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氣預報

20 ~ 27℃
<3級
查看天氣詳情

如今,占地2公頃(5英畝)的豫園里,分成了六大具有蘇州風格的領域:


三穗堂景區
    三穗堂是豫園的主要建筑之壹,取名三穗,寓有吉祥之意。在清代曾是上海地區政治經濟的活動中心,是官府慶典和「宣講圣諭」之處。堂內陳設的是名貴的清代根雕家具,整組桌椅依天然樹根造型巧妙拼接,渾然天成,堪稱藝術瑰寶。

萬花樓景區
    萬花樓 花神閣遺址,改建西園后稱“萬花深處”,西園勝景之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為餅豆業公所重建,后因添建格思堂(早已拆去),僅存一樓。當時主要用于祭祀活動和同業議事,以人神僅咫尺相隔而名“神尺堂”,1950年后恢復“萬花樓”名。

   萬花樓精雕細鏤,造型美觀樓下四角有梅蘭竹菊圖案漏窗四幅樓南面有湖石假山 四周多回廊曲檻,三步一折,五步一彎 廊旁的白色粉墻邊,依墻綴以石峰,栽植翠竹。

點春堂景區
  點春堂位于江南古典園林豫園內,是1853年9月到1855年2月上海小刀會起義期間,起義軍首領之一的統理政教招討左元帥陳阿林的指揮所舊址。上海小刀會起義是近代史上上海人民第一次規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爭,是當時席卷全國的太平天國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點春堂作為該次起義的唯一遺址,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珍貴歷史場所。2003年1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點春堂現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共五間,陳列著有關上海小刀會起義軍使用過的武器和自鑄的貨幣日月錢以及發布的文告等文物。

會景樓景區
  點春堂位于江南古典園林豫園內,是1853年9月到1855年2月上海小刀會起義期間,起義軍首領之一的統理政教招討左元帥陳阿林的指揮所舊址。上海小刀會起義是近代史上上海人民第一次規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爭,是當時席卷全國的太平天國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點春堂作為該次起義的唯一遺址,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珍貴歷史場所。2003年1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點春堂現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共五間,陳列著有關上海小刀會起義軍使用過的武器和自鑄的貨幣日月錢以及發布的文告等文物。

玉華堂景區
   玉華堂面對玉玲瓏,這是明時豫園主人潘允端的書齋。潘允端十分鐘愛玉玲瓏,為便于朝夕觀賞,特意蓋了這座建筑,并以玉玲瓏石上的“玉華”兩字命名。匾額上的“玉華”兩字,系集明代書畫家文征明的墨跡所成。現堂內仍按明代書房擺設,陳列的書案、方桌、靠椅、躺椅都是明清遺留下來的紅木家具,雍容典雅。

內園景區
   內園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五十年代末修復豫園時,把內園與豫園相連,成為園中之園。內園面積僅二畝一分八厘六毫,但十分精致,亭臺花木,池沼木石,妥為修整,是保存較好的清代小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