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目錄

張掖天氣預報

18 ~ 30℃
<3級
查看天氣詳情

大佛寺位于甘肅省張掖城西南隅,是絲綢之路上的一處重要名勝古跡群,也是歷史文化名城張掖的標志性建筑。大佛寺為西北內陸久負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稱“塞上名剎,佛國勝境”。寺內古建林立,古樹參天,碧草成蔭,環境優美。這里有全國僅見的西夏少數民族宗教殿堂,亞洲最大的室內泥塑臥佛,世所罕見的明代手書金經,還有數以千計的館藏精品文物。

據明宣宗朱瞻基《敕賜寶覺寺碑記》稱:西夏時,有位叫嵬咩的國師,一日靜坐,聽到附近有絲竹聲音,掘地三、四尺,得翠瓦金磚覆蓋的碧玉臥佛一具,因而就地建起了這座座東面西的佛殿。大佛寺內建有牌樓式山門和四大天王殿、關祠殿、過殿、陪殿、廂房、臥佛正殿。正殿南為感應寺,北為金塔殿,后為藏金閣和土塔。

大佛寺正殿為兩層樓,重檐歇山頂,高33米,平面長方形,面寬9間,進深7間,占地總面積1770平方米。殿頂用青筒瓦笨覆蓋,殿周圍繞廊。殿內塑釋迦牟尼涅槃像,為全國最大的室內泥塑臥佛,身長34.5米,肩寬7.5米。

正殿后為藏經閣。明正統十年(1445年)英宗皇帝朱祁鎮將正統五年宮版印刷的經卷345種、685函、3584卷敕書頒賜給大佛寺。現在,這里藏有用泥金書寫的《大般若波羅密多經》等佛門瑰寶。

彌陀千佛塔俗稱土塔,高33.37米。相傳置放著釋迦攝摩勝骨灰。全塔由塔基、塔身、相輪三部分組成。塔基每邊長23米,層層向上收小,共13節,華蓋直徑4米多,四周飾有36塊銅質板瓦,懸掛著36個流蘇風鈴。該塔造形別致,和北京妙應寺白塔有相似之處。

古剎大佛寺與西夏、元朝皇室有著密切的關系。西夏太后經常來寺內朝拜、居住,張掖大佛寺據傳曾為元世祖忽必烈降生地,元世祖忽必烈的母后別吉太后也曾在這里久居,別吉太后的靈柩曾寄放于寺內。南宋末年,宋恭宗趙顯被虜后為避禍而出家于此。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被大佛寺的宏偉建筑和張掖的繁華所嘆引,曾留居一年之久。

除以上景點外,大佛寺景區內還有佛教藝術、佛教經籍陳列廳,曼荼羅藝術壁畫廳,歷史文物陳列廳等多個展區對外開放。

大佛寺,始稱“迦葉如來寺”,因寺內供奉釋迦牟尼涅磐像,故又稱“臥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歷時五載,至西夏貞觀三年竣工,歷經明、清兩朝擴建,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寺院由山門、牌樓、大佛殿、萬圣殿、藏經殿、配殿、土塔等組成完整的建筑群。現為張掖市甘州區博物館所在地。

大佛寺是國家級的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風險等級博物館、國家4A級旅游景區。

交通

可從市區步行前往,從鎮遠樓南行一站路,便可到達大佛寺的后門。

門票

4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