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天氣預報

20 ~ 32℃
多云轉陰
東風3-4級
查看天氣詳情
六安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霍山縣孔廟

位于老城中心,占地4345平方米,房屋面積1682平方米,始建于明代弘治五年(1488年)。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后大殿、東大殿、西大殿。大成殿高14米,為歇山八角重檐,殿前有東西兩廂,東廂設敬亭,西廂設宿齋亭,正殿設祭壇,殿前原有躍龍池,池上建有拱橋,正殿現為出土文物展廳,陳列縣境內自漢至清各代出土文物。1981年11月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查看詳情

龍頭塔

位于舒城城關東側,俗稱“城錐”,因第四層有碑刻“龍頭”二字而稱龍頭塔。青磚砌,實心,六角形,閣式造型,高20.7米,七層,落剎為生鐵所鑄,分三層,葫蘆狀。始建于明天啟元年(1621年),清乾隆二十九年(1725年)重修。建國后,人民政府于1956年、1979年兩次撥款維修。1984年11月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文物。 查看詳情

壽縣孔廟

位于城內西大街,元代建。自元泰定元年(1324年)至清光緒六年(1880年),先后維修、擴建42次,形成一規模宏大、體系完備的建筑群體。廟宇坐北朝南,占地約2萬平方米,前有大照壁、文明坊、文筆亭,東有文昌宮,西有忠義詞、節孝詞、節孝坊。中軸線上為五進重院:第一進院落前有“浮宮”、“快睹”、“仰高”三坊,后為“根星”、“金聲”、“玉振”三門,左右“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兩坊相向;二進院落中心為“伴池”、東禮門、西義路。池北中軸線上為“前門”,其耳房為名宦詞。西為鄉賢飼;三進院落主體為大成殿,兩側為東西點。大成殿后由“救救“坊”與左右“升堂”、“入室”二門組成第四重院落;明倫堂居后,其東側為崇圣飼 ... 查看詳情

壽縣清真寺

清真寺座落在西大街清真寺巷內,相傳這座清真寺始建于唐,經考證為明代建筑。1981年維修寺院時,發現兩塊藏于殿頂內的志年望磚,銘文一為“明天啟年建,道光年重修”,一為“光緒年重修”。清真寺坐西向東,總面積5600多平方米。寺內有三進重院,前院正門為大中門,正中是主建筑物無相寶殿,即禮拜殿,殿前有石臺,兩廂為阿文教學用房。后院是由環繞無相寶殿圍墻形成。院內有4棵綠蔭蔽日的參天銀杏樹,寺院肅穆、莊重。 查看詳情

原六安縣孔廟

今為縣文化館駐址,建于元大德四年,歷經數次重修、擴建,至明萬歷年間形成一定規模。明末毀于兵燹,清初復修,民國年間改作別用。建國初,僅存戟門、大成殿、明倫堂及東西廊房。1978年拆除戟門,建文化樓。1982年至1984年,對大成殿、明倫堂進行維修,重安隔扇門,大成殿頂換成黃色琉璃瓦,四角飛檐有仙人騎鶴、跑獸等裝飾。 查看詳情

昭慶寺

昭慶寺位于六安市區東南30公里處。始建于唐貞觀年間,為唐代四大昭慶之一。從南宋景平年間至清光緒七年(1881年),曾先后九次重修。寺廟共分四進,依次是彌勒殿、大雄寶殿、毗羅殿和接引殿,兩側有禪堂、客堂、齋堂,殿內有銅鑄、木雕及泥塑的如來佛、觀世音、地藏王、十八羅漢、哼哈二將等大小佛像800多尊,雕梁畫棟,巍巍壯觀。據廟史記載,唐王李世民曾到此燒香敬佛。每年農歷二月、九月的十九日舉辦廟會。 查看詳情

七門堰

位于舒城縣西南七門山下,是我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距今已2000余年。漢高祖7年(公元前200年),劉信為羹頡候,食邑于舒,始于七門嶺下阻河筑堰,曰“七門”,引水東北,發展農耕,灌田8萬余畝;又于東加筑烏羊、槽牘堰,謂之“七門三堰”,灌田共廢,廢斷龍舒水,灌田1500頃。明宣德年間(1426-1435),縣令劉顯在進行疏浚,擴大灌溉面積的同時,制定用水辦法和管理制度,人民世受其利,為紀念劉信、劉馥、劉顯,于堰建“三劉祠”,勒石樹碑,記三人功德。七門堰以充分利用自然陂、蕩、塘、溝,形成自流灌溉網為其特征。這里有山有水,山水相映,宜于游人。“三堰余澤”,被譽為“龍舒八景之一”。 查看詳情

壽春古城

壽春古城所在的壽縣,為壽縣縣城,位于淮南岸的八公山下,肥水饒城而過。它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軍事重鎮。古稱壽春、壽陽、壽州,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自陳遷都壽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壽縣還是全國文物大縣。由喬石題寫館名的壽春楚文化博物館,珍藏著上自殷商下迄明清不同時期的文物達6000余件,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就有數百件。 壽春古城景觀: 壽春古城有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宋代城墻,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壽春古城以其獨具魅力的名山、名水、名城、名人,享譽海內外。 現存城墻為北宋熙寧年間重建,石基磚壁,高8.33米,頂寬6—10米,周長7147米,城內面積3.65平方公里。城 ... 查看詳情

李家圩地主莊園

李家圩地主莊園坐落在霍邱縣城西32公里西山腳下,是全國四大地主莊園之一,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莊園是一個典型的封建城堡,建筑頗有特色。四周深濠固防,二道河護圩,圩周石墻高矗,四角炮樓成犄角之勢。莊園內一線穿珠,一宅三院,一幢高一幢,門庭各為三間,檐口內為卷棚,靠墻立柱,橫有門楣,兩邊柱頭鑲有童墩,配有精雕龍撐。靠門兩側有大型石鼓,黑漆大門下有閘板,門樓房頂為五脊六獸,正脊兩端塑有龍頭,房川脊裝有鰲魚獸頭,脊中有鐵鑄雄鷹,拱坊上有雕刻彩繪。現存房屋數十間。莊園由李圖南始建于清咸豐六年(1856年)。后來,大地主李夢庚勾結官府霸占土地達20萬畝,分布在今皖豫的霍邱、金寨、潁上、固始等地。李夢庚曾 ... 查看詳情

安豐塘

安豐塘,位于壽縣城南30公里處,古稱芍陂,是我國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芍陂始建于春秋時期,原周長有60公里,相傳為楚相孫叔敖主持修建,是我國最早的人工水庫。芍陂施工技術講究,選址合理,蓄灌關系考慮周全,被譽為“神州第一大塘”。為紀念孫叔敖,北堤外建有孫公祠,現存殿宇、碑庫各3間,石刻19塊,碑文記述芍陂地理位置、水源、灌區分布、用水規劃及歷代整修情況。如今的安豐塘水域面積達5萬畝,灌溉著江淮大地63萬畝良田,堤壩內坡由石塊鋪砌,塘內煙波浩渺,堤岸綠柳成蔭,不少國內外水利專家和國際友人來這里參觀考察過。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