均在公棧內進行。據史料記載,“筍幫公棧”曾為福建、浙江、江西、河南等省市筍業商貿組織的中心聯絡機構,成為中原和華東南地區的最大民間筍業同業公會組織。位于永安貢川鎮勝利巷43號 ... 查看詳情

萬壽巖

萬壽巖由石灰巖構成,巖溶發育,生成十幾個洞穴。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在靈峰洞和船帆洞內,船帆洞下層文化層發現的距今約二萬年的人工石鋪地面,屬全國首次,世界罕見。其中出土的石制品、骨角器和動物化石等,年代分別為18萬年和1-3萬年。該遺址是三元森林公園八大景之一。位于三明市巖前鎮本點東北向,車程十多分鐘即達山腳下。古人類活動遺址,歷史人文和自然巖溶景觀豐富。有一座精心布置的博物館可以參觀。發掘出大量珍貴石器的靈峰洞和船帆洞不定期開放。交通三明市的大三元百貨廣場乘坐去巖前的班車,票價為6元,車程大約40分鐘。門票目前暫不收門票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