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目錄

    虞山公園位于虞山山麓,建園七十年 。依山傍城,秀木擁翠;亭、榭、橋、廊,各得其所;池、泉、石、徑,曲盡其妙。山野風光,匠心建筑。是江南獨具城市山林優勢之綜合性公園。
    虞山公園,占地10公頃。正門臨北門大街,為舊時半巢居及陳家山門處。民國20年(1931年)建園,初名常熟公園。其時城西隅尚有逍遙游公園,原為明嘉靖年間大學士嚴訥讀書處,曾一度改名為虞山公園,后漸衰落而不存。常熟公園俗稱為新公園以示區別。舊時景點主要有中山廳、民眾教育館、北廊草堂、湖心亭、九曲橋、雙茆亭、挹秀山房、新亭、栗里、環翠小筑、飲綠軒等。至解放前夕,園景荒蕪已甚。
    現此園倚山并沿城墻構筑,景觀隨地形起伏跌宕,建筑物錯落層疊,間以林木泉石,自然風光與人工點綴渾為一體。全園分前、中、后三部。前部有景點倚晴樓、栗里茶室和卷云石;中部以水面為中心,是全園景色精華,亭、榭、曲橋四布,富有江南園林特色;后部虞山亙綿,秀木擁翠,以自然山石為主,山野韻味甚濃,是休閑的好去處。

    主要景點介紹
    卷云石:位于栗里茶室前。此石高3米,最寬處約1.5米,其狀舒展如云,形態奇特,正中鐫刻邑人、燕谷老人張鴻題書“卷云”兩大字,旁鐫“刳神胎,出靈氛,一舒一卷為天下云,丙子六月燕谷老人題”。卷云石靈秀輕盈、臨風欲飛。
    此石系從辛峰巷燕園移來,原為明代錢謙益宅后花園中遺物。清雍正時析縣,琴川河以東劃入昭文縣境,錢宅部分被改建為昭文縣衙及城隍廟等。民國后,又在其地興建虞陽小學,石即立于城隍廟后之學校操場一角。約30年代初,縣長譚翼擴建監獄至操場,遂將其移至正籌建中之常熟公園。

    九曲橋、湖心亭:建園時所筑,橋作九曲,亭在湖心。這一帶池水為舊時“觀音潭”遺跡。亭上曾懸南社詩人朱劍芒書“在水中央”匾額一方,十年浩劫時,朱因此增一大罪狀,匾亦毀去。池中近年投放了2000多尾觀賞魚。繞池四周,遍植了楓樹、桃樹。泛舟湖中,頗多佳趣。

    雙茆亭:在湖心亭南,隔水相對。建園時擬在此處筑一船廳,未果,改作紫藤棚架,兩端之亭合稱為“雙茆亭”。此雙亭呈六角形,竹結構,頂部覆以茅草,饒有野趣。

    夕照榭:位于湖心亭北,為半舫式小榭,亭、榭臨水,相映成趣。每當落日斜照,景色優美。亭中有石臺一座,厚二寸許,石質桌面呈褐色,中有深色竹葉紋,極似瑪瑙,重實,非十來人不能移動,為罕見之物。

    王石谷亭:1973年遷建,在園中西部山腰間。亭作長方形,在松風亭上,拾級可登。邑人王石谷為清初名畫家。此亭從北門大街50號原王石谷祠中遷來。亭內正壁上原嵌有《石谷先生騎牛還山圖》,為王石谷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離開清宮畫苑時,宮廷畫家揚州禹之鼎為表惜別之情繪贈,后裔孫鐫于石置王石谷祠內。此一珍貴文物,已由市文管會取下保存。

    松風亭、聽松泉:在園之西北角舊城墻旁,亭為六角形之半,也叫半亭。附近多松樹,可聽松濤,旁有泉,即名聽松泉。

    忠王碑亭:建國后建,位于環翠小筑東南,為太平天國時期據守常熟將領為忠王李秀成歌功頌德而立,名“報恩牌坊碑”。碑文長達四百九十多字,為太平天國時期所刻碑文字數最多、字體最佳的一種。此碑原在南門外天朝牌樓處,幾經遷移。后建亭虞山公園之中,保存此碑。供人瞻仰。十年浩劫中,石碑移至市文管會保存,現藏碑刻博物館。1986年初,該亭移至公園后山虞紅亭南30米處。

    盆景園:位于兒童樂園西,其內“六臺三托一頂”常熟流派盆景千姿百態。1993年7月,市園林管理處投資23.8萬元,增建了長廊68米,假山3座,鋪設卵石路98平方米,草坪280平方米,新建四方亭、六角亭,翻建圍墻,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園中園。