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徂徠山國家森林公園

徂徠山,位于泰安市和新泰市的交界處,山脈東西走向,逶迤百余里,與泰山遙遙相對,主峰太平頂1028米。山間古跡眾多,其中曬纓臺為孔子聞歌處,竹溪為天寶年間李白與孔巢父、張叔明等聚會之地。西漢末年樊崇領導的義軍曾在這里安營扎寨,清時捻軍曾在此大敗清軍。徂徠山現存多處寺廟觀庵和碑碣石刻,其中隱仙觀坐落在茶石峪,明代所建,主要建筑包括:六逸堂、呂祖殿等,附近石壁另有許多文人題刻。徂徠山最著名的摩崖,在黃花嶺鄉徂徠山東段南側的映佛山頂和光華寺東南,為北齊年間(570年)所刻隸書,與泰山經石峪和鄒縣鐵山刻石齊名。門票20元 查看詳情

后石塢

后石塢位于岱陰天空山下,從岱頂乘后石塢索道直達。 后石塢內有獨足盤、古松園、元君廟、九龍崗、天燭峰諸等景點。碧霞元君行宮,行宮分東西兩院,東院正殿祀三官,西院正殿祀碧霞元君。另外,院內還有一天然石洞,名“黃花洞”,傳說是玉女修真處。洞頂水滴若珠,滴入深池叮咚作響,名曰“靈異泉”。這里古松萬頃,著名的姊妹松、臥虎松、臥龍松、燭焰松都在附近。交通從岱頂乘后石塢索道可直達 查看詳情

扇子崖

天勝寨西有一峰,高聳峻削,丹壁奇特,名扇子崖,明代楊博為其題詞“仙人掌”。 扇子崖峰極險峻,唯借助繩索自西南隅方可攀巔。赤眉軍曾就頂設望哨,明代舉人王無欲筑室崖巔,后又結茅其下,名“西山別業”。峰崖交接處為山口,前有扇子崖廟,殿西有地母宮,再西為太陽廟。 自正殿前沿階下谷,有真武洞,清光緒年間建,題額“玄天上帝”,內祀真武神及金童玉女。前為會仙庵舊址,今房基、石廟尤存。又東路旁有巨石,上有清康熙初年線刻一老僧坐蓮修身。廟南隔溪相望有弄水巖,雙峰崛起,澗水東流,至西百丈崖下注西溪。 山口后是長谷絕澗,名青桐澗。明清時山民多在此采青桐芽制茶,名“女兒茶”。澗北有壺瓶崖,危崖萬丈,突兀類壺 ... 查看詳情

探海石-云海玉盤

探海石,是位于岱頂的一塊突兀伸出的怪石,石長6.5米,是泰山標志之一,也是登岱觀日出的好地方,其上可觀云海玉盤奇景。 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氣蒸發上升,加之夏季從海上吹來的暖溫空氣被高壓氣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時,如果無風,在岱頂就會看見白云平鋪萬里,猶如一個巨大的玉盤懸浮在天地之間。遠處的群山全被云霧吞沒,只有幾座山頭露出云端;近處游人踏云駕霧,仿佛來到了天外。微風吹來,云海浮波,諸峰時隱時現,像不可捉摸的仙島,風大了,玉盤便化為巨龍,上下飛騰,倒海翻江。 查看詳情

秦泰山刻石

秦泰山刻石位于岱廟東御座大殿露臺前西側,是泰山石刻中時代最早的作品,刻石原在岱頂玉女池旁,后迭移至此。 秦泰山刻石鐫刻著秦始皇功德銘和二世詔書,由丞相李斯篆書,為國家一級文物,堪稱稀世珍寶。刻石原文222字,歷經滄桑,現僅存十字:“臣去疾臣請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殘泐。 查看詳情

玉泉寺

玉泉寺又名谷山寺,俗稱佛爺寺,位于岱陰谷山北麓。南北朝時由北魏高僧意師創建,后歷經興廢,僅存遺址。現在的玉泉寺為1993年重建,殿內祀釋迦牟尼和十八羅漢泥塑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寺內古碑聳立,銀杏參天,一派古剎風貌。寺東有一古泉,泉水甘洌,泉側嵌一古碣,有金黨懷英隸書“玉泉”二字,寺后山崗上有“一畝松”,樹冠如棚,生機盎然。門票10元 查看詳情

瞻魯臺

瞻魯臺在舍身崖上,上有巨石突兀,高約3.3米,石旁大書“瞻魯臺”,俗稱幡桿石,傳孔子曾登此瞻魯都曲阜。石上有趙樸初題:“造化鐘神秀”、周而復題“煙橫云倚”等諸刻。舍身崖在仙人橋之上,三面絕壁,陡峭如削,上可舉手觸天,下臨深淵萬丈,飄飄在青云之上,巍巍居高山之巔,置身其中,令人頭暈目眩,魂飛九霄。舍身崖傳說:相傳,在明朝時候,山前白峪村有個叫徐德厚的在泰城開店,遇一對何姓父子投宿。何父住店多日,整日唉聲嘆氣。德厚問他,方知何父曾為治老母之病,許諾來此舍身,卻怕死后老母無人照顧,故要將子代父,卻又不忍將兒子推下懸崖,又求德厚能代他舍子。德厚答應了他,將其子帶出藏匿,告訴何父其子已舍生。何父信以為真, ... 查看詳情

南天門

南天門位于泰山十八盤的盡頭,南天門又名三天門,位于十八盤的盡頭,是登山盤道頂端,海拔1460米,古稱“天門關”。元中統五年,由布山道士張志純創建,明清多次重修,建國后又翻修兩次,現在建筑保持了清代的風格。南天門坐落于飛龍巖與翔鳳嶺之間的低坳處,雙峰夾峙,仿佛天門自開。由下仰視,猶如天上宮闕,是登泰山頂的門戶。門內有小院,正殿為三靈侯殿,宋真宗東封泰山時建,祀周諫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后改為關帝廟。今置東岳大帝銅像。正殿前為東、西配殿,1984年重建,內供明萬歷年間女神銅像。正殿后是新辟觀景臺,石欄半圍,開闊寬敞,可瞻岱陰諸景。天街南天門東北有石坊,明人題額“升中”,清末廢。1986年重建,今人 ... 查看詳情

岱廟

岱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舊稱東嶽廟或泰山行宮。位于泰安市區北,泰山南麓。它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為道教神府,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把泰山神的地方。創建歷史悠久,有“秦即作疇”、“漢亦起宮”之載。唐開元十三年進行增修,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再次進行大規模的擴建,據《重修泰岳廟記碑》所載,時有“殿、寢、堂、闔、門、亭、庫、館、樓、觀、廊、廡八百一十有三楹”。金代部分建筑被毀,元時又有增修,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廟內大部分建筑遭到焚毀,清代再次修繕。岱廟城堞高筑,廟貌巍峨,宮闕重疊,氣象萬千。岱廟創建于漢代,至唐時已殿閣輝煌。在宋真宗大舉封禪時,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貺殿等,更見規 ... 查看詳情

升仙坊

升仙坊位于緊十八盤的起始處,為兩柱單門式石坊,額題楷書“升仙坊”。此處山勢陡峻,懸崖測立,上臨岱頂天庭,咫尺仙境,似有飄然升仙的意境。游人至此小憩,每每浮想聯翩。回視山下,常有騰身云霄之感,舉首仰望,南天門近在眼前,岱頂在望。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