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天氣預報

21 ~ 29℃
小雨轉晴
西南風<3級
查看天氣詳情
安慶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浮山

古名浮渡山,位于皖中偏西南、長江北岸的白蕩湖濱,南距樅陽縣城36公里,北與巢湖地區的廬江縣交界,最高峰海拔165米,面積15平方公里。浮山是一個以火山巖洞和摩崖石刻為特色,山水清淑,巖壑靈奇,是一個以火山巖洞、摩崖石刻為特色,以河湖風光、人文景觀相輝映的風景名勝區。浮山因其“東西南北皆水匯”、“山浮水面水浮山”而得名。其主要景區面積76.6km2,該景區以獨特的火山地質地貌、摩崖石刻、河湖風光而著稱于世。張公巖景區是浮山主景區之一,此處集宗教遺跡、火山巖洞、摩崖石刻于一體。浮山是一座沉睡億年之久的古火山,擁有奇峰突兀盆地之中,石壁聳入云霄之上,幽洞藏于山壁,天池生于絕頂的火山地貌。其地質構造是國 ... 查看詳情

妙道山

妙道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安徽省岳西縣西南部,總面積3000公頃,共有5大景區,分別是聚云峰、祖師峰、紫柳園、南溪源和龍門峽谷。景區內群巒疊嶂、林海茫茫、風光無限。 這里的石獅嘯月、石破天驚、天生石鏡、仙憩遺蹤、妙筆生花、祖師古洞等奇特景觀,令人稱奇叫絕。秀出山林的雨后晶簾、九曲飛翠、瀉銀瀑、龍門大瀑布、玉杯潭、烏龍潭等碧潭飛瀑,蔚為壯觀。 另大面積天然次生林保存完好,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珍稀植物有鵝掌楸、香果樹、藍果樹、銀杏、大別山五針松等60余種,珍稀動物有娃娃魚、金錢豹、香獐、白冠長尾雉、小靈貓等20多種,被稱為“大別山天然物種基因庫”。生長在高山之巔沼澤地上的千年紫柳千姿百態,極為罕 ... 查看詳情

桐城派陳列館

桐城派陳列館位于位于桐城古城公園路“告春及軒”內。該館以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興衰為主線,以重要代表作家的師承關系為順序,縱線排列;以重要代表作家生活的時代背景、文學交流、學術貢獻為塊面,橫向展開,匯文物精粹、歷史遺存、著作版本、學術研究于一爐。內容豐富,特色鮮明,深入淺出,融學術性、知識性、通俗性于一體,以繼承優秀民族文化傳統,進而弘揚桐城文化,建設現代文部。該館是了解桐城、認知桐城派及研究古代文學史的窗口,為海內外有關專家學者青睞。 查看詳情

桐城市博物館

桐城市博物館建立于1984年,館址設在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桐城文廟內,占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館內收藏有春秋獸耳尊、戰國青銅戈、漢代銅鍾、西晉虎子、六朝蓮社尊、唐代銅鏡、宋代龍泉洗、元代瓷熏爐、明代東瓜罐等精美文物4000余件。 基本陳列:共有四個基本陳列展館,其中“精品文物館”展出館藏精品文物,包括青銅器、陶瓷器、字畫、雜件等;“桐城派文物陳列館”介紹桐城散文流派初創、興盛、衰微的過程及重要代表人物;《大成殿泥彩塑陳列》展出孔子等一圣、四公、十二哲泥彩塑及清代的御書匾額、楹聯;《嚴鳳英藝術生涯陳列》分從藝、新生、輝煌、流芳等四部分展示了“黃梅戲造就了嚴鳳英,嚴鳳英發展了黃梅戲”這一陳 ... 查看詳情

嚴鳳英藝術生涯陳列室

嚴鳳英藝術生涯陳列室,位于桐城市文廟后院西廡內。該展覽以黃梅戲塑造了嚴鳳英,嚴鳳英發展了黃梅戲為主題,共分五個部分。通過五百余幅照片,上百件實物、資料和音像,全面介紹嚴風英從唱草臺戲走向黃梅戲大舞臺的不平凡的藝術生涯,向廣大觀眾展示了嚴鳳英在黃梅戲藝苑里的輝煌成就。嚴風英(1930--1968),桐城市羅嶺鎮(今安慶市宜秀區)人。從小牧牛放歌,拜老藝人嚴云高為師,漂泊賣藝。1953年她調到省黃梅戲劇團,步入黃梅戲藝術殿壇。在省黃梅戲劇團經歷了十五個春秋,主演過五十多個劇目,其中《天仙配》、《女附馬》、《牛郎織女》等被拍成電影。她塑造了眾多的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使黃梅戲躋身于全國五大劇種之列,攀上 ... 查看詳情

安慶振風塔

古稱護國永昌禪寺,又名萬佛塔,聳立于長江之濱,迎江寺內,俗稱“萬里長江第一塔”。始建于明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歷時400余載,享有“過了安慶不看塔”之譽。相傳振風塔是為了振興文風所建。邑紳阮自華募資重修,殿宇華麗,氣勢恢宏,為沿江名剎。塔高72.7米,在全國108座磚石結構塔中名列第二;為七層八角樓閣式建筑,各懸銅鈴,風起叮當作響,登塔遠眺,巍巍龍山,浩浩長江,宜城風光,盡收眼底。背景資料:佛塔,又稱浮圖、佛圖。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后,中華大地上聳立起座座佛塔,與中國傳統的建筑學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民族風格的佛教建筑文化。塔本來的作用是承奉僧佛主的舍利,是佛教徒頂膜拜的對象,一座塔往往成為一座 ... 查看詳情

桐城文廟

桐城文廟為明清以來當地祭孔的禮制性建筑群,雄居縣城中心,面臨廣場,正對繁華街區和平路,名人故居集中的老街三面環擁,如眾星拱月。 據《安慶府志》、《桐城縣志》,文廟原在縣城東郊外,始建于元延佑初年(公元1314年),元末毀于兵火。明洪武初移建于今址。后因屢遭兵火與風雨侵蝕,明清兩代修葺19次。雖然迭經廢興,而今還其原貌,整修一新的文廟,仍然格局堂皇、古樸典雅。 游覽指南: 文廟建筑群以大成殿為中心,以南北中心線為對稱軸。主要建筑有門樓、宮墻、泮池、泮橋(又名狀元橋)、大成門、崇圣祠、土神祠、東西長廡等。占地總面積達3200平方米。門樓正鎏金“文廟”二字,系趙樸初先生題書。 主體建筑大成 ... 查看詳情

迎江寺

迎江寺雄峙于城東大江之濱。古稱護國永昌禪寺,又名萬佛寺。始建于北宋開寶七年(974)。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邑紳阮自華募資重修,殿宇華麗,氣勢恢宏,為沿江名剎。游覽指南:寺由殿、堂、閣、樓、房、塔、園等古建筑群組合而成,占地2.2萬平方米。臨江的山門上嵌有清光緒帝手書的“迎江寺”3個楷書金字,雄渾穩健,光彩熠熠。漢白玉石的門券上嵌有四爪神龍浮雕。山門左右分置大鐵錨,重約3噸,為眾寺院所不有。據民間傳說,安慶地形如船,塔為桅桿,若不以錨鎮固,安慶城將隨江東去,故而設之。步入山門即為天王大殿,彌勒佛端坐神龕內,四大天王分列兩側,神態各異。拾級28階而上,為趙樸初手書匾額的大雄寶殿。后為毗盧殿, ... 查看詳情

啖椒堂及左公祠

“啖椒堂”:是左光斗故居,坐落桐城市桐城古城北大街。左光斗(1575-1625),字遺直,號浮丘,桐城人,明萬歷進士。官至都察院左僉都御史,施惠政,政聲著,是民族英雄史可法的恩師。巡京都,查吏部賣官售爵,搜出假印七十,查出偽官一百余,不趨權貴,嫉惡如仇,故名其故居,曰“啖椒”。其故居分三進,前進是門樓,中進面積110.21平方米,明間為堂屋,即“啖椒堂”,長10.3米,寬4.1米,面積42.22平方米,兩側次間,為左右“上房”,均長10.3米,寬3.3米,面積33.99平方米;后進住宅四間,面積122.76平方米,每間長9.1米,寬3.4米,面積30.94平方米。“左忠毅公祠”:簡稱“左公祠”, ... 查看詳情

告春及軒

告春及軒系邑人左挺澄宅第(清末民初桐城文人,熟文諳史,曾參與翻印《桐城續修縣志》。位于桐城古城公園路,與桐城文廟相連,建于民國九年(1920),乃桐城古民居典型建筑,分“軒”和“樓”兩部分。桐城派陳列館設置于此。“樓”為主體建筑,高7.4米,前進與后進,平行營建,各為五開間。前進樓每開間長5.7米,寬3.7米,面積為172.5平方米;后進樓每開間長6.7米,寬3.7米,面積191.25平方米。兩進樓房之間的兩側,分別以4.8米高的檐墻連接,構成了長12.8米,寬3.35米的長形院落。前后樓均系木樓,內外走廊,稱為“走馬通樓”。樓層走廊欄桿,為瓶形木柱,飾以花鳥木雕,隔間為竹編泥壁。壁問窗戶,上為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