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天氣預報

25 ~ 29℃
陣雨轉中雨
<3級
查看天氣詳情

  摩星嶺原名碧云峰,位于白云山蘇家祠與龍虎崗之間,是白云山最高峰,海拔382米,是白云山三十多座山峰之首,從棲霞嶺可達摩星嶺門樓。宋、明以前,沒有“摩星嶺”之名,只有第一山之稱,康熙修《廣東志》繪白云山圖在卷首稱此山峰為“摩星嶺”,名曰“天南第一峰”,從此得名摩星嶺。李時郁有詩一首《摩星嶺獨坐詩》,傅家寶書于廣州碑林:獨坐摩星嶺,回看幾百峰,斜飛銀瀑布,削出玉芙蓉,縱日乾坤里,騰身霄漢中,方壺知不遠,云外度疏鐘。俗話說“不登白云山,不算到廣州城,不登摩星嶺就不算到白云山”。這話一點也不假。   登臨摩星嶺,不同的天氣可觀不同的景致。雨天,可觀“白云山上白云飛,白云山下白云浮”的特有風姿。晴天極目遠眺,現代化大都市建筑星羅棋布,東望沙河鎮,南臨珠江水,西看五羊城,北觀黃婆洞,“祖國南大門”的景色盡收眼底。此時不由想起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令人心胸開闊,心曠神怡。   

    

    摩星嶺與重陽節  廣州人一向有登高祈福的習慣,登上摩星嶺,會帶來平安和幸運。一組神秘的數字,引出重陽登白云山新民俗佳話,摩星嶺高達382米,極頂平臺188平方米,這天然的巧合,引起崇尚數字的廣州人無限遐想:382,188,生發易,易發發,于是,登摩星嶺的人逐年增多,每逢佳節,廣州城里萬人空巷,如潮的人流涌上白云山,人山人海,通宵達旦,人們似乎只有一個心愿:登上摩星嶺,避災厄,求好運,祈安康。   

    

    吉星石  進摩星嶺門崗100米處,有一大型塑石,上刻“摩星嶺”三字,高6米,寬4米,合為10米,寓意十全十美,吉星高照,稱為“吉星石”,廣大游客把它作為登高轉運必經之石,紛紛到此留影。在摩星嶺頂部平臺有一個標志性建筑物,寓意為“登高攬勝”,凡登上摩星嶺頂峰的游客,在此合影留念,撫摸此建筑物,圍繞轉一圈,會帶來“吉運”。

  

    九龍壁,位于摩星嶺游覽區九龍泉舊牌坊處,長14米,高4米,采用32塊福建青石雕刻而成,每塊石頭重1噸多,九條龍重量達30多噸,其中最大一條龍有4噸多。九龍壁由陳慶輝雕刻家設計,16個雕刻工化68天時間雕刻而成。安裝時間從2003年12月25日開始至2004年1月16日完工,是目前廣東省內最大九龍壁。

 

    九龍泉是白云山知名度最高的泉眼。相傳秦代安期生為采藥到白云山,山上并未發現泉。一天,山上忽現九個長得白白胖胖的童子在嬉戲,一會兒,九童子化做九條彩龍,騰空而去,就在九童子出現的地方,冒出一個泉眼,泉水奔涌而出。因此安期生把它掏成一井,供人取用,得名“九龍泉”,又叫“安期井”。

 “九龍柱”是2001年9月9日9時安全落成在九龍泉廣場正中,高6米,直徑1.1米,重9.9噸。這兩座氣勢磅礴的大龍柱為景區又增添景觀色彩。據了解,這兩座龍柱,在重量、高度、直徑、雕刻工藝上為全國龍柱行業的之最。龍柱質地堅韌,為青石所雕。龍柱上端為9個獅子頭并列環繞而成,下端為八角八寶座,中間為九條形狀不上、氣勢不同、大小不一的九條龍環繞而成,兩條龍柱中間各有一對金童玉女,手捧天書——“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據雕刻者稱,這是人類追求天下太平,國強民安的象征,也是當今社會穩定的生動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