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目錄

蘇州天氣預報

15 ~ 24℃
多云
<3級
查看天氣詳情

又名頤園,位于蘇州城中景德路262號。是以假山為主的一處古典園林,山景園的代表作,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園占地面積2179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754平方米。布局上設計巧妙得宜,湖山、池水、樹木、建筑,得以融為一體;假山一座、池水一灣,更是獨出心裁。全園山重水復,崢嶸雄廳;入其境,移步換景,變化萬端。

主要景觀

假山:環秀山莊被列為蘇州名園主要是因其假山。園內的湖石假山為中國之最,是清乾隆時疊山名家戈裕良所建,戈氏疊山堪稱一絕,占地不過半畝,然咫尺之間,千巖萬壑,環山而視,步移景易,有“獨步江南”之譽。

假山面積占全園之三分之一,位置偏向園之東,其尾部伸向東北方向。山有危徑、洞穴、幽谷、石崖、飛梁、絕壁,境界多變,一如天然。其主峰突兀于東南,次峰拱揖于西北,池水繚繞于兩山之間,使人有在一疇平川之內,忽地一峰突起,聳峙于原野之上的感覺。

主山分前后兩部分,其間有幽谷,蔭山全用疊石構成,外形峭壁峰巒,內構為洞,后山臨池水部分為湖石石壁,與前山之間留有僅一米左右的距離內,構成洞谷,谷高5米左右。主峰高7.2米,澗谷約12米,山徑長60余米,盤旋上下。

飛雪泉:蘇州園林中的一處名泉。此泉為清朝乾隆年間,刑部員外郎蔣楫(字濟川)購得環秀山莊重修,掘地而成,水質優美,蔣楫以蘇東坡試院煎茶詩中“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的意思題名為“飛雪泉”。現在園內西面的秋山,可見臨池石壁上刻有“飛雪”兩個字。

飛雪泉年久淤塞,現存遺址,后人巧用其地作為大假山山澗的源頭。山澗中有險巧步石,雨后瀑布奔流而下,進入池中和主山山腹。石壁占地很少,卻洞壑澗崖畢備,構筑自成一體,與主山一主一從,一正一副,極富神韻,壁間有蹬道和邊樓相通。從樓上循山巖而下,可直抵水邊,路徑極其險峻,妙的是在巖壁合適的位置上都設有扶手石,安排得恰到好處,自然而又不留痕跡,不能不令人驚嘆造園家非凡的匠心。山道盡頭臨水石磯隨水波隱現,富有自然意趣。

此外,假山后面有小亭,依山臨水,旁側有小崖石潭,借“素湍綠潭,四清倒影”之意,故取名“半潭秋水一房山”。在亭中觀山,巖崖若畫。周圍林木清蔭,蒼枝虬干,饒有野趣。出亭北,緣石級向下,山溪低流,峰石參差,有路通往園北的“補秋舫”。舫的南面臨水。此建筑面闊三間,與池南的大廳遙相呼應。

歷史沿革

環秀山莊建造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晉代王旬、王珉兄弟舍宅建景德寺,后成為五代時期吳越王錢镠之子錢元璙的金谷園,宋代為文學家朱長文的藥圃,其后屢有興廢。明嘉靖年間先后改為學道書院、督糧道署。萬歷年間為大學士申時行住宅。明末清初裔孫申繼揆筑蘧園。

清乾隆年間為刑部員外郎蔣楫宅,蔣氏建有“求自樓”,并于樓后疊石為山,掘地三尺,有清泉流溢匯為池,名泉為“飛雪”,并造屋筑亭于其間。其后相繼為尚書畢沅宅、大學士孫士毅宅。孫氏后人孫均雅號林泉,于嘉慶十二年邀請疊山名家戈裕良重構此園。戈裕良在半畝之地所疊假山有尺幅千里之勢,從此該園以假山名揚天下。

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7年),汪為仁購建汪氏宗祠,立耕蔭義莊,并重修東北部花園,此園成為汪氏宗祠“耕耘山莊”的一部分,更名“環秀山莊”,也稱“頤園”。后多毀損,1949年時,僅存一山、一池、一座“補秋舫”。

1984年6月至1985年10月,由蘇州市園林局和刺繡研究所共同出資,進行較大規模的整修。主要恢復了環秀山莊四面廳、有谷堂、問泉亭、邊樓等景觀。

環秀山莊導游圖

是清初著名造園家戈裕良的杰作,園景以假山為主,池水輔之,建筑不多。園雖小,卻極有氣勢。

交通

公交游1線、313路(原3路)、146路(原46路)、701路到達。

門票

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