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蕩山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經行峽

位于大龍湫景區。指雁渡堤(能仁寺前東南水口中)至東龍門的那一段山峽,取名于唐貫休“雁蕩經行云漠漠”贊語中的“經行”二字。峽兩旁峰巒險拔,巖壁陡削,境極清幽。在峽內右手面山坡平地上有座化身亭,磚砌,八角,亭高約4米,右卷門高約2米,寬約1.5米。頂上有之個通天孔,亭左側各有一大一小的透氣孔。這是宋代建筑,為僧人園寂后火化用的亭子。 查看詳情

馬鞍嶺

位于大龍湫景區。又名石城嶺,嶺背呈“凹”字形,狀如馬鞍,是東內谷與西內谷的分界嶺,也是從靈巖景區進入大龍湫的通道。在馬鞍嶺登嶺眺望,滿目丹峰翠綠,極為壯觀,1990年嶺下開鑿一條長300多米的隧道,接通靈巖至大龍湫的車路,一面給游人帶來了方便,一面常使游人失去登嶺覽景的機會。 查看詳情

雙龍谷

位于羊角洞景區,在湖霧鎮興上村的東面,離羊角洞約3公里。因谷中有白龍潭和烏龍潭,故稱“雙龍谷”。谷內有白龍潭,是一個橢圓形的深潭,潭水經幾折之后,沿著下面的險峻突兀的峽谷怪巖而瀉注成為瀑布。瀑布下面的那個碧澄澄綠油油的甕形潭,即烏龍潭。在雙龍谷附近,還有雙蓮洞等許多優美的景觀。交通包車前往,一天約200元。 查看詳情

天柱峰

位于靈巖景區。在靈巖寺右前方,高266米,色白體圓,立地擎天,氣勢磅礴。峰北側的摩崖是有“辟立千仞”和“天不塌,賴以柱其間”,生動得描述了它的傳神。宋王十朋的《天柱峰》詩云:“女蝸石爛苦為修,四海咸懷杞國憂。誰識山中真柱石,擎天功業勝伊周。”借景抒情,令人擊節贊嘆。 查看詳情

仙橋景區

位于雁蕩山最北端,一百平方公里的景區內,山山水水間無不氤氳著清徹骨髓的仙氣。碇步穿水,竹徑通幽,如入仙境。溪叫仙溪,湖叫龍湖,湖中有瓊島仙山,跳崖而死的貞女叫仙姑,她藏身過的石窟叫仙姑洞。傳說是仙人王子晉騎鶴飛臨之地。景區許多景點都跟這位飛仙有關:仙橋、仙亭、仙人洞(北石梁洞),吹簫峰,仙亭山,丹灶巖,石棋枰……仙橋:站在仙橋景區的龍虎門朝北仰望,可見仙亭山上有一座石橋橫空,即為仙橋。橋直薄云霄,空靈險絕。過龍虎門折右,上仙亭山,經仙人洞口向東行1公里,可到橋下。橋長38米,寬約7米,高10余米。想登橋一覽,可從山北的小路上去。登橋下瞰,腳下壁立萬仞,行云流水,恍若“憑虛御空”,令人頓生飄飄欲仙 ... 查看詳情

顯勝門景區

兩崖對峙曰門。雁蕩山中稱“門”的景點多達十幾處,而以顯勝門為最。顯勝門是由兩面崖壁對峙而形成的“石門”,又稱“仙勝門”。此門高達200米左右,兩門相隔僅10余米,素有“天下第一門”之稱,為雁蕩山“門”之冠。兩壁陡立,直上云霄,氣勢雄偉磅礴;門內絕壁四合,森然環侍;腳下澗水錚錚,境極幽邃;抬頭仰望,頂壁復合,僅留一線,“非中午夜分,不見日月”。明代王綰在《游石佛洞》中云:“仰視巨石兩兩數丈,上覆復合,中空一線僅尺許,入可數百步,如丹闕開闔于層霄飄渺中,曰顯勝門。”徐霞客在《游雁蕩山后記》中說“以路蕪不能入”,可見當時道路險峻。景區入口有南閣牌樓群,區內擁有樂清市現存規模最大的墓葬之一-章綸墓,另有 ... 查看詳情

展旗峰

位于靈巖景區。在靈巖寺左前方,與天柱峰相對,高約260米,狀如大旗飄揚,氣勢壯闊。傳說此峰是遠古時代,黃帝征服蚩尤后,班師之際留下的大化成的。清袁枚有《展旗峰)詩記其事:“黃帝擒蚩尤,旌旗不復收。化為石步嶂,幅幅生清秋。” 查看詳情

百崗尖

百崗尖位于靈巖景區北端,與雁湖尖、凌云尖、烏巖尖,合稱雁蕩四大尖。百崗尖為雁蕩山主峰,由三尖合成,東尖較低,西尖最高,海拔1150米。登臨峰頂,可俯瞰全山風景。舉目遙望,數縣河山,萬里東海,盡收眼底。“百崗云海”如波洶濤涌,變幻無常,景色壯觀,令人神往,常與“雁湖日出”并提。百崗尖山高崖陡,過去游人少至。現有車路通達,欲登高一覽,可從大遠黿坑沿盤山車路而上,或乘坐汽車直上山頂。 查看詳情

北斗洞

位于靈峰景區。古稱伏虎洞,因洞口正對著伏虎峰而得名,后因道家禮拜北斗元君,而改今名。此沿位于觀音洞左側。洞上巖壁有大蝠之形,洞口俯視亦有巖似大蝠飛升,洞頂有橫石似青龍入洞,還有水痕似白龍騰飛。洞淺而闊,陽光充足,洞內凌霄殿,筑有四層道觀,幽靜有致。另有“青石臥龍”、“金鳥玉兔”、“倒掛青蛙”等景觀。 查看詳情

方洞

位于靈巖景區西面,洞內有三處滴泉,積水可飲。洞口有百余米的棧道,在絕壁中架起,險峻非常,許多人不敢嘗試,近年筑以欄桿,才有安全之感。交通響嶺頭乘景區公交車2.5元可達方洞路口;也可出大龍湫后搭景區公交到方洞。門票纜車40元,可從山底步行至方洞,省去纜車費。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