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天氣預報

11 ~ 29℃
晴轉多云
<3級
查看天氣詳情
天水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秦山廟

泰山廟坐落在秦安縣城東的鳳山上,是保存完整的泰山廟古建筑群。安維峻詩贊“洞天高處是,煙井望中多”。泰山廟的殿亭樓,是按鳳山山脊的自然地形,錯落有致,風臺建筑,間有縈繞勾欄,盤曲石徑相通連。第一臺是東岳天齊廟,落成于清同治年間。主題建筑是東岳大殿,為全山建筑之冠。前有山門,兩廂配以齋舍,殿前建有抱廈,院中復建抱廈,這組建筑群的平面設計巧妙,建筑工藝精湛美觀。東岳大殿后是一座高三層的重檐歇三頂樓閣式“蓬萊閣”,巍峨屹立于高大的方形臺基上,氣勢軒昂,直插云天,牙檐高啄,映翠飛丹。門票5元 查看詳情

大地灣遺址

位于秦安縣城東北45千米五營鄉,屬仰韶文化遺址,距今7800年。早期為半地穴,晚期修建房舍。其中一座長14米,寬11米,木柱百余根,地面為沙石混合土鋪設,堅硬光滑,是我國首次發現如此規模的新時期建筑。該遺址出土了大量陶、石、骨器,其中一件人首彩繪陶平和6000年前的變體魚紋彩陶大盆為彩陶精品。大地灣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交通從天水汽車站乘五營鄉方向的長途汽車。門票5元8:00~17:00 查看詳情

李廣墓

李廣墓位于天水市城南石馬坪。李廣墓建于何時,史無記載。這座李廣墓是衣冠冢墓,墓地有高達6米的碑塔一座,塔前有祭亭三間,均為30年代初建造。墓地中央是一高約10米,周長25米左右的半球形墳堆,四周砌以青磚,青草蓋頂,莊嚴肅穆。墓前豎立清乾隆已未年問重建“漢將軍李廣墓”和蔣中正題“漢將軍李廣之墓”兩塊石碑。墓地祭亭門前有兩匹漢代石雕駿馬,造型粗獷,風格古樸,但現已磨損殘缺,略具形式,石馬坪也因此而得名。交通在天水市車站有直達文山山麓的汽車。門票門票20元。開飯時間:8:00-17:00。 查看詳情

姜維墓

距甘谷縣城10里,便是姜維故里姜家莊。沿著彎彎曲曲的小石子道,上得山坡,姜公祠便近在眼前,只見祠大院,松柏林立,院西屹立著“姜維故里”的石碑。祠內姜公塑像,身材魁梧,雙眼疑視渭川。穿過姜公祠,馬溝兩旁,山峰層巒疊嶂,將軍嶺氣勢磅礴。離開將軍嶺,來拜謁姜維墓。姜維墓分為上下兩層,從下層走向上層,要穿過九臺石階,“石臺”是取九伐中原之意,石階中心,襯砌著兩顆篆形大字“遠志”。姜維墓地松柏掩映,一片肅靜,墓前豎立著一塊墓碑,上面寫著“漢大將軍姜維之墓”。墓碑后就是高大的墓,整個墓地與姜維的生平相吻合。墓高3.5米,寓意姜維35歲時就在諸葛亮手下擔任重要職務,并屢立戰功;墓地直徑6.2米,表示姜維享年6 ... 查看詳情

牧馬灘

牧馬灘位于天水市東南56公里處黨川燕子關,是通往石門景區后山的必經之路。相傳周孝王十三年,非子在此牧馬有功,被封為附庸,準許在秦地建邑。秦國為非子部落的正式名稱,號稱贏秦。秦地建邑成為秦立國的起點。1985年在此出土的漢墓中有秦簡、絲綢地圖等。 查看詳情

軒轅窯

黃帝時代在華夏文明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代,這個時代繼承了以伏羲文化為代表的原始文化,造就了酋邦文明,為奴隸制文明奠定了基礎。軒轅黃帝作為這一時期文化的代表,開創了華夏文明。而他的早年時期則是在清水度過的,清水因之而稱為“軒轅故里”。在這里,有著關于他的傳說和記載,也有他和他母親生活過的痕跡。軒轅窯,亦稱軒口窯,位于清水縣城北2公里處上邽鄉李崖村,相傳為軒轅母攜帝棲居之所。全國文物普查時發現,此處有齊家文化陶片遺存。 查看詳情

宣化崗拱北

宣化崗拱化位于張家川縣城西北10里許的北山查灣村,是中國伊斯蘭教“哲赫忍耶”學派北山門宦的紀念地。宣化崗內埋有“哲赫忍耶”門宦四位教主的遺骨,且又是哲派第七輩教主馬元章及其三弟馬元超復興教門的根據地。宣化崗拱北是全國“哲赫忍耶”教眾敬仰的中心地。宣化崗倚山就勢而建,規模宏偉可觀。其建筑精工細琢,寬敞明潔,分客人、眷屬住地以及講經傳教的庭室和教主的墳冢拱北。 查看詳情

趙充國陵園

位于清水縣城北李崖村石佛坪,距縣城1公里多。始建于漢,后歷代辟祭田,修祭殿,勒石刻碑,銘其事跡。陵園建筑典雅肅穆,氣勢恢弘,墓區現存封土冢,冢前有碑亭兩座,為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漢后將軍營品侯公諱趙充國之墓和道光年漢故將軍營平候之墓的石碑。陵園內還有魯公姬造像碑、宋墓群等,是一處休閑旅游憑吊懷古的好去處。門票5元 查看詳情

諸葛軍壘

三國時期,諸葛亮為了實現光復漢室、統一全國的大業,曾統率蜀國大軍,六出祁山,與司馬懿統率的曹魏大軍在天水展開軍事對壘,發生多次大規模的戰爭。在天水境內,至今遺留有大量蜀魏戰爭的遺跡,諸葛軍壘就是其中之一。相傳蜀軍行軍打仗時每人身上背著一個“鄉土袋”,袋中裝著家鄉的泥土,到了異鄉飲水或吃飯時,在飲食中撒入一小撮家鄉泥土,可防止水土不服。在諸葛大軍攻下天水城后,發現這里的水質很好,不用鄉土袋中的泥土也沒有一個士兵不服水土的。于是,士兵們在天水城東門外,解下身上“鄉土袋”,把袋中的泥土倒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丈八高的大土墩。天水城東門外地勢開闊平坦,是練兵演陣的理想之地。諸葛亮正好利用了這個土墩。他經常站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