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天氣預報

10 ~ 25℃
晴轉陰
<3級
查看天氣詳情
大理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又名葉榆城、紫禁城、中和鎮,位于下關以北13公里,背靠蒼山,面臨洱海。據文獻記載,它城墻高2丈5尺,厚2丈;東西南北各有一城門,上有城樓,分別叫做通海、蒼山、承恩、安遠。城的四角還有角樓,也各有名稱為穎川、西平、孔明、長卿。城墻的外墻為磚,上列矩碟,下環城溝。城內市井儼然,布局呈棋盤狀,從南到北有5條街,從東到西有8條巷。古城外有條護城河,城內街道都是南北、東西走向,是典型的棋盤式布局。古城的建筑為清一色的青瓦屋面,顯得十分的古樸。另外,大理人愛花,每戶都有花園,名貴的大理山茶花,杜鵑花,素馨蘭爭奇斗艷。蒼山雪泉進城過街,向東直奔洱海。交通從下關坐2 ... 查看詳情

巍山古城

巍山古城又稱蒙化城,為古代南詔國的發祥地,是巍山縣政府的所在地,距大理市61千米。據記載,早在漢武帝時,這里就已經開始設縣,現存的巍山古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整個古城比較完好地保存著明清時代的棋盤式建筑格局。城中大量歷史遺跡和古建筑,都是有紀念意義和研究價值的,很值得游覽。交通從下關乘車前往巍山縣,約2小時即可到達。 查看詳情

崇圣寺三塔

大理崇圣寺三塔,距離下關14千米,位于大理以北1.5千米蒼山應樂峰下,背靠蒼山,面臨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組成,呈鼎立之態,遠遠望去,雄渾壯麗,是蒼洱勝景之一。崇圣寺三塔的基座為方形,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其東面正中有塊石照壁,上書“永鎮山川”四個大字,頗有氣魄。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為方形16層密檐式塔,底寬9.9米,高69.13米,塔頂有銅制覆缽,上置塔剎,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三塔相傳建于南詔保和時期,近年來曾在塔頂發現南詔、大理中時期的重要文物600余件。南、北二小塔,位于主塔之后,兩塔間距97.5米,與主塔相距70米,成三塔鼎足之勢,兩塔均為八斛形檐式空心 ... 查看詳情

寶相寺

寶相寺又名石寶寺,位于佛頂山險峻的懸崖上,被稱為“云南的懸空寺”。起先這是一座道觀,后來佛教興盛,除玉皇閣外,大多廟宇均祭佛像,便成為一個佛道合流的場所。這里的風景無須過多描繪,只需點出寶相八景,便可見一斑,所謂寶相八景即為:密林藏寺、石橋古坊、鳥鳴幽谷、聳巖含閣、飛瀑垂簾、夕照寶崖、古木懸藤、紅葉似花。在寶相寺景區,最富魅力的人文景觀便是以這里為中心每年秋季舉行的石寶山歌會。石寶山歌會是白族地區盛大的民族傳統節日,會期從農歷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初一,屆時,劍川、洱源、大理、麗江、蘭坪等地的白族群眾從四面八方匯集到此,清凈的山野成了白族歡歌的海洋。門票石寶山門票已包含在內。 查看詳情

海云居

海云居位于寶相寺以東3千米處,是進入石寶山風景區的第一座佛教寺廟,位于石寶山山門左側的石傘山麓。它坐西南朝東北,面對一碧如洗的劍湖,遙對麗江玉龍雪山,位置得天獨厚。海云居是清康熙年間劍川高僧普聯和尚(向湖村人)所創建,一進三院,層臺迭高,規模雖小但布局嚴謹,禪房不多卻曲折迂回。進山門先入天王殿,從佛后屏風拾級而上就到了上院大雄寶殿。大殿為單檐歇山式五脊頂。殿內佛龕中塑有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和釋迦牟尼佛。如果游客從甸南或劍川縣城前來,首先到達的便是這里。 查看詳情

太和城遺址

太和城遺址位于大理古城以南7千米的太和村西蒼山佛頂峰麓。遺址西起佛頂峰,以南延伸至洱濱村,長3350米,以北延伸至洱海岸邊,長3225米,全城面積約3平方千米,一直到明朝后才逐漸荒廢,現在保留著一些斷壁殘垣。太和城曾經是古代南詔國的都城,公元739年遷都于此,直到779年,作為南詔國都,是南詔前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交通可從大理古城或下關乘中巴前往,從下關出發約需15分鐘,票價2元,路旁可以看見有“太和城遺址”的標牌。 查看詳情

五華樓

大理古城的建筑為清一色的青瓦屋面,顯得十分的古樸。在歷經1200多年滄桑的古城中央,四亭拱托、清流環繞的一座宏大精美佳構就是南詔、大理國歷史上著名的五華樓。古時五華樓是官方聚會宴請貴賓的地方,高達五層,可容萬人站立。但在歷史上五華樓幾次焚毀又幾次重建,走過千年滄桑。現在的五華樓是1998年重建的,是一座高二十多米的四層建筑,下面的一層為臺座,上面的三層為樓。五華樓是大理古城的標志性建筑之一,精美瑰麗讓人贊賞。 查看詳情

寶林寺

寶林寺位于蒼山斜陽峰麓寶林村的后面,距下關約3千米。該寺三面環山,坐西向東,面對洱海,寶林寺始建于明代,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重建,與洱海邊上的天鏡閣、珠海閣、浩然閣、水月閣齊名,同為大理的名勝。寺內供奉著本主神的龍王、段赤城等塑像,殿的兩側有這樣一幅對聯:“開山引泉,八村受益,自那陀洪恩傳萬世;斬蟒除害,四處得安,段赤城義膽照千秋”。該對聯講述的是英雄段赤城斬蟒引泉的傳說。交通可從下關乘中巴前往,也可步行。 查看詳情

感通寺

感通寺位于點蒼山圣應峰南麓,大理古城和下關之間,距大理古城約5千米,距離下關約11千米。感通寺背靠四季積雪不化的蒼山,面對煙波浩淼,白帆點點的洱海,集天地間靈于一身,又名蕩山寺。這里還有一則關于感通寺的傳說,相傳,明洪武十七年,感通寺的住持——無極大法師前往南京朝覲明太祖朱元璋,并帶去了一匹白馬,一株茶樹。進獻時正好是初春,白馬嘶鳴,茶樹開花。當時,明太祖認為馬嘶花放,是大明江山的吉祥之兆,于是便給無極和尚賜名為“法天”,并授其職務為“大理府僧綱司都綱”(當時管理佛寺的大和尚的職務),并賜詩18首送歸。全山僧眾迎接無極歸來的地方,后來也建了寺廟,稱為班山(即現在感通寺山門下側)。從此感通山寺廟大 ... 查看詳情

中和寺

中和寺因位于蒼山中和峰而得名,廟宇建在中和峰半山腰上,曾被清朝康熙皇帝賜匾“滇云拱橋”,是大理著名的道教寺觀之一,建于明代。每年農歷正月初九,道教祭祀玉皇大帝圣誕的“松花會”,是中和寺最盛大的廟會。來自附近的朝山者絡繹不絕,會期持續10多天。中和寺是蒼山十九峰的中心山峰,東部正前方剛好是大理古城及洱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了俯瞰蒼洱風光的最佳地點。交通從大理古城乘蒼山索道即可到達。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